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3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对照组的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根据28d后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TNF-α、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凝血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TNF-α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TNF-α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而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对照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TNF-α高于存活组,PT、APTT长于存活组,而CD3+、CD4+、CD4+/CD8+均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存活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与PT、APTT呈正相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TNF-α与CD8+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均存在异常变化,TNF-α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和预后有关,检测TNF-α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2.
李银平  秦俭  王晶  江利  王涛 《生物磁学》2011,(12):2273-2275
目的:研究乳酸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老年脓毒症患者96例,按照入院时血乳酸值分成升高者60例,乳酸正常者36例,比较两组的病死率、休克、机械通气和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根据APACHE Ⅱ评分(〈15、15~24、≥25)分为3组,比较每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区别。结果:乳酸升高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机械通气、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明显大于乳酸正常组(P〈0.05),病死率明显上升(28.3%vs 2.7%),(P=0.005);随着APACHE Ⅱ评分增高,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休克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患者乳酸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都可以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两者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3.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例)、CBP组(n=23例)和CBP+乌司他丁组(n=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典治疗方案,CBP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乌司他丁组在CBP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病情发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和动脉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和CBP组相比,CBP+乌司他丁组患者病死率、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②经过治疗,CBP+乌司他丁组患者APACHE II评分降至15.46±3.96,与对照组(18.06±4.25)和CBP组(17.14±5.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患者BUN、HR降低程度依次为CBP+乌司他丁组>CBP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PH值、HCO3-、MA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④CBP+乌司他丁组血清CRP含量下降,WBC数量减少,其变化程度明显大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⑤对照组、CBP组和CBP+乌司他丁组患者PT、TT和APTT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下降,其中CBP+乌司他丁组PT、APTT时间短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4.
内质网应激与急性损伤后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损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发病机制及其调控途径是现代危重病医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创伤、烧伤等急性打击及伴随的失血、低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组织细胞内质网功能状态的改变即内质网应激(ERS).ERS持续时间及应激水平决定应激细胞适应、损伤或凋亡的发生与发展,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ERS与急性损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在脓毒症病理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5(Toll-likereceptor5,TLR5)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脓毒症发生风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募集了255例脓毒症患者和260例对照个体。应用贝克曼公司的商用SNPstream分型技术和PCR—RFLP方法对TLR5基因的3个编码区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慢性病状态、APACHEⅡ评分和脓毒症病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价多态性位点与脓毒症的发生风险,以及脓毒症性休克、死亡和器官功能障碍等表型的遗传相关性。结果TLR5基因的3个多态性位点在病例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均呈哈.温平衡状态。这3个编码区的多态性位点与脓毒症的发生风险和疾病严重程度均无遗传学关联。结论TLR5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可能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病程转归中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摘要 目的: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忍冬苷对脓毒症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0 mg/kg)、忍冬苷低剂量(7.5 mg/kg)、忍冬苷中剂量(15 mg/kg)、忍冬苷高剂量(3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实验结束后麻醉大鼠取血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分离肝组织称重,计算肝脏指数,一部分用于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一部分用于制备组织匀浆检测组织中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及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TNF-α、IL-6含量、肝脏指数以及肝组织中AST、ALT活性、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与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肝组织出现明显病灶,肝细胞水肿变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忍冬苷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TNF-α、IL-6含量、肝脏指数以及肝组织中AST、ALT活性、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与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忍冬苷低、中剂量组仍可见病灶和水肿,但病变减轻;地塞米松组与忍冬苷高剂量组肝细胞结构趋于正常,未发现病灶。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忍冬苷低、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TNF-α、IL-6含量、肝脏指数以及肝组织中AST、ALT活性、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与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忍冬苷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忍冬苷通过下调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发挥对脓毒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7.
摘要 目的:分析微小RNA-223(miR-223)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炎症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定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3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外周血miR-223、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较脓毒症患者中轻度组、严重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比较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存活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Spearman分析miR-223与PCT、CRP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223与PCT、CRP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严重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iR-223与PCT、CRP均呈正相关性,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0.796、0.78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23+PCT+CRP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89.54%)、特异度(86.52%)明显高于miR-223(82.37%、80.44%)、PCT(78.34%、75.34%)、CRP(75.12%、74.0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患者机体外周血miR-223水平较高,且外周血miR-223与血清PCT、CRP呈正相关性,miR-223联合PCT、CRP可提高脓毒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小儿脓毒症患者血清抗凝血酶Ⅲ、IL-6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小儿脓毒症患儿48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床旁血滤机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凝四项、T细胞亚群、抗凝血酶Ⅲ、白介素-6、D-二聚体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血清白介素6及D-二聚体水平下降(P0.05),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血清白介素6及D-二聚体水平较低(P0.05),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较高(P0.05);两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小儿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上调抗凝血酶Ⅲ,下调血清IL-6及D-二聚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9.
目的:研究脓毒性脑病(SE)和无脑病者(NE)的预警因素。方法:分析我院ICU2004.1-2006、9收治的117例脓毒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病死率、血培养、血压、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K+、Ca2+、游离钙(iCa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血糖(BS)、胆固醇、甘油三脂(TG)、PaCO2、CT/MRI、APACHEII评分的差别。结果:52例SE患者的APACHEII评分、病死率、血培养阳性率、ALT、AST、SCr、BUN、PaCO2与65例N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脓毒症病人感染率最高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为18.49%和13.70%,两组感染病原菌和感染率均不一样;10例sE患者头部CT/MRI有微小脓肿和组织水肿等阳性表现,而NE组均无阳性表现;APACHEII评分与脓毒症的病死率相关,相关系数为r=0.541,而且两组病人APACHEII评分不同,病死率也不一样,21-25分段SE组病死率要高于NE组(P=0,001)。结论:APACHEII评分、血培养、ALT、AST、SCr、BUN、PaCO2对诊断和鉴别诊断SE具有重要意义,调整BS、SCr、ALT、BUN、iCa2+、白蛋白水平对预防脓毒症发生SE有益。  相似文献   
150.
刘端绘 《蛇志》2017,(2):229-231
<正>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为大手术术后、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常见并发症。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过程涉及炎症、组织损害、凝血功能、免疫等一系列问题~([1]),且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性改变相关~([2]),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3])。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室常见危重症,是脓毒症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表现,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且常累及多个脏器,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近年来,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