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内毒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生成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产生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能力及其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定量检测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LPS)诱导培养的BPAEC中ONOO^-生成标志物硝基酪氨酸(NT)的含量,观察ONOO^-对BPAEC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LPS可剂量依赖性诱导BPAEC产生ONOO^-明显增多,并为氮基胍部分翻转;ONOO^-可导致BPAEC明显回缩,胞体变小,细胞间隙增宽。结论:LPS诱导BPAEC产生增多的ONOO^-可能参与介导LPS对BPAEC本身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32.
低氧对培养的不同内径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分离培养三种不同内径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用^3H-TdR掺入速率和细胞计数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观察低氧对其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低氧对三种不同内径的PASMCs(内径分别为>1000μm、500-800μm、300-400μm)增殖促进作用显著不同,其^3H-TdR掺入速率和细胞计数分别增加23.5%和11.1%、60.0%和33.8%、141.4%和52.0%,选择对低氧最敏感的PASMCs(内径为300-400μm),进一步探讨低氧促PASMCs增殖作用的细胞机制:钙拮抗剂verapail、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au)和细胞Na-H交换抑制剂amiloride可显著降低低氧情况下PASMCs^3H-TdR掺入速率和细胞计数。结论:低氧对三种不同内径的PASMCs增殖促进作用显著不同; Ca^2 、蛋白激酶C和Na^2 -H^ 交换的激活,可能是低氧促PASMCs增殖的重要胞内信息转导机制。  相似文献   
33.
N-乙酰半胱氨酸抗脂多糖诱导的肺动脉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 acetylcysteine,NAC)减轻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所致的肺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血管环张力检测技术和扫描电镜方法 ,观察了NAC对LPS引起的肺动脉反应性及肺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并测定了肺动脉组织中丙二醛 (malondial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es ,SOD)及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的变化。结果 :LPS(4μg/ml,7h)可降低肺动脉对乙酰胆碱 (ACh)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NAC(0 .5mmol/L)可逆转此种反应降低而对正常肺动脉舒缩反应无明显影响 ;NAC可改善LPS引起的肺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并可逆转LPS引起的肺动脉组织中MDA、NO含量增高和SOD活性降低。结论 :NAC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肺动脉内皮细胞并增强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提示此可能是其发挥抗肺动脉压增高从而改善内毒素所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经一系列试验证实百日咳菌大罐培养浓度的下降与培养基中不耐热营养因子不足有关,将培养基的高压灭菌方式改为除菌过滤,保留热不稳定营养因子,可以提高百日咳菌大罐培养浓度;优化酸沉淀条件后,提高了菌苗回收率,从而节省了大量培养基,缩短了生产时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形成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factor inhibiting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FIH)在肺小动脉的表达变化及在HPH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36名患者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组(PH组)、COPD非PH组(COPD组)、对照组,收集肺组织,观察其肺血管重塑指标,原位杂交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小动脉壁FIH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组患者肺小动脉出现血管重塑,PH组患者肺小动脉重塑更明显(P0.05)。FIH m RNA在各组患者肺小动脉壁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FIH蛋白在对照组患者肺小动脉壁高表达,COPD组表达降低,PH组表达进一步减少(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FIH蛋白与FIH m RNA无相关(P0.05);FIH蛋白与肺小动脉重塑指标、肺动脉收缩压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慢性肺泡性低氧下调患者肺小动脉壁FIH表达,进而参与患者HPH发病。  相似文献   
36.
大鼠细小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重复性好、培养周期短及传代次数多的大鼠细小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培养方法。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雄性SD大鼠肺细小动脉,剥离外膜和剔除内皮细胞,经胶原酶I消化,培养PASMCs。0.4%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ctin)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表明培养细胞为PASMCs;细胞存活率在96.5%以上;原代培养后4~7d即可传代,并且生长特点、细胞形态不易发生改变。结论:采用胶原酶I消化法培养PASMCs,方法简单、酶消化时间易控制、培养周期短、重复性好,培养的原代PASMCs具有数量多和生长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阿米洛利抑制NHE-1减轻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a^+/H^+交换抑制剂阿米洛利对低氧刺激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以及Na^+/H^+交挟体-l(NHE-1)活性和表达的变化.方法:常氧(21%O2)或低氧(2%O2)条件下培养PASMCs,并分别给予浓度为1.653、3.125、6.25、12.5、25和50μmol/L.等不同浓度的阿米洛利,培养24h,采用MTT比色实验和免疫组化检测PCNA阳性细胞率的方法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pH以反映Na^+/H^+交换体-1活性,RT—PCR法检测Na^+/H^+交换体-1mRNA的表达量.结果:低氧培养的PASMCs细胞内pH升高,NHE—1mRNA的表达增多,而阿米洛利可以降低细胞内pH,减少NHE—1mRNA的表达量。同时低氧较常氧培养MTT光吸收值较常氧培养明显升高。PCNA阳性细胞率明显增高,而给予阿米洛利时上述两个指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低氧可以激活PASMCs细胞膜上的E—1,增加其mRNA水平表达量,使细胞内碱化,促进细胞增殖,而Na^+/H^+交换抑制剂阿米洛利可以抑制其活性,减少mRNA水平的表达,导致细胞内酸化,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且此抑制作用在3.125~5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间断性减压低氧大鼠出、入肺血血浆、肺组织匀浆和体循环动脉匀浆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变化,以及出、入肺血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及其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建立间断性减压低氧模型,采用插管法分别测定左侧颈总动脉压力(CAP)、右心室平均压分别代表体循环压力和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ET-1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VEGF含量。结果:①低氧2周组(H2)、低氧3周组(H3)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肥厚指数(RV/LV+S)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各组平均颈动脉压力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②对照组大鼠出肺血中ET含量比入肺血中低(P〈0.05)。H2、H3组大鼠出、入肺血中ET-1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且H2、H3组大鼠出肺血中ET-1含量均高于入肺血中ET-1含量(P〈0.05),刚好与对照组相反。H2、H3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ET—1含量与对照组肺组织和低氧组体循环动脉组织匀浆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而各组体循环动脉组织匀浆中ET-1含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对照组大鼠出、入肺血中VEGF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H2、H3组大鼠出肺血血清中VEG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在慢性低氧可使肺组织产生ET-1和VEGF增多,这可能是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肺动脉局部缩血管物质ET-1增高,而体循环动脉局部ET-1不增高。可能是长期慢性低氧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却不发生高血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肺纤维化初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变化。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BLM)组和手术对照(Sham)组。BLM组为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5 mg/kg);Sham组为气管内滴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S)。应用离体血管张力检测技术测定大鼠肺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用HE显示肺动脉壁病理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检测肺纤维化程度;右心漂浮导管技术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结果:①BLM组大鼠的肺动脉血管(保留内皮和去内皮)对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均弱于Sham组(P均〈0.05)。②BLM组大鼠肺动脉血管(保留内皮)对氯化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弱于Sham组(P〈0.01)。③Sham组有内皮的肺动脉血管对L-NAME和PE联合作用的收缩反应明显强于PE单独作用(P〈0.01),而BLM组有内皮肺动脉血管对L-NAME和PE联合作用的收缩反应与对PE单独作用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LM组肺动脉内皮细胞脱落。⑤BLM组大鼠肺组织呈现纤维增生初期的病理特征,且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高于Sham组(P〈0.05)。结论:肺纤维化形成初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反应性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