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家兔与大鼠腓肠肌的生后发育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道立  陈佩林  叶辉  程量 《动物学报》2003,49(5):646-655
研究分析了家兔、大鼠腓肠肌在生后各年龄阶段的内侧头、外侧头的内侧亚体、中间亚体或外侧浅亚体、外侧亚体或外侧深亚体内快慢肌纤维的发育情况,应用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确定了其肌亚体,并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图像分析两型肌纤维的直径特征,以及肌构筑学与肌诱发电位的测量。结果表明:家兔在生后1个月时,内侧亚体从其深面凸现于内侧头与外侧亚体之间,中间亚体居于内侧亚体远端;大鼠内侧头未能区分肌亚体,其外侧头分为内侧亚体、外侧浅亚体,而外侧深亚体居于外侧浅亚体的深面呈重叠状:生后2、3天均未能分出Ⅰ、Ⅱ型肌纤维,也未见有原始肌束;Ⅰ、Ⅱ型肌纤维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内侧亚体的Ⅱ型肌纤维比例在家兔与大鼠的生后发育中始终占优,而在其它各肌亚体内,Ⅱ型肌纤维的比例在发育中不恒定,直至成年后Ⅱ型肌纤维才趋于稳定并占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肌亚体内Ⅱ型肌纤维的直径在各年龄段均大于Ⅰ型肌纤维。生后6个月家兔外侧头内侧亚体(FL/CSA)比值越大,倾向于速度型构筑;内侧头、中间亚体和外侧亚体(CSA/MW)比值越大,倾向于力量型构筑。大鼠腓肠肌外侧头内侧亚体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显示葡萄状运动神经末梢支配慢肌纤维,斑点状运动终板位于快肌纤维。  相似文献   
64.
本文研究模拟高原低氧下新生和胚胎大鼠发育时,下丘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RF)及垂体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5km海拔高度抑制下丘脑CRF的发育,当发育至25天和30天时,CRF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4.8%和57.9%。此时,体重分别为47.8%和52.9%。30天时,cAMP为20.8%。本研究还显示,在7km海拔高度,已怀孕大鼠难以完成正常的妊娠和胎儿发育过程,5km海拔高度暴露17天时,胚胎脑内CRF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5.
大鼠皂素蜕膜心肌肌钙蛋白Ca^2+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500μg/ml皂素溶液浸浴大鼠右室乳头肌30min制备蜕膜心肌纤维标本。经撤除MgATP法检验,肌膜通透性明显增高。用含不同浓度Ca ̄(2+)(以Ca ̄(2+)浓度负对数pCa表示)的激活液进行顺序激活,记录Ca ̄(2+)激活张力,其张力-pCa关系曲线描述了肌钙蛋白(TN)对Ca ̄(2+)的亲和特性;曲线中位值pCa_(50)(即产生50%最大张力所对应的pCa)是反映TNCa ̄(2+)敏感性的定量指标。本实验观察到大鼠右室乳头肌张力-pCa关系曲线呈S形,测得pCa_(50)为5.727±0.086(n=16);撤除激活液中磷酸肌酸和磷酸肌酸激酶,张力-pCa曲线左移位,pCa_(50)增高至6.194±0.121(P<0.01)。  相似文献   
66.
大鼠胼胝体内神经肽Y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大鼠胼胝体内神经肽Y免疫反应阳性(NPY-IR)纤维的生后发育。结果发现,许多NPY-IR纤维在大鼠出生时便存在于胼胝体内。NPY-IR胼胝体纤维的密度在生后1周内继续逐渐增高,在第2周内达到最高峰。之后,NPY-IR胼胝体纤维的密度逐渐下降,至第3周末时接近成年时的水平,即仅有少量NPY-IR纤维存在于胼胝体内。这些结果提示在大鼠早期生后发育过程中许多NPY-IR胼胝体纤维是暂时性的,其作用可能与大脑皮质的机能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67.
肝细胞增殖抑制因子(Hepaticproliferationinhibitor,HPI)粗制品、半纯品和纯品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具有显著抑增殖作用,随样品纯度提高抑制活性逐渐增强。纯品(浓度5μg/ml)的抑制率达77.71%。正常成年大鼠肝细胞呈HPI阳性表达。在DEN诱发大鼠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转化的癌前期细胞和肝癌细胞呈HPI阴性表达。表明肝细胞HPI的表达能力在其癌变过程中消失,从而失去了自身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68.
榄香烯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榄香烯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榄香烯6.25-25mg/kg/d,ip×7d,可使血瘀模型鼠的高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显著降低(P<0.05、P<0.01)。提示榄香烯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69.
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方法,建立了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大鼠腹腔注射1:4稀释的APS(0.7ml/200g体重),连续3d,可使血小板数量显著降低,其降低率为81±9%(n=12),且其骨随巨核细胞增生活跃,但注射APS后对血中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无明显影响.在注射APS的同时,给予大鼠灌胃强的松(1mg/200g体重),可抑制APS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下降程度,并促进停止注射APS后血小板数的恢复。以上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70.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在一系列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大鼠皮下给予由枯草芽孢杆菌BS224菌株制成的抑菌生后,对机体产生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给药组大鼠饮食、活动正常。各项检测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说明抑菌生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