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智尹  张育庆  王垚 《生态学报》2021,41(12):4676-4684
监测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对了解其时空分异规律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金石滩地质遗迹保护区是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结合区域,是生态保护与地区发展间矛盾冲突所在之处,是多身份自然保护地的典型代表区域。以1998、2003、2007、2012、2015、2018年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取金石滩这个兼具保护与开发多种功能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区域,从弹性生态支撑系统、资源环境供容系统、社会经济协调系统3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金石滩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在3个准则层中,弹性生态支撑力和资源环境供容力呈现出持续降低的剧烈下降趋势,社会经济协调力呈现先降后升、之后平稳发展的趋势。(2)金石滩生态承载力整体来看从强承载力演变为较弱承载力,1998-2018年自0.7572变为0.2940,近30年来承载力等级降低。(3)海陆生态承载力完全不同,陆地为强、较强承载力,海岸为弱、较弱承载力,自北部陆地向南部海岸逐渐减弱呈现极其不平衡的海陆空间分异。通过对金石滩1998-2018年生态承载力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可为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承载力评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际经验借鉴与广东省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洁  王鹏  肖荣波 《生态学报》2021,41(19):7637-7647
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国家战略任务。梳理了近100年来以荒野、再野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国际生态环境治理理念的发展语境,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阐明国际生态修复基本研究框架,并梳理国外生态修复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国际经验。基于对广东省主要生态问题研判,从摸清家底、确定目标、谋划格局、布置行动、实施保障5个层面构建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学规划总体框架,并以实际问题和生态修复目标为导向,提出深入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九项专题研究、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多元组织形式等策略。本文提出的广东省生态修复设计思路及实施路径,将为找准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实现靶向修复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3.
李富  袁慧明  唐小其  周涛声 《蛇志》2021,(1):115-117
突发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线上教学广泛开展,如何客观评价网络教学效果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学督导三个纬度,借鉴传统课堂教学成熟的评价体系,尝试构建新冠疫情下外科学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并探讨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4.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研究评述及框架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丹  肖善才  韩逸  欧名豪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1):3942-3952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联系着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研究有助于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内涵、评估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虽然目前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研究仍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框架体系。鉴于此,本文在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研究范畴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按照“理论-方法-实践”相统一的研究脉络,构建了“定性-定位-定量-定策”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研究框架体系,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围绕“重点关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空间转移规律、加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定量方法研究、深化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应用管理实践和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应用评价机制”等方面展开,以期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5.
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措施,也是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福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具有“山、海、城”特色的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体系,对2015和2018年福州市GEP进行核算,从时空变化角度对福州市GE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2015、2018年福州市GEP分别为9205.92、10472.42亿元,人均GEP分别为13.02、14.39万元,生态产品供给服务价值分别为941.81、1102.61亿元,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分别为6364.20、5988.51亿元,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分别为1899.91、3381.3亿元。与2015年相比,2018年福州市GEP增加1266.50亿元,增幅为13.8%,主要得益于生态产品供给服务价值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的增加。然而,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减少375.69亿元,降幅为5.9%,主要源于气候调节、水流动调节和水质净化服务价值的减少。福州率先探索建立一套具有山、海、城特色的核算体系,可以为福建省其他城市及我国其他地区的核算工作提供“福州样板”,同时助推建立生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6.
刘星汶  杨继国  徐晓飞 《菌物学报》2021,40(6):1575-1582
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CMP)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传统方法使用两步工序在醇相体系中制得,有机溶剂消耗大、成本高。本研究报道一种新制备方法,将提取茯苓多糖以及茯苓多糖与氯乙酸的醚化反应整合在一个碱液体系中完成。动物实验表明,新方法制备的CMP能提高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对S180肉瘤具有抑制活性。经口急性毒理结果显示CMP属于实际无毒物质,适合于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7.
陈思淇  张玉钧 《生物多样性》2021,29(10):1411-92
乡村景观是一种人文和自然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 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支持。目前, 中国传统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正面临着农业集约化、人工林树种单一化、非农业用地急剧扩张及生态传承机制解体等复杂多样的威胁, 亟待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在总结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相关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文献分析概括了国际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热点研究方向, 包括农业集约化下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区域尺度乡村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关系、局地尺度不同乡村景观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及乡村景观中的生物文化多样性, 进一步梳理了国内在相关研究方向上的主要进展并指出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包括突出生物文化多样性特征、加强多时空尺度分析、深化动态维持机制研究、推进生物多样性研究在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全过程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68.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比较室内自然萎凋和空气能萎凋两种萎凋工艺对白茶萎凋过程代谢物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代谢物对2种萎凋工艺的响应存在差异,体现三种变化规律:第一类代谢物受萎凋工艺影响小,如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和2'-羟基二氢大豆素等;第二类代谢物含量变化速率在空气能萎凋时加快,但其最终含量受影响小,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聚酯型儿茶素A和木麻黄素等;第三类代谢物则受萎凋时间影响大,如茶没食子素与奎宁酸等。两种萎凋工艺对白茶品质影响存在差异,自然萎凋下黄酮(醇)糖苷类、儿茶素聚合体等含量更高,这些物质多在萎凋中后期含量提升;空气能萎凋下酚酸、茶氨酸含量更高,这些物质在自然萎凋后期含量大幅下降。萎凋时长是两种萎凋工艺导致代谢物含量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系统评价江西省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投入对江西省蜜蜂产业发展的影响.[方法]基于2018-2020年江西省蜂产业技术体系的面板数据,以经费投入作为农业科技投入指标,并选取蜂群饲养量、蜂蜜产量、科技奖励、科技论文、科技专利、科技标准、人才培养、研究平台等作为衡量产业发展指标.[结果]江西省蜂产业技术体系连续3年(2018-2020年)投入经费合计达420万元,年均投入经费140万元;江西省蜂产业技术体系稳定经费投入,对江西省蜂业生产、蜂业科技产出、蜂业人才培养及平台建设等方面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业科技投入极大推动了江西省蜂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并提出了加大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加强蜂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推行中华蜜蜂科学饲养技术、蜜蜂授粉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继续做好养蜂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建设先进五点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蓝光开灯时段、蓝光光强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的驱避作用,以及蓝光照射对保护地辣椒和黄瓜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为利用驱虫灯实施对蔬菜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蔬菜上用蓝光(波长为470 nm)照射,设置照射时间段17:00-18:00、18:00-19:00、19:00-20:00、20:00-21:00和21:00-22:005个处理、光照强度1、2、6、8、10、20、30、70、1501x9个处理,分别研究不同开灯时段和光强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以不用蓝光处理为对照;分别在保护地黄瓜和辣椒上放置蓝色灯带,每天18:00-20:00开灯,每3d一次,分别调查黄瓜和辣椒上烟粉虱的虫量.[结果]18:00-19:00时间段蓝光照射对蔬菜烟粉虱的驱避作用最强,虫口减退率占试验总时段的50.94%;17:00-18:00次之,占22.29%;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P<0.05),其回归方程为)y=3.0297x+ 12.508 (R2=0.981).蓝光对保护地辣椒和黄瓜上烟粉虱有较好的驱避作用,辣椒上蓝光处理10d后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5.73%,上部叶片和中部叶片上虫口减退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蓝光处理黄瓜12d后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达90.33%,在光照的前期上部叶片的虫口减退率高于中部叶片,处理9d后上部叶片和中部叶片上虫口减退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蓝光对蔬菜烟粉虱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在18:00-19:00使用蓝光对保护地蔬菜上的烟粉虱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