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具有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脊柱术后评价,然而,因为术中植入金属植入物,CT图像由于其成像原理的限制,其图像质量受到金属植入物的严重影响,金属伪影大多来源于量子噪声、散射线和射束硬化效应,降低图像的对比度,使细微解剖结构显示不清,从而使得感兴趣区域的检测能力降低,其图像质量明显下降,甚至使临床医师做出错误的诊断,因此,为了做出更准确的腰椎术后并发症诊断和术后评估,使金属伪影最小化成为关键。能谱CT及其扫描及重建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腰椎术后产生的金属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本文能谱CT在腰椎术后金属伪影去除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阐明小鼠去细胞拟胚体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在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先制备来源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拟胚体,然后用SDS去细胞处理。实验分成3组:小鼠Lewis肺癌细胞与去细胞拟胚体培养组,癌细胞与Matrigel培养组和单纯癌细胞组(每组n=12)。培养3天后注射入裸鼠体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28天取出瘤体,Ki67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n=12)检测细胞增殖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组织Paxillin,E-cadherin和β-actin水平(n=6)。结果:去细胞拟胚体组肿瘤生长明显较单纯细胞组和Matrigel组慢。去细胞拟胚体组Ki67指数((17.1±2.6)%)明显小于单纯细胞组((34.5±4.7)%)和Matrigel组((48.4±8.6)%)(P0.05);去细胞拟胚体组的MVD(18.7±3.6个/mm2)明显小于单纯细胞组(32.1±6.4个/mm2)和Matrigel组(42.6±7.1个/mm2)(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去细胞拟胚体组的Paxillin表达小于单纯细胞组和Matrigel组(P0.05),而E-cadherin表达大于单纯细胞组和Matrigel组(P0.05)。结论:小鼠去细胞拟胚体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在体内有明显的促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3.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1(USP11)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去泛素化酶家族(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USP11能调节细胞内众多蛋白底物的稳定性及功能,包括DNA修复蛋白、病毒RNA复制相关蛋白、TGFβ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综述了USP11的结构、在细胞中的分子功能以及与肿瘤和病毒性疾病的关系,探讨了USP11作为治疗分子靶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4.
高温胁迫对不同热敏型辣椒同工酶及DNA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耐热型晚熟紫色辣椒‘7036’和热敏型早熟绿色辣椒‘9050’为材料,研究了40℃高温胁迫对其POD同工酶以及DNA甲基化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POD同工酶表达方面,未经高温胁迫的辣椒‘7036’比其它处理多出1条带,而同工酶活性在2种辣椒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2)随着高温胁迫时间延长,辣椒‘7036’DNA无甲基化和全甲基化比率增加,半甲基化和总甲基化比率降低,而辣椒‘9050’只有高温处理7d(T_7)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之类似,但半甲基化和全甲基化比率的绝对值远低于辣椒‘7036’。(3)高温处理7d的DNA甲基化模式中,辣椒‘7036’去甲基化C型条带比率较高,辣椒‘9050’以超甲基化B型条带为主。实验表明,高温胁迫下紫色辣椒‘7036’的POD同工酶活性恢复,半甲基化水平大幅下降和全甲基化水平快速上升以及去甲基化等变化可能与其耐高温胁迫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55.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表观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固着生长,不能主动躲避外界不良环境的危害,需要通过自身的防御机制来抵御和适应外界胁迫,而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植物应对不良环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的表观遗传变化,以期为利用表观遗传变异提高植物的抗胁迫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节律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50%的马血清刺激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同步化,利用槲皮素处理同步化后的U2OS细胞。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节律钟关键基因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并且通过试剂盒测定槲皮素对细胞内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影响。通过尼克酰胺和槲皮素同时处理U2OS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节律钟关键基因的变化。结果:U2OS细胞经过槲皮素处理后节律钟关键基因芳烃受体核转位蛋白3(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1,BMAL1),节律周期蛋白2(Period 2, PER2),孤儿核受体alpha(REV-ERBα)和蓝光受体蛋白1(Cryptochrome 1,CRY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升高。槲皮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U2OS细胞的组蛋白乙酰化的水平,并且显著升高U2OS细胞内的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尼克酰胺(Nicotinamide,NAM)处理完全抑制了槲皮素对节律基因的影响。结论:槲皮素显著地激活了节律钟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槲皮素对于节律基因的调控依赖于Sirtuins的活性,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槲皮素增加了细胞内的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水平所导致。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不同全血过滤方法用于去白细胞血液制备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全血过滤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将采集后全血混匀后直接与白细胞滤器连接直接过滤;实验组采用湿润滤盘法,血液采集完成混匀后静置,先用上层血清10~20 m L湿润滤盘,再混匀与白细胞滤器连接后进行过滤。比较两组制备方法所用的过滤时间、血液回收率、过滤前后血液指标情况及24小时内溶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全血过滤方法过滤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过滤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液回收率高于对照组,且24小时内溶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法与湿润滤盘法均能达到去白细胞血液标准,但湿润滤盘法较常规法能有效的降低过滤时间、增加血液回收率,减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因溶血造成的血液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emethoxy-geldanamycin, 17-AAG)对球囊损伤后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球囊损伤组(Balloon injury, BI组)12只及17-AAG治疗组(17-AAG组)12只。采用2F Fogarty球囊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组模型,17-AAG治疗组大鼠在建模后腹腔注射17-AGG(20 mg/kg 2d)。各组大鼠于球囊损伤3周后取损伤段颈总动脉,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形态学改变并评估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S)法检测血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评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BI组、17-AAG组大鼠球囊损伤后颈总动脉内膜出现不同程度增生,内膜/中膜面积比(Intima area/Membrane area,I/M)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17-AAG组的I/M较BI组明显下降(P0.05)。BI组、17-AAG组颈总动脉PCNA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较BI组显著降低(P0.05)。BI组、17-AAG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17-AAG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程度较BI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17-AAG对球囊损伤后颈总动脉内膜增生存在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影响其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59.
随着质谱技术及各种定量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定量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不断地被应用到各类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定性定量数据的处理主要通过一些多功能的商业化或者开源软件来进行,如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和Maxquant。但是在通过化学标记对蛋白质N末端乙酰化程度进行定量这一方面,Proteome Discoverer和Maxquant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准确性不高和完整度不够的问题。于是本研究针对自己的实验特点,通过Java算法编写了相应的定量程序Acequant来完成N末端乙酰化程度的相对定量。本研究将该程序在已有相关报道的He La cell上进行了验证,Acequant共定量到1 587个蛋白质N末端,而Proteome Discoverer和Maxquant分别只定量到42个和306个N末端。同时,手动验证原始图谱也证实了Acequant定量的准确性更好。于是,本研究将此方法进一步应用到秀丽隐杆线虫N末端乙酰化的研究中,并初步发现了线虫整体的N末端乙酰化状态,为进一步的N末端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0.
已有研究表明c-myb基因在白血病等癌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c-myb基因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究c-myb基因启动子区域表观修饰对该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我们利用CRISPR-dCas9系统,在融合了p300和DNMT3A蛋白后,分别和靶向c-myb启动子的引导RNA (guide RNA, gRNA)共转染到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M1细胞(mouse myeloid leukemia, M1)中,ChIP-qPCR结果显示dCas9-p300和dCas9-DNMT3A分别成功结合到c-myb基因启动子区域,并伴随有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修饰H3K27乙酰化或DNA甲基化5-mC的显著增高。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结果表明d Cas9-p300使M1细胞中c-myb表达明显上调(p0.001),而d Cas9-DNMT3A使c-myb表达明显下调(p0.05)。进一步研究证明dCas9-p300可以对抗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elin-6, IL-6)引起的c-myb基因表达下调。本研究结果证明c-myb基因启动子的表观遗传修饰可以影响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白血病等癌症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