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评价尿液转流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术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随机分为尿液转流组和非尿液转流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尿液转流组:25例患者术后尿道皮肤瘘复发两例,手术成功率99.2%。非尿液转流组:15例患者中有6例(40%)发生尿瘘复发。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修复术中应用尿液转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阴道液中唾液酸酶活性、阴道加德纳菌及抗阴道加德纳菌的溶血素(anti-Gvh)IgA水平在细菌性阴道病(BV)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健康人和60例临床诊断为BV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唾液酸酶活性和anti-Gvh IgA水平测定及阴道加德纳菌(Gv)分离培养。唾液酸酶活性利用从底物-5溴-4氯-3吲哚基-α-D-N乙酰基神经氨酸(X-Neu5Ac)转化而得到的甲氧基苯酚的纳摩尔数来表示;anti-Gvh IgA通过ELISA法测定。结果BV组Gv活菌数(6.96 log CFU/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8 log CFU/g)(P<0.01)。BV组anti-GvhIgA(238.0±22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75.0±40.16)(P<0.01)。BV组Gv分离率(86.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3%)(P<0.01)。45例临床诊断为BV的患者中,其中26例Gvh IgA(+),19例Gvh IgA(-);Gvh IgA(-)组阴道液中唾液酸酶活性(5.00±1.29)显著高于Gvh IgA(+)组(1.58±1.22)(P<0.01),2组的Gv的分离率和活菌数差异却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BV患者阴道内高活性的唾液酸酶与低水平anti-Gvh IgA和黏膜IgA破坏程度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发消糜阴道泡腾片新药,遴选最佳配方工艺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酸碱源分别制粒的方法,研究酸碱源比例、片剂含药量、润湿剂浓度、片剂硬度对泡腾片质量的影响。结果:酸碱源比例为1.25:1、片剂含药量为50%、润湿剂浓度为85%、片剂硬度为3—4kg/mm^2时消糜阴道泡腾片的pH值、发泡量、崩解时限检测合格,产品质量稳定。结论:配方工艺适合制备消糜阴道泡腾片。  相似文献   
64.
《生命世界》2006,(5):6-6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科学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将取自病人自身细胞并在实验室再生成功的膀胱移植到了病人的体内并获得了临床试验的首次成功。研究人员首先从病人的膀胱上取下大约普通邮票一半大小的活组织样本,提取细胞。然后,他们将肌细胞以及膀胱细胞放入生物可分解的类似膀胱状的培养皿中,生长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这种培养皿是由结构蛋白、胶原组织合成,某些情况下还含有外科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BV及RB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被彻底恢复与未被彻底恢复停药后的远期复发率差异.方法 137例BV患者(其中RBV 48例)被随机分成A、B两组.A组67例(其中RBV 19例),B组70例(其中RBV 29例).A组治疗至Amsel正常、Nugent评分≤3分、阴道菌群密集度Ⅱ~Ⅲ度且乳酸杆菌占明显优势、H2O2≥2μmol/L时停药;B组治疗至Amsel正常时停药.A、B两组停药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 A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22.39%、但B组高达63.08%.A组中BV患者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18.75%、B组为33.33%.A组中RBV患者随访2个月复发率为31.58%、但B组高达86.21%,随访3个月时B组全部复发.结论 动态监测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能客观指导临床BV治疗.BV患者、尤其RBV患者经个体化治疗,积极彻底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明显降低了其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66.
张红  黄艳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9):840+842-840,842
目的 探讨生化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镜检法和生化法对1466例就诊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在1 466例受检者中,使用生化法检出BV患者1 297例,使用镜检法检出BV患者1 301例.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检出BV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P>0.05),且二者的符合率为97.14% (1424/1466).结论 生化法检测准确快速,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
1260例阴道分泌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海宁地区女性阴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白带常规镜检联合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对126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在1260例就诊患者中,清洁度I~II度526例(41.75%),清洁度III~IV度734例(58.25%),检出阴道感染患者912例,单一性感染487例(占患病人数的53.4%),混合感染患者425例(占患病人数的46.6%)。在487例单一性感染患者中,需氧菌阴道炎(AV)患者123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178例,胞溶性阴道病(CV)患者8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146例,滴虫性阴道炎(TV)患者32例;在425例混合感染患者中,AV+BV患者136例,AV+VVC患者56例,AV+TV患者62例,BV+VVC患者103例,BV+TV患者48例,AV+BV+VVC患者13例,AV+BV+TV患者7例。结论阴道混合感染及AV发病率较高,值得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乳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其对小鼠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干预作用。方法对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得到耐抗生素突变株208,以ICR小鼠为实验对象,用甲硝唑进行小鼠阴道菌群脱污染,将白假丝酵母菌接种到小鼠阴道内,构建小鼠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模型。采用阴道接种德氏乳杆菌DM8909突变株208菌液(2×108CFU/mL)处理,取其阴道冲洗液进行阴道菌群分析,并进行阴道上皮细胞的电镜检查。结果乳杆菌干预后显著清除阴道内的假丝酵母菌,肠杆菌恢复正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氏乳杆菌DM8909抗性菌株208能调整白假丝酵母菌在小鼠阴道内定植,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妊娠足月前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衡状况.方法 选择孕12 ~ 37周健康无症状单胎妊娠期妇女1 900例,取其阴道分泌物,选用阴道pH、阴道清洁度、过氧化氢浓度(H2O2)、白细胞酯酶(LE)和唾液酸苷酶(SnaSe)等指标对阴道微生态失衡进行评价.结果 妊娠足月前妇女阴道pH为3.80±0.23,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为50%,阴道分泌物检查清洁度Ⅲ~ Ⅳ不正常者980例,乳酸菌均阴性,H2O2阳性为53%,H2O2+LE均阳性为14%,H2O2+LE+ SnaSe均阳性+显微镜检出线索细胞妇女为10%,H2O2+LE均阳性+涂片镜检出酵母样真菌孢子妇女为19%,H2O2+LE均阳性+涂片镜检出滴虫妇女为2%.结论 妊娠足月前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50%.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成分靛玉红、蛇床子素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混合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混合菌生物膜(Biofilm,BF),XTT减低法及形态学观察白念珠菌混合茵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形态学观察、活菌计数法评价中药有效成分靛玉红(indirubin)、蛇床子素(Ostho)对白念珠菌混合菌生物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并经扫描电镜确认。结果白念珠菌混合菌48h能形成成熟的生物膜;62.5mg/L浓度的靛玉红能抑制白念珠菌混合菌生物膜的形成。500mg/L浓度的蛇床子素未见有抑制白念珠菌混合菌生物膜的作用。结论靛玉红由于具有抗生物膜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