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探究重组胶原蛋白(RHC)用于表皮创伤修护的作用机理,按照国标方法对RHC促进细胞生长、细胞迁移、细胞黏附、促进组织吸收胶原蛋白的各项能力展开研究.结果显示,RHC促进细胞生长的起效量为0.0025%;以0.1%浓度为例,RHC在2 h内即有显著的细胞修复能力,24hRHC细胞修复比海洋胶原蛋白高21.1%;RHC浓...  相似文献   
22.
创伤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存在于河口和海洋环境中,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建立快速、准确、易操作的检测方法对防控创伤弧菌的传染,保障水产养殖业发展和增强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基于创伤弧菌vvHA基因,利用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创伤弧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对11种共46株细菌进行扩增,仅创伤弧菌为LAMP阳性结果,说明LAMP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对创伤弧菌纯培养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5CFU/ml,对污染食品中创伤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24CFU/g。此法40~60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检验检疫实践证明:LAMP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欧阳军  彭心宇  李锋 《生物磁学》2010,(17):3316-3318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后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0例正常成人与40例急性肺损伤病人伤后第1、4、7天的血清HMGB-1水平,同时评定其APACHEⅡ分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HMGB-1水平变化与-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结果:以APACHEⅡ20为分组界限,急性肺损伤组伤后第4、7天HMGB-1水平与APACHEⅡ明显相关(P〈0.01)。而创伤后第1天,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伤后第4、7天的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P〈0.01),常规检测创伤后血清HMGB-1水平并联合评定APACHEⅡ评分有助于对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的预测。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多发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88例多发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8)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n=40)则进行常规行充分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的液体摄入量、输血量、收缩压、术前复苏时间;住院期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液体输入量和术前复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输血量和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ARDS、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术前未控制性出血条件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缩短术前复苏时间,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为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提供依据,为提出预防创伤发生的策略和措施奠定基础。方法:对4490例创伤伤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的异同。结果:4490例创伤伤员中中,男女比例为2.81:1。年龄特点:12~60岁组发生创伤达75.16%。6岁以下以烧伤为主要原因,占41.08%;大于60岁以上以跌落/摔伤为主要原因,占63.79%;骨折多发生于12~60岁。致伤原因:跌落/摔伤(占28.69%)、道路交通伤(占28.53%)、锐器/切割伤(占13.23%)。结论: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有着明显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其发生,同时为创伤伤员的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在兔、大鼠、小鼠和犬等动物种属成功地建立了巴豆油、醋酸、感染与创伤诱导的痔疮动物模型,每种动物模型各有优缺点,应用合理的动物模型能更好地开展痔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随着治痔药物的深入研究,动物模型有很好发展和应用,本文综述了痔疮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分析柳州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创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柳州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监测统计资料。结果 (1)2006~2014年柳州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例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呈总体下降趋势。以1月份发生事故最多,占事故总数的11.5%;6月份发生事故最少,为6.8%。夜间19:00~23:00时事故发生最多,凌晨3:00~6:00时发生最少。(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多数发生在平直道路上。(3)白天发生事故最多,夜间无路灯照明的路段事故伤亡和受伤人数明显高于夜间有路灯照明的路段。(4)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占总数的96.7%。结论减少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必须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交管部门严格执法,尤其要加强交通事故高发时段、路段的管理;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28.
吴晓华  严明忠  周敏  曾波 《蛇志》2011,23(4):407-408
创伤后肾损害应及时处理、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现将我院收治的37例创伤后肾损害患者的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PTSD促进大鼠中缝背核细胞色素c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无连续单一刺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1d、4d、7d和对照组,应用酶组织化学法和RT-PCR方法观察中缝背核神经元Cyt-c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酶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显示中缝背核神经元Cyt-c染色阳性细胞于SPS刺激后1d明显高于对照组,4d逐渐增高,并于7d达到高峰。电镜下显示Cyt-c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中缝背核神经元线粒体膜,SPS刺激后可见Cyt-c释放到胞浆中。结论 SPS刺激引起Cyt-c在PTSD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呈过表达。  相似文献   
30.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灾害后精神及行为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发病率及患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特点,严重影响了临床救治。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致力于PTSD研究的研究者,从行为学、神经内分泌等宏观研究,到形态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功能研究,再到临床实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果。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宏观上为PTSD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循证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