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生物磁学》2012,(12):I0001-I000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约有5%的哺乳期妇女有不同程度的哺乳缺陷,了解哺乳缺陷的致病机理具有重大意义。而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教授李蓬不久前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成果,或许能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宁波市2002-2009年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1.10/10万,占儿童死亡的31.59%,其中伤害占婴儿死亡的8.27%.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24.05/10万)高于城市儿童(15.89/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27.90/10万)高于女童(14.18/10万),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6.20%.淹溺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前2位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59.30%和19.23%.儿童伤害YPLL标化率为79.91‰.结论 伤害已成为宁波市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3.
从南海深海沉积环境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编号为00457的真菌,基于形态学特征、ITS和5.8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白黄笋顶孢霉( Acrostalagmus luteoalbus).活性研究表明,其代谢产物粗浸膏的卤虫致死活性明显,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抑菌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此外,研究还发现代谢产物粗浸膏在25-100℃持续加热不超过30 min时,卤虫致死活性成分稳定,但在100C持续加热超过60 min后卤虫致死活性成分显著减少,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90 min内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4.
濒危植物大果木莲种群格局及濒危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及方差均值比率法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濒危植物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大果木莲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合生殖生物学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分析了导致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根据株高和胸径可分别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5级、高度结构分为6级;在大果木莲的5个年龄结构分级中,成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较少;其高度结构完整,个体高度主要在20 m以下.种群的方差均值比率为0.838 3,其空间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根据特定时间生命表可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幼树阶段(年龄级为Ⅱ~Ⅲ级)、成树阶段(年龄级为Ⅲ~Ⅳ级)、老树阶段(年龄级为Ⅳ~Ⅴ级),其中成树阶段个体死亡率最低.大果木莲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Ⅰ型,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自我更新能力差、种子生产力低下、有性生殖困难、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基因流受限以及人为干扰是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针对大果木莲濒危现状和致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5.
作者以往的研究证明以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为基础的疫苗含有编码Flt3配体(FL)基因的DNA质粒(pFL),这种DNA质粒可作为一种鼻腔佐剂,该疫苗能够预防肺炎链球菌在鼻腔的定植。在本项研究中,作者进一步研究了这种鼻腔投递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诱导抗肺炎链球菌肺部感染的PspA特异性抗体应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C57BL/6小鼠鼻腔免疫重组PspA/Rxl(rPspA)加pFL,免疫3次,间隔1周。  相似文献   
66.
<正>肺炎链球菌是一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在婴儿及老年人中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应用了抗生素和疫苗,但致死性肺炎球菌性疾病仍在流行。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是由所有肺炎链球菌产生的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表面蛋白,能够激发抗致死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保护性免  相似文献   
67.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定义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及诊断流程的进步而逐步完善。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三大类,三大病因各自具有不同临床特征。详细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对诊断FUO至关重要,必要时应及时进行相关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疾病的最终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8.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种种不足,应进一步构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9.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发生在沿海河口水域的一种水文现象。近年来,澳门咸潮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为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咸潮危害的加剧,人们对咸潮的防御对策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该论文分析了澳门成潮产生的原因,认为干旱少雨和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是导致咸潮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过度用水和生态失衡则加速了咸潮的发生。接着论述了咸潮给澳门带来的危害和测定成潮的指标方法,最后对预防澳门咸潮的发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澳门的地理背景条件下,除充分利用澳门的水库湖泊资源以增加澳门淡水储备外,更加需要全流域公众珍惜水资源,注意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70.
在明确链霉素对农抗TS99产生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YH04孢子的致死浓度为1.2μg/mL的基础上,以链霉素致死浓度为选择压力,采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进而从中筛选到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60%以上,且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YH94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