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研究单宁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性能,建立了AOT/异辛烷/水反胶束单宁酶催化没食子酸与脂肪醇酯合成反应体系。结果显示:反胶束单宁酶催化体系可成功催化合成C3-C5脂肪醇与没食子酸的酯合成反应。不同反应体系中由于不同脂肪醇的存在,单宁酶的动力学参数和紫外光谱存在差别。结果表明单宁酶对脂肪醇的专一性不强,根据Vmax/Km比值,丁醇与异丁醇是其最适底物,单宁酶催化没食子酸烷基酯合成的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反应体系中不同的脂肪醇导致了单宁酶构象的差别。  相似文献   
32.
胰凝乳蛋白酶在反胶束体系中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虹 《生物技术》2001,11(2):20-23
研究了AOT/正辛烷反胶束体系中,表面活性剂AOT,助溶剂甘油和体 压力对胰凝乳蛋白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下,40度时,体系中的甘油浓度分别为20%,30%,50%,60%(V/V)时,酶的活力分别为原来的10%,22%,59%,48%,说明在体系中加入甘油作为助溶剂可减少胰凝乳蛋白酶的运动,增强其稳定性,同时,发现体系压力的增加也能增强酶的稳定性,实验测出,AOT正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胰凝乳蛋白酶的最佳条件:R=10,甘油浓度为50%,体系压力为50MPa,酶的萃取率为97%。  相似文献   
33.
利用微乳液胶凝现象来固定化酶是9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酶固定化新技术,该技术为胶束酶学在生物合成与转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就微乳液凝胶及其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性质、微观结构及其潜在应用作了带有知识介绍性质的综述.  相似文献   
34.
Tween-80胶束对苝醌类光敏剂基态和激发态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ween-80非离子型胶束增溶竹红菌甲素、乙素(HA、HB)及金丝桃蒽酮(HYP)等苝醌类光敏剂,发现该胶束对HA的基态和激发态都有保护作用.相对于含水有机体系,HA在胶束中基态的pKa值升高,荧光量子产率增大,光敏反应产生的活性中间体1O2和·0H的产额增加,从而提高了其光敏活性,这在光敏损伤作用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实验还发现,Tween-80胶束对HB及HYP的保护作用与HA类似,而且保护作用与苝醌的结构有关,这对筛选光敏剂作为光疗药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5.
用反胶束技术分离纯化蛋白质,具有高选择性、易于大规模操作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但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体系萃取蛋白质容易引起蛋白质的变性,这是由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强电荷作用所导致的。对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从胰酶粗提物中萃取胰蛋白酶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反胶束相加入乙醇,解决了反胶束萃取蛋白质时蛋白质变性失活的问题。并且由于乙醇的加入大大减少了分相的时间,简化了实验步骤,优化了实验方法,使此技术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通过优化各种实验条件,胰蛋白酶的前萃取率达到90%,反萃取率接近100%。最终得率为88%。纯化后的比活提高了5倍多,从300U/mg左右提高到了1800U/mg。  相似文献   
36.
陆强  李宽宏  施亚钧   《生物工程学报》1996,12(2):158-163
由近红外光谱证实,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正辛烷反胶束溶液是牛血清白蛋白(BSA)增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较理想中介。研究了反萃液酸度、离子强度和种类等参数对BSA反萃率的影响,过低的溶液酸度导致BSA变性。适宜的反萃液为:1.0~2.0mol/L KBr,pH4.3~4.9。蛋白质的紫外光谱表明,BSA分子在料液,反胶束溶液和反萃液中的构象大致相同。此外,探讨了反胶束溶液循环使用的效率问题。最后,通过采用适当的相比,成功地实现了蛋白质的回收和浓缩。  相似文献   
37.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水相胶束中的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化学杂志》1995,11(6):702-705
  相似文献   
38.
反胶束体系中维生素E的胆甾醇酯酶催化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反胶束体系中维生素E醋酸酯的酶促水解规律。方法 :以维生素E醋酸酯的水解产物α -生育酚的生成量为检测指标 ,考察温度、pH值、离子强度、酶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体系含水量等反应条件对胆甾醇酯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卵磷脂 胆固醇 环己烷反胶束体系中 ,胆甾醇酯酶对维生素E醋酸酯具有催化活性。结论 :胆甾醇酯酶发挥水解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 :温度为 38℃ ,体系pH值为 8.0 ,胆甾醇酯酶浓度为 1IU·mL- 1 ,牛磺胆酸钠浓度为 5 0mmol·L- 1 ,表面活性剂浓度为 0 .0 2mol·L- 1 ,含水量W0 为 10 .5。  相似文献   
39.
反胶束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了实验室自制的Candida sp.99-125脂肪酶, 研究了其在丁二酸二酯磺酸钠(AOT)反胶束体系中, 催化大豆色拉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新方法。考察了溶剂极性、AOT浓度、W0(水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缓冲溶液pH值、温度等因素对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为Candida sp.99-125脂肪酶催化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微环境, 在W0为11, 表面活性剂浓度为50 mmol/L, 温度为40℃, 缓冲液pH值为7的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 醇油摩尔比为3∶1, 摇床转速为180 r/min, 采用12h3次流加1 mol当量的甲醇, 单批最高酯转化率可以达到90%。  相似文献   
40.
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 20 世纪 80 年代问世的一种高效液相分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