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工胰腺     
据统计,我国1980年的糖尿病发病率仅为1%。今天已猛增到3.6%。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1/5。更为严重的是,专家预测,今后十年,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将快速增长,有可能达到14%左右。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四号杀手。除了糖尿病本身疾病之外,其并发症也十分可怕,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肾功能障碍、脑动脉硬化等,更使糖尿病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2.
胡祝英 《蛇志》2004,16(3):23-24
为探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选择本院住院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55例进行治疗,并与维脑路通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尔红  李红 《蛇志》2000,12(1):18-19
目的 对常用的3种降纤药物、东菱克栓酶、EW-速效溶栓清、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缺血笥脑血管病进行比较。方法 对1997年6月~1998年12月,发病1周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在可比的条件下,用东菱克栓酶治疗;乙组28例,用EW-速效溶栓清治疗;丙组28例,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进行与实验室观察。结果 3组疗效临床评分有效率各为:95.65%、92.86%88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李红霞  王燕  付培德  姜杨薇 《生物磁学》2011,(22):4356-435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功能重建是否有效,是否值得推广。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住院4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且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ADL)评分,以量化分析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经康复训练后,康复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ADL评分有明显的增高,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的好转,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行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案对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疗效满意,方法值得在康复相关科室长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介入成形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神经功能、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7例老年I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血管内支架介入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动脉血流速度、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53%(54/59),高于对照组的72.41%(42/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χ2=2.261,P=0.133)。结论:老年ICVD患者经血管内支架介入成形术治疗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功能是刺激细胞增殖分化降低细胞凋亡。近年来许多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显示其能有效改善由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G-CSF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从G-CSF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吴洋  王德生  汤颖  温世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9):5772-5774,5777
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它与恶性肿瘤、心脏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及习惯的改变,致使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逐年增加.其中脑干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成为维持生命活动和意识状态的重要枢纽,因此脑干梗死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的重点、难点,如何对脑干梗死进行简单有效的诊断、治疗,并对高危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使其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致残率降至最低,成为研究热点.近年随着影像学的进展,脑干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但经典的脑干梗死症状并不多见,不典型症状的增多,导致临床误诊、漏诊增加.因此,了解脑干的解剖基础及发病机制,可以更好的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血管储备能力及屏气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可有效调节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5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情况,并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1年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变血管Vs、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1年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脑梗塞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以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同时降低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徐玉华  苏常娥  宁越仁 《蛇志》2002,14(2):44-45
我院应用抗血栓新药普恩复 (蚓激酶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3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4例均为住院病人 ,并经CT证实为脑梗死 ,其中梗死灶最小 0 .6cm×0 .3 cm,最大 3 .2 cm× 2 .2 1 cm,排除脑出血。凡具有出血倾向者及活动性溃疡病 ,近期有手术史者均不入选。1 .2 治疗方法 确诊后给予普恩复 40 0 mg,每日3次于饭前 3 0 min口服 ,4周为 1个疗程。其中 4例应用 2 0 %甘露醇 ,不使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其他药物 ,并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 7天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1 .3 疗效判定 根据 1 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