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01.
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分子, 通过构建DHN1-mGFP4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研究了渗透胁迫条件下脱水蛋白DHN1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动态变化. 采用PCR方法在脱水蛋白基因dhn1两端引入XbaⅠ和BamH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 克隆到质粒pBIN-35S mGFP4, 构建DHN1-mGFP4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并采用基因枪转化猕猴桃(A. delicisoa)悬浮细胞. 培养10 h后观察到高效表达的GFP绿色荧光, 绿色荧光只出现在细胞核内. 提高培养介质渗透势后, 可以诱导脱水蛋白向细胞质分布(主要集中在质膜周围), 并且增加介质渗透势可以明显缩短细胞质出现绿色荧光的时间. 蛋白合成抑制剂环己亚胺能够抑制细胞质绿色荧光的出现, 暗示细胞质出现的脱水蛋白是诱导产生的结果. ABA可以明显促进细胞质绿色荧光的出现, 并且随着介质渗透势的升高迅速缩短细胞质绿色荧光的出现时间.  相似文献   
102.
一种快速检测启动子特异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爪蟾的受精卵体积大,易于操作,与转基因鼠比较,转基因爪蟾操作更是快速、经济、简便,是一种深受欢迎的脊椎动物模型。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特性,与不同的基因启动子连接,并运用显微注射技术制备转基因蟾,根据GFP表达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启动子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3.
一株能在苜蓿上结瘤的费氏中华根瘤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 0 4 2BS分离自新疆的苜蓿根瘤 ,通过交叉结瘤试验 ,发现它既可在苜蓿上又可在大豆上结瘤固氮。 1 6SrDNAPCR RFLP分析表明 ,0 4 2BS与费氏中华根瘤菌模式菌株USDA2 0 5的 4种限制性酶切图谱完全一致。其G +Cmol%为 60 0 ,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 0 5和USDA1 91的DNA同源性分别为 84 9%和89 6% ,表明 0 4 2BS属于费氏中华根瘤菌。应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0 4 2BS ,得到重组菌株 0 4 2BSG。将其接种保定苜蓿和北引 1号大豆 ,并重新分离出根瘤菌 ,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标记基因的表达 ,从而确证了 0 4 2BS能在苜蓿和大豆上结瘤。而且 ,0 4 2BS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结瘤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04.
GFP基因在棉花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报道基因,用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分别获得转化幼胚,幼苗和转化愈伤组织,用手持紫外灯结合显微镜检术能够快速地对转化子进行活体筛选鉴定,比用GUS检测广阔圾明显的优越性,本研究不但为花粉管道道转化法的可行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建立了GFP用于棉花基因工程研究的检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5.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结合鼠Talin基因表达技术及水稻(Oryza sativa L.)转基因技术,筛选出表达稳定和具等位基因型的第三代转基因水稻。在其活体花粉的4个发育阶段(Ⅰ.小孢子晚期;Ⅱ.二细胞早期;Ⅲ.二细胞晚期;Ⅳ.三细胞阶段),观察了细胞内微丝骨架的分布和结构形态的变化。发现在这4个花粉发育阶段,花粉内的营养核、生殖核、生殖细胞和精细胞都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出现位移。而这些位移与微丝骨架的结构变化和运动有密切关系。在胞质中央的微丝网络以及细胞周质的网络不断变化和互动,导致营养核、生殖核或生殖细胞和精细胞的定向位移。在活体生殖细胞和精细胞内,存有一股与细胞纵轴平行排列的微丝骨架。这些微丝骨架对生殖细胞及精细胞可以提供移动的动力,这对生殖细胞或精细胞在花管内以及胚囊内的运动(包括独自游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景天酸代谢 (CAM)植物菠萝叶片绿色组织与贮水组织液泡膜ATPase和焦磷酸酶 (PPase)特性。绿色组织有较高的ATPase和PPase活力。贮水组织 (绿色组织 )ATPase和PPase活力的最佳温度分别为 43和 49℃ (3 7和 46℃ )。当温度小于最佳温度时 ,ATPase和PPase活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而当温度大于最佳温度时 ,ATPase和PPase活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 (1 0~ 46℃ ) 1 0~3 7℃的温度范围 ,绿色组织 (PPase)ATPase活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的速度大于贮水组织中(PPase)ATPase活力上升的速度 ,绿色组织有 (相对 )较高的ATPase和PPase活力 ;但在 (49~ 6 1℃ )43~ 5 5℃的温度范围 ,贮水组织中 (PPase)ATPase活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的速度小于绿色组织中(PPase)ATPase活力下降的速度 ,贮水组织有相对较高的ATPase和PPase活力。此外 ,贮水组织中这两种酶活力的热稳定性强于绿色组织中这两种酶活力的热稳定性。对这两种酶活力的最佳 pH和底物依赖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分别构建了两个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质体分裂基因NtFtsZ1和NtFtsZ2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gfpS65A、V68L、S72A基因相融合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 JM109菌株中进行表达.全长NtFtsZs∶GFP融合蛋白在菌体中有规律地定位,暗示NtFtsZs能识别大肠杆菌潜在的分裂位点,并能与大肠杆菌的内源FtsZ发生聚合作用;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抑制了宿主菌的分裂,形成了明显的丝状菌体,证明真核生物的 ftsZ 基因与大肠杆菌的 ftsZ 基因有相似的作用.同时构建了NtFtsZs不同缺失的原核表达载体,对这两个基因所编码蛋白不同结构域的功能做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烟草FtsZ蛋白的C端结构域与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正确定位有关;而N端结构域与NtFtsZs∶GFP融合蛋白的聚合有关.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中 ,构建了含有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改进型基因质粒pJPM5。用基因枪法分别把pJPM5和另一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SBG70 0转入水稻TNG6 7愈伤组织。用South ern杂交法证实了转基因的存在 ,而且表明多数转基因植株含有 1到 8个拷贝的转基因。取 2个月的转基因植株上的叶片用于分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用SLM - 80 0 0荧光分析仪定量测定绿色荧光蛋白。多数转基因植株具有很高的绿色荧光蛋白信号。虽然水稻植株有少量自发荧光 ,但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出的绿色荧光蛋白信号比植株的自发荧光强得多 ,其测定不会受自发荧光的太大影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借助观察分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瞬时表达 ,本研究还发现基因枪法转化中 ,如果两枪的气压为90 0psi& 135 0psi,比两枪的气压都为 90 0psi或者 135 0psi更好 ,因其能使质粒进入更多的细胞。研究结果表明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以作为水稻 (甚至小麦、玉米 )转基因研究中的报告基因。研究还显示 ,MAR序列能明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能力 (这一结果在另文讨论 ) .  相似文献   
109.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细胞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一种新型的标记蛋白,已被广泛的应用。它发出的荧光稳定,检测简单,结果真实可靠。GFP可对活细胞的生理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可以用于活细胞中蛋白质分子的定位及动力学研究。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使其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基于GFP的FRET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活性荧光标记,已被用来研究基因表达、分子定位,蛋白质折叠和转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是一种无损伤的光学检测方法,能检测到小于纳米的距离变化。将GFP的活性定位标记功能与FRET的高分辨率相结合。为活体研究生物分子的功能和命运开创了新的篇章。作者在介绍GFP和FRET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基于GFP的FRET在蛋白酶活性,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构象改变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