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由戊二醛脱毒的聚合破伤风类毒素,经高压液相层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类毒素中多聚体含量占81.9%以上,多聚体分子量为800kD,常规破类多聚体仅占有2.24%。聚合破类免疫豚鼠后,平均心血抗体单位达2IU/ml,常规破类仅为0.75IU/ml(T=13.15,P<0.001),聚合破类免疫马匹后所诱发的抗体水平较常规抗原的高。  相似文献   
82.
野牡丹族数量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星  林有润   《广西植物》1995,15(1):13-17
用UPGMA聚合法对野牡丹族的42个性状进行R分析和对该族华南及台湾地区15个分类群进行Q分析.R分析的结果反映了性状之间相关进化及性状与分类群之间相关进化的规律性.Q分析对这些分类群的分类系统做了初步的定量研究.其结论与经典分类基本吻合.Q分析的结果还支持将台湾产的耳药花并入野牡丹属。  相似文献   
83.
84.
为了提高黄淮海麦区小麦育种材料的赤霉病抗性,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来自望水白的4个抗赤霉病主效QTL 3B-QTL、4B-QTL、5A-QTL和6B-QTL导入不同的感病背景中,在后代BC1F3和BC1F4株系中评价它们的抗病效应和农艺性状回复情况。结果表明:(1)导入4个抗病QTL株系的平均病小穗率和病粒率分别为12.2%和6.3%,而受体亲本则分别达到59.1%和44.2%,抗病性显著提高;(2)病小穗数和病粒率与穗长及株高极显著负相关,但与可育小穗数、百粒重、旗叶长和旗叶宽等农艺性状指标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通过导入抗病主效QTL可以显著改善感病材料的抗性,为进一步选育高产抗病品种提供基础材料。不良农艺性状的紧密连锁阻碍着抗赤霉病主效QTL的高效利用,需要通过继续回交或与其他品种杂交来打破这种遗传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性别对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丙酮-乙醚法和胶带粘贴法复制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模型、观察性别对皮肤屏障障碍模型小鼠的表皮厚度和丝聚合蛋白(FLG)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丙酮-乙醚组和胶带粘贴组小鼠表皮厚度增宽(P0.05);正常对照组雄鼠与雌鼠相比,表皮厚度无差异;而丙酮-乙醚组和胶带粘贴组雌鼠表皮厚度均较同组雄鼠增加(P0.05)。丙酮-乙醚组和胶带粘贴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LG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同组雄鼠表达水平均低于雌鼠(P0.05)。结论皮肤机械屏障功能被破坏后,小鼠的表皮厚度变化存在性别差异,而FLG蛋白表达在正常或是皮肤屏障障碍小鼠中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研究小鼠皮肤屏障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时应重视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6.
当今的社会,聚合物的应用早巳无所不在,新聚合物的开发和技术创新也很活跃,然而,化学聚合物的普及与发展已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聚合物如各种塑料制品、合成橡胶等以及各种天然聚合物如木质纤 维素、甲壳质类等废弃于环境中,形成垃圾,污染环境,成为一大灾害,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E-max铸瓷高嵌体与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牙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ava Ultimate组与E-max组,各组均为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高嵌体修复治疗,Lava Ultimate组采取Lava Ultimate优韧瓷进行高嵌体修复,E-max组应用E-max铸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对比其修复成功率与满意度。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门诊随访,记录修复前、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的咀嚼功能与美学评分,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相关牙周健康指标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龈沟液(GCF)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与满意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咀嚼功能、美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修复后12个月和修复后24个月两组患者咀嚼功能、美学评分均升高,但两组患者美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Lava Ultimate组修复后24个月的...  相似文献   
88.
荧光相关谱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对处于平衡态少量荧光分子集合的强度涨落进行时间平均的技术,荧光相关谱fluoreswcea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FCS)技术最近已经应用于细胞环境过程的研究。FCS优秀的灵敏特性为我们实时测量许多参数提供了途径,而且具有快速的时间特性和高空间分辨率。测量的参数包括扩散速率、局部浓度、聚合状态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荧光互相关谱(fluorescence cross-correlation spectroscopy,FCCS)进一步扩展了FCS技术的应用,包括在活细胞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FCS技术的原理、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9.
90.
引发剂对酶促开环聚合ε-己内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的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在无溶剂体系中研究了聚己内酯的合成及末端官能化。以醇类为引发剂,研究了引发剂对聚合过程单体转化率、产物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无引发剂时单体转化率为79.32%,乙醇和乙二醇为引发剂时分别为97.43%和89.90%。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在无引发剂时为5 393,乙醇和乙二醇为引发剂时分别下降到2 127和1 851。另外,产物的红外光谱和1H NMR谱图显示,引发剂的加入实现了聚合物的末端官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