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4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64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细胞内低氧感受器:缺氧诱导因子-1脯氨酰羟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细胞对低氧的适应性调节是通过改变一系列基因表达来实现的。调控这些基因表达最重要的转录因子是缺氧诱导因子-1(HIF-1),而能够直接感受氧分压、作为氧感受器的一种双加氧酶——脯氨酰羟化酶(PHD)则是调节HIF-1的关键分子。常氧状况下,HIF-1α的两个关键氨基酸残基Pro402和Pro564被PHD羟基化进而被蛋白酶水解,此时细胞内无HIF-1聚集,形成一种氧分压正常的信号状态。低氧状况下,PHD羟基化HIF-1α反应受阻,HIF-1聚集并入核诱导多种靶基因表达,启动低氧应答反应。本文就PHDs家族如何调控HIF-1α及PHD的调节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成熟T细胞亚群(Akira等.2002),最初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治疗的免疫学研究中被发现(Shevach等.2000),因其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一直被称作抑制性T细胞(Ts)。但随着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Treg分子作用机制逐渐被阐明,其调节功能在机体免疫稳态维持、移植耐受、肿瘤免疫、过敏反应及微生物感染等方面均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93.
可诱导慢病毒载体的优化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为基础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具有可感染非分裂细胞、免疫反应小、携带的基因片段容量大和可整合进宿主基因组而长期表达等优点,因而成为最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可诱导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可诱导基因表达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目的基因表达,扩大了慢病毒载体的临床应用潜能,成为很有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主要介绍带有四环素和其他几种诱导系统的可调控性慢病毒载体及其改进,以及可诱导慢病毒载体在RNA干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动物极帽是两栖类囊胚期预定外胚层的部分,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诱导分化为中胚层和内胚层的组织或器官。动物极帽生物分析法(animal cap bioassay)在研究两栖类动物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近5年内动物极帽分析法在研究中胚层、血管和神经细胞分化分子调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黄花补血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无菌苗叶片、叶柄和幼根均可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但叶片和叶柄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幼根.将外植体接种于分别添加0.5 mg/L NAA或1.0 mg/L 2,4-D或0.3-0.5 mg/L 6-BA 0.5-2.0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经过14-28 d培养后,可脱分化产生乳白色、红色或浅绿色颗粒状或致密愈伤组织,频率达到70%以上.在MS 0.3 mg/L 6-BA 1.0 mg/L NAA培养基上,红色和绿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经过1-2次继代后,均可分化产生不定芽,进而形成丛生芽,分化率达到100%.将高约3 cm的丛生芽切下,接种于分别添加0.5 mg/L IAA或0.5 mg/L IBA的1/2 MS培养基上可产生不定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96.
Chen HZ  Wu Q 《Cell research》2007,17(4):293-294
TR3 (also known as Nur77, or NGFI-B) belongs to the steroid/thyroid/retinoid receptor superfamily, and is classified as an orphan receptor because its specific ligand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1 ]. Originally, TR3 was identified as a growth factor-inducible gene [2]. The role of TR3 in apoptosis was first reported in 1994, where TR3 expression was shown to be induced by T-cell receptor signaling and required for T-cell receptor-mediated apoptosis [3,4]. Rapid induction of TR3 is also observ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cells after stimulation by apoptosis-inducing agents [5-7], indicating that induction of TR3 contributes to the apoptotic process.  相似文献   
997.
微生物诱导的植物系统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峰 《工业微生物》2007,37(5):51-53
综述了由植物病原菌和非病原性的根际促生菌诱导产生的两种植物系统抗性: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和系统诱导抗性(ISR),比较了两类系统抗性的诱导、信号分子和机理的异同点,阐述了信号分子水杨酸在系统获得性抗性诱导过程中的作用及茉莉酸和乙烯在系统诱导抗性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袁磊。刘学群。王春台利用已克隆的1个甲基茉莉酸(MeJA)诱导的糖基转移酶(GTs)基因,以PCR扩增得到该基因启动子序列,其长度约为1.4kb。用改造后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1与GTs基因启动子连接,构建了含目的启动子与GUS基因的融合基因质粒pCAP—GUS,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W38后,  相似文献   
999.
水稻条斑病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oc)决定在非寄主植物上激发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和在寄主水稻上具致病性(pathogenicity)的hrp基因簇是诱导表达的。为研究hrp基因的功能,利用hpa1和hrpX基因的启动子与gfp基因进行融合,构建了hrp基因诱导表达系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揭示,Xoochrp基因在营养丰富的NB培养基上不能有效表达,在hrp诱导培养基XOM3上可有效表达。以hrpXhrpG突变体为参照,RT-PCR研究结果提示,Xooc野生型菌株hpa1基因在NB上不能有效表达,在XOM3培养基上可有效表达。相应地,hrpX突变体中hpa1基因不能被诱导表达,而在hrpG突变体中hpa1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低于野生菌。研究结果还证实,水稻悬浮细胞能高效诱导Xoochrp基因表达。Xooc hrp基因诱导表达系统的建立为研究hrp基因功能、发掘T3SS效应分子以及开展Xooc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后超微结构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为下一步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体外扩增、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基础上,电镜下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因子ANP、BNP、α-MHC、β-MHC的表达,并与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比较,观察二者之间的生物学异同。结果免疫组化法证实诱导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电镜下胞浆内可见糖原颗粒,肌原纤维排列与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相似;RT-PCR证实诱导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心肌特异性因子ANP、BNP、α-MHC、β-MHC。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定向诱导后在超微结构和细胞因子的表达上类似于心肌细胞,已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