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31.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 blot等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  相似文献   
32.
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HSA-D3)的基因串联后,在E.coli中获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2.6%。利用TF-1体外细胞活性测定表明,GM-HSA的活性单位为1.04×10^6U/mg,虽然其比活性低于GM-CSF,但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体外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HAS-D3)的基因串联后,在E.coli中获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2.6%.利用TF-1体外细胞活性测定表明,GM-HSA的活性单位为1.04×10~6U/mg,虽然其比活性低于GM-CSF,但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体外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
神经节苷脂GM_3对小鼠腹腔常驻巨噬细胞(R-M)和Ge-132体内激活的巨噬细胞(Ge-132-M)的磷脂代谢转换有显著的影响,当这两种M在体外用GM_3处理时,表现出[ ̄(32)P]Pi和[ ̄3H]肌醇参入PI降低,参入PIP、PIP_2增加;但在[ ̄(32)P]Pi和[ ̄3H]胆碱参入PC上,R-M与Ge-132-M不同,即GM_3促进同位素前体参入R-M的PC,抑制它们参入Ge-132-M的PC.以上结果表明GM3可能提高了PI或PIP的磷酸激酶的活性,致使[ ̄(32)P]PIP和[ ̄(32)P]PIP_2增多,[ ̄(32)P]PI减少.激活的M(Ge-132-M)本身PC代谢转换率较R-M高,当Ge-132-M再受GM_3刺激,PC代谢转换率降低,这提示GM_3对激活的M的PC代谢转换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5.
以25μg/ml的丝裂霉素C处理巨噬细胞30min,可阻断巨噬细胞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前列腺素E_2(PGE_2)的合成与分泌。创伤小鼠巨噬细胞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可明显抑制正常T细胞白介素2(IL-2)mRNA及IL-2受体(IL-2R)αmRNA水平,并增强Ts细胞的抑制活性。去除T细胞中Ts细胞可使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消失。表明创伤后巨噬细胞可通过直接的细胞接触方式抑制T细胞IL-2及IL-2 Rα的基因表达,且这一作用是通过增加Ts细胞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6.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导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有20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37.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核-巨噬细胞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之一。本文概述了HIV感染后,体内外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各种细胞因子如IL-2、IL-10、IFN-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TNF-α等对HIV在巨噬细胞中表达的调控及影响HIV表达的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首次尝试了将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应用于研究电融合后细胞膜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发现脉冲电场作用于细胞具有穿透效应,施加电脉冲后,整个细胞的蛋白质体系能量增加,表明电泳冲对蛋白的二结构影响很大;同时,还发现用唾液酸苷酶和蛋白酶Pronase分析处理巨噬细胞膜表面后,膜上蛋白质二级结构无序化程度增加,用酶适度处理的细胞将更易发生电融合。  相似文献   
39.
大鼠胸部照射γ射线20Gy,照射后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分类及巨噬细胞存活率,肺指数及肺组织纤溶活力,并做了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照射后2周开始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即明显增多,照射后1——2个月持续处于高水平,高峰在1.5─2个月,照射后3─4个月有所下降,肺指数有相应变化;肺组织纤溶活力则相反,从照射后2周开始持续下降,至照射后2个月已降至最低,接近于零。形态学观察也见到有早期肺水肿和晚期肺萎缩等变化。由上结果可见,大鼠胸部照射后的早期主要为渗出性病变和纤溶活力的降低。文中讨论了照射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本工作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小鼠肠集合淋巴小结(PP结)T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GRP能明显抑制PP结T淋巴细胞的转化,并且这种作用与T细胞的分化增殖状态有明显关系。此外CGRP对腹腔巨噬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CGRP可能作为一种抑制型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肽而对肠道免疫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