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沙蚕耐污染的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是一种栖息于海陆交错带、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无脊椎动物.近年来发现,沙蚕体内能够蓄积大量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且表现出较强的污染耐性.文中就沙蚕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具有的污染耐性特征和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其污染耐性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沙蚕的污染耐性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种生态化学过程实现的,包括通过大量粘液的分泌,在沙蚕体表形成一层保护膜;与有效态以及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离子结合,从而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加快排泄速率等.更多的研究认为,沙蚕将吸收进入体内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以无毒的形式存贮,达到解毒的目的.这些无毒形式主要包括:与金属结合蛋白MTs和MTLP的结合物,热稳定硫醇化合物(CHSTC),或者与重金属相互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溶酶体/微粒和结石等颗粒物或沉淀物.最后,对沙蚕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耐性机制研究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三种观赏植物对重金属镉的耐性与积累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盆栽实验,对镉(Cd)胁迫下3种观赏植物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的生长、生理和重金属累积与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105.57、81.35和79.88;在100mg.kg-1Cd浓度下三者叶绿素a、b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83.74%、69.83%;60.64%、51.26%和60.64%、51.26%;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叶绿素a/b值无明显变化;三者在Cd胁迫下均表现出O2.-离子生成速度上升,MDA含量增加,电导率升高的趋势,其中含羞草的变化幅度最低,白雪姬次之,树马齿苋最高。三者对Cd的耐性表现为含羞草白雪姬树马齿苋。3种观赏植物对Cd均具有较强累积能力,在土壤Cd含量为100mg.kg-1时,三者根和地上部分的Cd累积浓度均高于100mg.kg-1。且对Cd积累能力为树马齿苋含羞草白雪姬。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在土壤Cd污染的治理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锰胁迫对垂序商陆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是我国首次发现的锰超富集植物。通过温室营养液培养实验,研究垂序商陆锰耐性与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生长介质中锰浓度的升高,垂序商陆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却逐渐升高;叶绿素a/b值和蒸腾速率(Tr)在1 000μmol.L-1锰供应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叶片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EQY)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呈下降趋势,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光合有效辐射(PAR)高于239μmol photons.m-.2s-1下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5 000μmol.L-1锰供应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垂序商陆在锰胁迫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光合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4.
目前大面积湿地面临着重金属污染和盐渍化问题。利用湿地植物修复这些受损生态系统和提高海水稻的产量、减少毒性金属元素在稻米中的积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湿地植物(包括水稻)已发展出各种策略和机制来耐受不同的环境胁迫,它们的根系发育具有可塑性,如根形态和解剖结构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其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能。近年来,对湿地植物根形态和结构、泌氧与其对盐、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和耐性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了一些重要研究。本文分别对湿地植物根系形态、质外体屏障、通气组织和泌氧与其对盐和重金属吸收、积累和耐性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5.
以来自铜矿区(CS)和非矿区(UCS)两个海州香薷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水培实验,分析了两种群幼苗在铜及营养缺失胁迫下植物生长、铜富集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铜、低营养胁迫及其相互作用对非矿区种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矿区种群的影响则远比非矿区种群小,且较低铜浓度(25μmol/L Cu)明显促进了矿区种群的生长;从耐性指数结果看,矿区种群铜耐性指数和营养胁迫耐性指数均高于非矿区种群.这表明矿区种群不仅进化为铜耐受种群,同时也进化成营养胁迫耐受种群.低营养胁迫明显促进了植物对铜的吸收和运转,如在低营养胁迫和25 μmol/L Cu复合处理下,矿区种群根铜含量约为单一铜处理的25倍,非矿区种群是单一铜处理5倍多.低营养胁迫和过量铜显著减少了非矿区种群矿质营养元素如P,Mg,K和Mn的吸收积累,而矿区种群则仍然能保持相对稳定;在铜和营养缺失复合作用下,两个种群矿质营养除Ca和部分Fe外,均显著减少,但矿区种群减少程度明显比非矿区种群小.这些结果表明,矿区种群在胁迫条件下具有保持营养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其能在高铜污染和营养缺乏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和定居.  相似文献   
76.
选取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与脱水耐性相关的不同时间点,采用cDNA-AFLP技术通过128对引物组合分析,共获得394条特异转录衍生片段(TDFs)。经BLAST序列比对,发现其中189条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功能基因同源,按其功能可分为转录因子、基础代谢、抗逆胁迫、信号转导等相关蛋白。RT-PCR技术对差异显著性片段验证结果显示,泛素蛋白、油体蛋白、热激蛋白和一些转录因子片段均受到种子脱水诱导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的脱水耐性反应非常复杂,涉及植物生命活动的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77.
通过水培法对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9群体221个株系低磷耐性进行了鉴定,测定了株高、叶龄、黄叶数、地上部干物质量等形态指标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地上部磷含量等生理指标,计算了磷效率,并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1个株系的7个指标均显示出差异性,耐性株系在低磷胁迫下表现为相对叶龄、相对株高、相对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相对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相对黄叶数和相对MDA含量较低,相对地上部磷含量差异不明显;磷效率与磷利用效率和磷吸收效率均呈正相关,其中磷利用效率与磷效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东乡野生稻回交重组自交系中耐性株系低磷耐性原因主要是具有高磷利用效率,即其单位吸磷量干物质合成力较高.  相似文献   
78.
Chen XR  Chen M  He HH  Zhu CL  Peng XS  He XP  Fu JR  Ouyang L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169-1174
通过水培法对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9群体221个株系低磷耐性进行了鉴定,测定了株高、叶龄、黄叶数、地上部干物质量等形态指标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地上部磷含量等生理指标,计算了磷效率,并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1个株系的7个指标均显示出差异性,耐性株系在低磷胁迫下表现为相对叶龄、相对株高、相对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相对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相对黄叶数和相对MDA含量较低,相对地上部磷含量差异不明显;磷效率与磷利用效率和磷吸收效率均呈正相关,其中磷利用效率与磷效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东乡野生稻回交重组自交系中耐性株系低磷耐性原因主要是具有高磷利用效率,即其单位吸磷量干物质合成力较高.  相似文献   
79.
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彬 《云南植物研究》2011,33(3):311-329
简要回顾了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历史,说明了超低温保存植物材料的多样性,阐述了超低温耐性的生物学基础及超低温伤害产生的原因和类型,介绍了各种常用超低温保存方法的技术要点,并对生产顽拗性种子的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作了专门的论述,分析了生产顽拗性种子的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潜力、现状和困难,指出顽拗性种子的超低温保存是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重点和难点,而真正实现用超低温保存技术贮藏顽拗性植物种质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0.
硼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缺硼和硼毒害是国内外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会降低品质。近年来,植物的硼吸收和转运机制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从而为基因工程改良植物的缺硼和硼毒害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就植物对硼的吸收和转运机制以及植物对缺硼和硼毒害耐性的遗传调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