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0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76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从鸡、羊、鹅、鸭粪便中分离出的空肠弯曲菌,提取染色体DNA做酶切分析,得到几乎相同的带型;与从比利时引进的结肠弯曲菌及海鸥弯曲菌比较,带型完全不同;同时,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的幽门螺旋菌,做染色体DNA酶切分析,得到与前者完全不同的带型。  相似文献   
112.
113.
陆栖肺螺类壳质超微结构的研究及其与半咸水螺壳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伟民 《古生物学报》1991,30(3):388-395
有关海相腹足类壳质超微结构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而对非海相腹足类,尤其是陆栖肺螺类的壳质超微结构研究仍然非常少见。因此,本文拟通过一些陆栖肺螺壳和半咸水螺壳的壳质超微结构的研究,建立其壳质超微结构的类型,并对比这两大类群的螺壳在壳质超微结构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4.
张学文 《生命世界》1992,19(2):18-19
植物遗传进化及分类学的研究,通常以形态特征特性和数量性状为基础。尽管这些形态学特征都是遗传本质的表现,但环境因素却在遗传表现的过程中起了过大的作用。近年来,运用同工酶谱带和以生化指标为依据进行过不少研究,但仍不能克服环境的影响。当前,DNA限制性内切酶和衍生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应用于遗传进化及分类学研究,在微生物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这种研究是直接针对遗传物质——DNA分子的,所以,更为精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5.
一、前言长期以来,对四射珊瑚骨骼微细构造(尤其是有无片状骨素)的认识及其分类学的意义都存在分歧意见。近年来,国际上扫描电镜在这个领域的应用大有进展,但仅限于泥盆纪和二叠纪的少数属。作者在参加有关珊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在系统整理石炭纪四射珊瑚资料的基础上,对Caniniidae等14科的代表属采用了电镜研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IFN-r(rs2069705)及IL-4(rs207087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饲鸽者肺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 准收集病例资料及血标本(总纳入92 例,其中患病组32 例,阴性对照组30 例,正常对照组30 例),对纳入者的全血标本进行 DNA提取,根据UCSC 数据库中SNP 位点附件的序列信息,利用MassARRAY技术平台设计引物、PCR扩增、SAP、单碱基延伸、 点样质谱检测IFN-r及IL-4 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比较采用X2 检验。结果:IFN-酌(rs2069705) 基因存在CC、CT、TT 三种基因型,IL-4 (rs2070874) 基因存在CC、CT、TT 三种基因型,IFN-r (rs2069705) CC、CT、TT 基因型在患病组、未患病组、对照组中分布频数以及C、T 等位基因在各组中分布频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X2=2.607,P=0.626;X2=2.244,P=0.326);并进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X2=1.144,P=0.564;X2=0.534, P=0.766;X2=2.0,P=0.368)。IL-4(rs2070874)CC、CT、TT三种基因型在患病组、未患病组、对照组中分布频数以及C、T 等位基因在 各组中分布频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X2=6.614,P=0.158;X2=5.408,P=0.067);但进行基因型分布频率组间两两比较发现患病组与 未患病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36);患病组中纯合子TT数量较纯合子CC及杂合子CT数量相比较,纯合子 TT 发生PBL 的相对危险度OR(95%CI)分别为0.11(0.02 ~ 0.68)、0.16(0.03 ~ 0.79),P 值分别为0.018、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纯合子CC 与杂合子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P=0.134)。结论:IFN-r(rs2069727)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维吾尔族 PBL的发生发展,但未在PBL发病机制中起作用,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而IL-4(rs2070874)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维吾尔族 饲鸽者肺(Pigeon Breeder''s Lung , PBL)的发生发展,IL-4(rs2070874)的携带纯合子TT 可能是维吾尔族PBL 易感的一个危险因 素,可能会增加维吾尔族饲养鸽子者发生PBL的风险,需要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行维持血透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79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单用蔗糖铁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浆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及血丙二醛(MDA)水平,并对两组治疗开始时、治疗3、6个月时EPO使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b、Hct、SF、TS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OPP、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从治疗开始到治疗6个月时一直维持较高的EPO使用剂量,而观察组EPO用量依次递减,至治疗6个月时EPO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降低EPO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金属硫蛋2A(Metallothionein 2A, MT2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 LPS)介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lung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PMVECs),经过一定浓度LPS溶液进行刺激后,利用不同浓度的MT2A与对照组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炎性介质IL-6、TNF-α释放的量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组HPMVECs骨架形态变化。结果:各组TNF-α浓度均在0 h最低,随之逐渐升高,到6 h达到高峰;从各时间点来看,除0 h各组TNF-α浓度无显著差异外(F=0.717, P=0.549),其余各时间点B1、B2、B3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各组中IL-6浓度均在0 h最低,A组在2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B1组在4 h达到高峰,随之下降;B2、B3组从0 h开始逐渐升高,到6 h达到峰值;从各时间点来看,除0 h各处理因素无显著差异外(F=2.341, P=0.092),其余各时间点B1、B2、B3均低于A组(均P0.05)。A组6 h小时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明显解聚,分布明显减少,应力纤维排列紊乱或者消失;B1组、B2组、B3组6 h小时后,与A组相比,F-actin的分布明显较多,应力纤维排列较为整齐。结论:LPS刺激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损伤效应,加入MT2A后细胞相关炎性因子释放量、细胞骨架损伤情况明显减轻,表明一定浓度的MT2A对LPS介导的肺毛细血管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清洁级SD大鼠,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成正常组、盐水组以及辛伐他汀组,每组各20只。盐水组与辛伐他汀组大鼠均制备发烟罐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30 min,辛伐他汀组大鼠予以50 mg/kg剂量的辛伐他汀灌胃,盐水组则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大鼠予以正常饲养处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盐水组、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且辛伐他汀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低于盐水组(均P<0.05)。盐水组、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SOD水平低于正常组,辛伐他汀组明显高于盐水组(均P<0.05),盐水组、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MDA水平高于正常组,辛伐他汀组明显低于盐水组(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炎性因子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有利于减轻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320例(320条肢体),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200例(200条肢体)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进行治疗,对照组120例(120条肢体)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下肢静脉的彩超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后皮肤瘀斑、皮下血肿、隐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查,其复发率及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相比,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