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通过shRNA抑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基因表达,研究Sirt1在高压氧预处理改善异氟醚(isoflurane,ISO)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对小鼠海马BDNF、G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4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压氧组(HBO组)、异氟醚组(ISO组)、高压氧预处理+异氟醚组(HBO + ISO组);以及对照组(NS组)、Sirt1抑制组(sh-Sirt1组)、对照+高压氧预处理组(NS + HBO组)和Sirt1抑制+高压氧预处理组(sh-Sirt1 + HBO组),每组8只。经慢病毒转染以及ISO末次暴露24小时后进行认知功能测试(Morris水迷宫测试),随后处死小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海马BDNF和GDNF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异氟醚可以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与Sham组相比,ISO组靶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减低(P<0.01),ISO组小鼠海马BDNF和GDNF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2)高压氧预处理可以改善POC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ISO + HBO组靶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ISO组(P<0.05),ISO + HBO组小鼠海马BDNF(P<0.05)和GDNF(P<0.0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3)高压氧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POCD小鼠海马BDNF(P<0.01)和GDNF(P<0.05)mRNA表达水平,慢病毒介导shRNA靶向下调Sirt1可以逆转高压氧预处理对POCD小鼠海马BDNF(P<0.05)和GDNF(P<0.01)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论:高压氧预处理是治疗POCD的有效方法,Sirt1可能是POCD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92.
胡娟  王蓉  蒋铭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2):198-200, 204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合并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09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n=45)与非感染组(n=64),分析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5例血肿清除术后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1.11%),共分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7株(68.67%),革兰阳性菌17株(20.48%),真菌9株(10.84%)。感染组患者血清MDA、AOP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MDA、SOD、AOPP水平是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感染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应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防止血肿清除术后感染,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培养三维(3D)人胃黏膜上皮类器官,转为二维(2D)原代胃黏膜细胞培养,并建成人2D原代胃上皮细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方法 (1)从正常人胃上皮组织中分离胃腺,在含有多种生长调节和凋亡抑制等混合因子的培养基中,依附于基质胶而培养成3D类器官;(2)利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胃上皮类器官的相关分子标记;(3)研究正常原代胃上皮细胞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技术鉴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培养出可长期传代的人胃上皮3D类器官,具有典型的人胃黏膜上皮分子标记。而且3D类器官转为2D平面培养的原代胃上皮细胞,可作为幽门螺杆菌的体外原代细胞感染模型。结论 3D胃上皮类器官,可作为2D原代胃上皮细胞的持久来源,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胃上皮的分子机制带来个体化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994.
钟伦坤  孙永东  胡文健  陈隆晖  刘梦颖 《生物磁学》2013,(25):4874-4876,4899
目的: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改善及其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耳鼻喉科进行慢性中耳炎手术的患者,将随访资料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置入PORP病例术后气导听阈平均39.6±14.9dB,较术前,提高平均为13.9±13.2dB(P〈0.001);平均气骨导差为20.5±8.5dB,气骨导差改变平均为8.8±10.7dB(P〈0.001)。术后气导听阈改善在0.5KHz,1KHz,2KHz三个频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气骨导差改善显示2KHz的改善不及0.5KHz,1KHz的气骨导差改善((P〈0.001)。6例行颞肌筋膜鼓膜成型术病例术后气导听阈平均21.1±4.3dB,较之术前提高平均为13.6±7.2dB(P〈0.05),平均气骨导差为11.1±4.2dB,气骨导差改变平均为6.7±4.2dB(P〈0.05)。结论:置入PORP、颞肌筋膜鼓膜成型术均可明显改善听力。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羟基磷灰石假体听骨对于听力改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95.
刘涛  杜平  梁仲惠  刘程丽  易亚萍 《生物磁学》2013,(26):5159-5161
在慢性肝病晚期患者中,门静脉高压属于普遍存在的并发痘之一。临床上门静脉高压往往会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最终出现破裂出血。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研究证实肝脏结构出现改变、肌纤维母细胞发生收缩以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分泌的增加是引发门脉阻力上升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研究表明,门脉阻力上升能够被一些药物所阻断,这为临床使用一些缩血管药物降低门静脉高压,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VB)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哺乳期早期妊娠妇女随即分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组(药械联合组)和负压吸宫术终止早孕组(负压吸宫组),比较两组间各临床指标。结果:药械联合组I级、II级、III级疼痛评价均较负压吸宫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完全流产率和不全流产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械联合组宫腔吸出组织量(2.48+0.77)mL明显高于(12.11±4.23)mL(P〈0.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闭经、器械性损伤和宫腔或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有效、安全,疼痛及刮宫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97.
冯颖  李坚  段华  孟凡  张晓峰 《生物磁学》2013,(24):4763-4766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剖宫产疤痕妊娠(CSP)的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法,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MTX灌注术后,再行清宫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另外5例患者因误诊为宫内妊娠后行人工流产术时发生大出血转至我院进行抢救,其中,4例成功实施了子宫动脉栓塞术,达到了止血目的,1例因子宫破裂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对子宫剖宫产疤痕妊娠(CSP)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MTX灌注术后,借助B超监测,再行刮宫术,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平均分为电切术研究组(A组)与刮除术对照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妊娠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各治疗、随访与观察后,A组患者在症状改善率以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均显著,而在妊娠率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具有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症状改善率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保护患者妊娠功能,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Orem自护理论作为指导,对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实行护理干预,观察Orem自理模式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的护理,训练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技术和能力,不仅能调动和激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主观能动性,变“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初步实现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教育的个体化、系统性、连贯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0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以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为常见的主要问题,是影响中老年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吊床假说、盆底整体理论、阴道支持结构的三个水平理论.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最主要的是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手术治疗主要有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0)和全盆底修复手术(PROLIFT)等,这些手术的并发症包括网片暴露、侵蚀、突出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将就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现状与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