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57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1.
92.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对DNA序列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对DNA序列的识别杨岐生(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杭州310027)关键词真核生物转录因子,蛋白质-DNA识别研究蛋白质和DNA两类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阐明基因表达、调控及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是认识生命活动本质的核心问题。本文介...  相似文献   
93.
甘露聚糖结合蛋白选择性糖识别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露聚糖结合蛋白选择性糖识别的分子机制陈政良(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蛋白,糖识别甘露聚糖结合蛋白(mannan-bindingprotein,MBP)是一种血浆蛋白,因被发现能选择性识别并结合酵母菌外壁上的...  相似文献   
94.
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底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应用氨甲蝶呤(MTX-Agarose)亲和层析法提纯的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组成和性质.建立了用平面粒度胶等电聚焦法去除与酶紧密结合底物的方法.讨论了结合底物对酶构象研究的影响,并指出,用未完全去除结合底物的酶研究酶在变性过程构象变化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
原位缺口平移技术(ISNT)已被用于检测细胞核中DNA断裂鉴别尸检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断裂、流行性出血热(EHF)组织中存在散在单个细胞变性死亡和灶性梗死样坏死,前者带有细胞凋亡的特征。本文以EHF肝脏和实验性病毒感染鼠脑组织为例,应用缺口平移法,在DNA聚合酶或Klenow酶的作用下,将地高辛标记的dUTP掺入合成到DNA的断裂部位,通过碱性磷酸酶标抗地高辛抗体免疫组化法显示细胞DNA的断裂,检测和鉴别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为分析死后解剖时间间隔及组织固定时间对该方法的影响,本文选用死后2~140h尸检、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后存放10~35年的标本和在10%福尔马林固定了10~35年之后再进行常规处理的标本。实验时用蛋白酶K(PK)消化前后对比并分别在标记反应液中略去DNA聚合酶作为阴性对照,用DNA酶消化组织人为制造DNA缺日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未经PK消化的组织,仅灶性肝细胞核ISNT标记阳性,经PK消化后,散在的带有凋亡特征的肝细胞胞核也出现阳性,灶性肝细胞胞核标记染色增强,但无论是蛋白酶消化与否,明确梗死样坏死的肝细胞均不被标记。结果还发现,死后2~24h内尸检组织和长时间(10~34年)存放的石  相似文献   
96.
蜂花粉抗脑衰老的实验动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花粉抗脑衰老的实验动物研究蒋滢,杨炳华,黄美英苏州医学院生化教研室苏州2150072探索衰老机制,寻求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是生命科学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脑是指挥全身一切活动的中枢,脑组织特别容易遭受自由基及活性氧的损伤,因此防治脑衰...  相似文献   
97.
大鼠不同脑区突触体钙水平的年龄差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实验使用荧光指示剂Fura-2与Tb~(3+),检测了不同年龄组大鼠的不同脑区(海马、皮层、间脑、小脑)突触体内游离钙与膜结合钙水平。结果显示,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大部分脑区(海马、皮层、间脑)突触体内游离钙水平显著增高,尤其是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增高极为显著;其突触体膜结合钙水平表现为:海马、小脑两脑区明显升高,而皮层、间脑两脑区明显下降,呈现一种全脑范围内的钙水平失衡。提示动物的衰老与其脑内钙自体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98.
应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 分析了潮汕地区216例无血缘关系、临床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和216例健康人的运铁蛋白(Tf)亚型分布情况, 结果发现:食管癌病人组TfC1C1纯合子频率为0.2639,Tf*Cl基因频率为0.4745,显著低于正常人组(分别为0.4352和0.6227,均为P<0.0 01);同时,食管癌病人组TfC2C2纯合子频率为0.2278,Tf*C2基因频率为0. 497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852,P<0.05,和0.3634,P<0.001)。应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结合免疫固定法,分析了潮汕地区21 7例无血缘关系的临床上诊断为食管癌病人和 217例健康人的组特异性成份(Gc)亚型的分布,发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
用固相pH梯度(pH 5.05~5.60)等电聚焦技术对随机抽取的188名北京地区健康汉族人的血清转铁蛋白(Tf)进行分型调查,并统计基因频率,检出了在中国还未见报道的TfC3基因.其表型分别是:TfC1, TfC2, TfC1C2, TfC1C3, TfC1Dchi, TfC2Dchi.TfC1=0.7420, TfC2=0.2420, TfC3=0.0027, TfDchi=0.0133, 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 并与其他已见报道的汉族 Tf基因频率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00.
果蝇nasuta亚群求爱歌的种间识别与进化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红光  里敦 《遗传学报》1997,24(4):311-321
果蝇nasuta亚群由14个种、亚种和分类群组成,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域。本文首次记录了nasuta亚群种的求爱歌,测量了脉冲歌时域模式的参数:脉冲串间隔(IBI)、脉冲间隔(IPI)、脉冲串时间长度(PTL)、每个脉冲串的脉冲数(PN)、脉冲时间长度(PL)、波动周期时间长度(CL)。采用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作出求爱歌信号的三维数字功率谱图,进行频率分析。发现D.pulauna和Taxon-F不发出求爱歌声信号,视觉在交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其余种、亚种和分类群的求爱歌分析表明,nasuta亚群种的求爱歌分为脉冲歌和正弦歌。对部分种的正反交F1求爱歌分析表明,脉冲歌时域参数,如IPI平均值为X染色体连锁或常染色体多基因控制,正弦歌频率偏向母方。根据不同种、亚种和分类群脉冲歌的时域模式构建nasuta亚群的系统树,对亚群中不同种、亚种和分类群的亲缘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