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按照hM-CSF基因的序列,适当采用大肠杆菌的优选密码子,人工合成了M-CSF的基因。在合成中我们采用了分段克隆和顺次克隆的方法,在次级克隆中我们成功地使用多片段分组连接和多片段一次克隆战略,还尝试了多种单链战术,在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充分利用人工合成基因的灵活性,通过对N端6个氨基酸编码的变换及SD序列-ATG间距离的改变,获得了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体,表达的蛋白量的变换及SD序列-ATG间距  相似文献   
22.
人肝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孕妇水囊引产4─6个月龄的胎儿取肝,采用LaBrecque方法提取人肝刺激因子(hHSS)。经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肝DNA法测定其生物活性。表明此hHSS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采用皮下注射CCl4和饮用10%乙醇来制备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了hHSS的保护肝脏作用。结果表明:hHSS可使CCl4-乙醇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死亡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肝组织切片表明:hHSS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并能明显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见,hHSS对CCl4-乙醇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探讨了重组人IL-6与大鼠IL-3和/或小鼠GM-CSF结合对正常BN大鼠粒单系体外造血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IL-6在1000-4000U/ml呈剂量依赖性刺激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及骨髓细胞的DNA合成,集落以GM型为主,其刺激活性低于IL-3或CM-CSF。lL-6与IL-3和/或GM-CSF的结合对粒单系集落形成及DNA合成无协同或相加作用,甚至出现拮抗效应,但却显著增大集落。提示IL-6可能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促进早期造血细胞的增殖,拮抗其它因子对晚期粒单系造血的刺激作用;具有重叠生物效应的这3种细胞因子在调控造血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应是顺序的而不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24.
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分别观察了黑质(SN)I型神经元对刺激苍白球(GP)内侧部及外侧部的反应。实验共记录了96个I型神经元。刺激GP的内侧部,有57个(59.38%)神经元顺行抑制。刺激GP的外侧部,有86个(89.58%)神经元被顺行抑制;2个(2.08%)被逆行激活,被逆行激活的神经元产生的诱发电位潜伏期恒定且短(分别为8.0和8.5ms)。被顺行抑制的神经元中,有的产生抑制、兴奋交替出现的振  相似文献   
25.
放射性标记受体分析表明毛喉萜(FSK)可以降低小鼠骨央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胰岛素(INS)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数目,而且对GM-CSF的作用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FSK处理的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微丝更加舒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寡营养对人体肠道细菌培养组的条件。【方法】通过稀释富集培养基、固体平板和增菌肉汤培养基成分获得寡营养培养基。对健康人粪便样本分别用原液(0)、5、10、20、30和40倍稀释的富集培养基(添加羊血和瘤胃液的血培养瓶)连续增菌,在不同时间点(第0、3、6、9、15、27、30天)吸取增菌液,用YCFA (yeast casitone fatty acid)固体培养平板分离菌落;用YCFA增菌肉汤增菌后再次挑取单菌落,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质谱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株。通过比较上述6种寡营养条件分离肠道菌群的效果,选取富集培养基原液、稀释10倍和30倍这3 种条件下分离效果较好的富集条件,与同样稀释倍数条件的固体平板和增菌肉汤分别组合成9种培养基条件,进一步优化肠道菌群的培养组条件。【结果】在6种寡营养富集培养基中,未稀释(原液)、10 倍和30倍稀释的富集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种类比其他...  相似文献   
27.
大脑的感觉、情绪、认知等功能与其神经振荡模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施加节律性刺激可以调控大脑的神经振荡模式,进而影响个体感受、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等。与近年来常见的非侵入性电刺激和磁刺激相比,同样依赖于外部刺激输入的节律性感觉刺激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神经调控手段。本文以节律性听觉刺激为例,系统综述了不同类型的节律性听觉刺激如何影响大脑的神经振荡模式,进而影响相关状态和功能;并通过总结外部节律性听觉刺激对个体感知觉、情绪与认知功能的影响,讨论其生理机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14.4%。功能连接测量两个神经信号之间的统计学相互依赖性,不同的功能连接反映了大脑区域协同工作的不同模式。因此,研究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对于理解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基于脑电图对偏头痛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视觉和疼痛刺激。本文尝试研究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期对体感刺激的皮质反应,以进一步了解偏头痛的神经功能障碍,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招募23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0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28名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详细的基本资料和病史采集,完善量表评估,在正中神经体感刺激下进行脑电图记录。计算68个脑区的相干性作为功能连接,并评估功能连接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中神经体感刺激下,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功能连接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异常的脑电功能连接主要位于感觉辨别、疼痛调节、情绪认知和视觉处理等区域。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大脑皮层对体感刺激可能具有相同的反应方式。偏头痛患者的功能连接异常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部分反映偏头痛的严重程度。结论 本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采用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方法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下小腿肌肉的电学特性,旨在将EIT作为一种长期监测方法,从而可视化NMES训练对人类小腿肌肉的训练效果。方法 16名实验对象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trol group,CG,n=8)和最佳电压强度的NMES训练组(optimal voltage intensity training group,OG,n=8)。对照组保持正常生活方式并不进行NMES和其他的肌肉训练;NMES训练组中使用商业NMES设备对实验对象右小腿进行23 min的NMES训练,每周3次,为期5周。应用EIT测量在每周一训练开始前的电导率分布。并且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方法测量右腿细胞外含水量与身体总含水量的比率(ECW/TBW) βrl,及身体总含水量(TBW)τ。为了量化NMES在肌肉训练过程中的作用,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EIT重建图像的...  相似文献   
30.
脑部磁刺激场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脑部磁刺激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建立了刺激磁场中的球形头模型、对方形线圈在其内产生的时变磁场和感应电场进行了理论研究.导出(?).(?).(?)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场的特性和刺激强度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探索时变磁场对人脑的最佳刺激方式和作用机理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