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41.
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可促进人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迁移。然而,ANXA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以及调节机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如何调节ANXA2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的侵袭。通过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 (TargetScan V5.2)找到与ANXA2的3′UTR区互补结合的miR-206。运用实时定量 PCR(qRT-PCR)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miR-206的表达水平,发现低侵袭性乳腺癌MCF-7细胞株miR-206 表达量明显高于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DA-231、MDA-435和T47D。运用转染技术将 miR-206 质粒及miR-206 抑制剂转入乳腺癌细胞系MDA-231后,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miR-206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转染成功。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NXA2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iR-206负向调控ANXA2蛋白的表达。 qRT-PCR显示,过表达乳腺癌细胞内miR-206 后,ANXA2 mRNA基本没有变化。结果显示,miR-206是在翻译水平上影响ANXA2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206能特异性地与ANXA2 mRNA的3′UTR结合,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06后,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综上所述,miR-206 通过靶向结合癌基因ANXA2 mRNA的3′UTR区,抑制ANXA2蛋白翻译,从而抑制了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因此,miR-206有望成为抑制乳腺癌侵袭与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和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2.
【背景】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可引起禽的大肠杆菌病,严重危害养禽业。V型分泌系统(Type V secretion system,T5SS)在APEC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分析不同致病型大肠杆菌的T5SS在APEC中的分布规律,探讨T5SS与APEC的大肠杆菌进化分群及其他毒力因子的关联性。【方法】根据大肠杆菌的15个T5S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检测T5SS在APEC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APEC菌株的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因子分布,探讨T5SS分布和APEC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因子的相关性。【结果】T5SS在APEC临床分离株中广泛分布,其中ydeK和pplfP的分布率最高,分别为98.55%和92.03%;而upaC和pic的分布率均低于10%。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APEC主要属于A、B1和D进化分群,B2群较少;T5SS分布和进化分群分析发现ehaA、ehaB、pic、vat在D进化分群APEC菌株中分布率较高,而ehaG、ag43/flu、apaC主要分布于A及B1群APEC中。然而,T5SS和APEC其他毒力基因分布无明显的关联性。【结论】T5SS广泛存在于APEC分离株中,且部分T5SS分布与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3.
人膜联蛋白A5 (human annexin A5, hAnxA5)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功能蛋白质分子,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细胞和体液中。hAnxA5作为具有特定结构、隶属于一个复杂成员膜联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分子,其生化特性也是非常独特的。它以钙离子依赖方式,可逆、特异性、高效地结合磷脂酰丝氨酸分子;并基于此特性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在诸多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hAnxA5的结构特点、生化特性、作用机制、影响效应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总结。游离态hAnxA5以单体形式存在,发挥生物学活性时通常形成聚合体形式。hAnxA5影响了人体的血管血栓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疾病、肺纤维化及肺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hAnxA5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也应用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和哮喘等疾病的研究中;作为新型药物候选物,hAnxA5及其衍生物被多次设计、运用于多类疾病的治疗探索,尤其在血管血栓类疾病的治疗探索上。对于hAnxA5的研究,仍存在某些空白与不足。对其研究的深入,不仅将拓展对于hAnxA5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而且将促进其在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4.
自主转运蛋白(V型分泌系统)的β结构域已被证明可以将异源性多肽展示在细菌表面。运用DNA重组技术优化构建V型分泌系统MisL并在菌体表面展示F18大肠杆菌黏附素FedF及其受体结合域FedF1。含重组质粒pnirBMisL-fedF或pnirBMisL-fedF1大肠杆菌(E.coli)DH5α经厌氧诱导后,分别与兔抗F18ab菌毛FedF亚单位单因子血清和F18大肠杆菌黏附素受体易感性仔猪的小肠上皮细胞做玻板凝集试验和体外黏附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两株诱导表达重组菌与FedF抗血清发生明显的凝集反应,且能较好地黏附于F18大肠杆菌黏附素受体易感性仔猪小肠上皮细胞。而菌体表面展示F18大肠杆菌黏附素FedF突变体FedF(M)(黏附素受体结合域第88和89位组氨酸残基双突变为丙氨酸)的重组菌则失去上述凝集和黏附特性。以上试验结果说明,F18大肠杆菌黏附素FedF及其受体结合域FedF1在大肠杆菌表面得到了功能性表达,并进一步证明了位于FedF受体结合域内第88和89位组氨酸残基对FedF受体结合域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大鼠旋转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和垂体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以及垂体AvP—V1b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受体表达量,探讨AVP与运动病性别差异间的联系,为进一步认识运动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条件性厌食症作为运动病模型。98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测定血浆、垂体AVP含量和垂体V1b受体表达水平。结果:旋转刺激后雌性大鼠糖精水(0.15%)饮用量的减少程度高于雄性大鼠。雌性大鼠血浆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高于雄性大鼠,旋转刺激后下降,而雄性大鼠无显著性变化。雌性大鼠垂体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也高于雄性大鼠,旋转刺激后8h下降。24h降低有显著性;雄性大鼠旋转后8h垂体AVP含量较旋转前明显下降,但降幅不及雌性大鼠,旋转后24h已近恢复。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垂体V1b受体表达为阳性的神经元数目及V1b受体表达水平,在基础状态下,雌性大鼠显著高于雄性;旋转刺激后,雌性大鼠V1b受体表达为阳性的神经元数目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雄性大鼠则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运动病诱发刺激后,雌雄性大鼠血浆和垂体中AVP含量及垂体V1b受体表达均有差异,提示AVP的内分泌状态与运动病敏感性性别差异可能有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146.
膜联蛋白A2是一种参与调节多种病毒增殖的重要宿主蛋白。本研究通过构建过表达膜联蛋白A2的BHKAnxa2细胞系及瞬时敲低膜联蛋白A2,探讨膜联蛋白A2对脑心肌炎病毒在BHK-21细胞中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从BHK-21细胞中扩增膜联蛋白A2全长cDNA,测序正确后克隆入pcDNA3.1整合表达载体中;用重组载体pcDNA3.1-Anxa2转染BHK-21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q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BHKAnxa2过表达膜联蛋白A2;EMCV感染试验证明BHK-Anxa2细胞中病毒滴度高于对照组。通过siRNA降低BHK-21细胞中膜联蛋白A2表达,EMCV感染试验证明膜联蛋白A2表达下降后EMCV增殖也随之下降。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鼠膜联蛋白A2表达改变可导致病毒在BHK-21细胞中的增殖发生变化,提示膜联蛋白A2与EMCV在BHK-21细胞中的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47.
一种检测微囊藻毒素LR诱导大鼠肾细胞凋亡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毒素,主要由微囊藻产生。其中5个氨基酸为固定组成成分,另外2种氨基酸是可变的,由此衍生出众多的同类物,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 LR,MCLR)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同位素示踪显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口服3种不同途径进入小鼠体内的125I-MCLR 70%以上分布在肝脏和肾脏,揭示这两个脏器是它的靶器官。本实验中采用正常大鼠的肾细胞来研究MCLR对细胞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PI/Annexin V双染色法检测MCLR能否引起细胞凋亡的改变,为进一步探讨MCLR对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8.
癌相关N2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胞膜上糖链结构与肿瘤细胞的黏附、入侵及转移密切相关。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糖链发生异常化 ,而糖基的合成主要是依靠糖基转移酶的作用 ,因此糖基转移酶的研究成为癌变机制研究的课题之一。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癌相关N 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N acetylglucosaminyl transferase,GnT)V和Ⅲ的表达和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9.
大豆液泡膜V型H^+-ATPase是ATPases中的一种,它在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竹红菌乙素(HB)和KI这两种分别猝灭蛋白质疏水区域内源荧光和亲水区域内源荧光的荧光猝灭剂,在不同pH值、温度条件下对纯化的大豆液泡膜V型ATPase进行荧光猝灭实验,初步探讨了V型H^+-ATPase的水解活性同其蛋白质折叠状态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比较不同pH值、温度条件下蛋白质疏水区域和亲  相似文献   
150.
为获得低分子量、低免疫原性的膜联蛋白AnxB1的序列缺失突变体 ,以AnxB1C端的 4个内部同源结构域为基础 ,模拟构建了 4个突变体群 .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对各突变体进行结构模建和分子优化 ,最后选择 4个结构最为合理的突变体在大肠杆菌GST融合表达系统中表达 .结果显示 :GST M3和GST M4均表达出较强的抗凝血活性 ,且免疫原性也降低为原来的 1 2 ,为进一步构建兼具抗凝、溶栓双重功能的靶向性溶栓药物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