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01.
以含Cbh1的pUC18-181 DNA 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带有T7启动子的Cbh1片段,随后在缺乏糖基化的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得到成功表达,表达量为21.7 μg/m l.得到的CBH Ⅰ虽未经糖基化修饰,却可水解对硝基酚-β-D-纤维二糖苷(pNPC),对pNPC的KM 和Vm ax分别为0.82m m ol/L和0.067 μm ol·m in- 1·μg- 1,但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无酶活力.这表明,糖基化修饰可能不影响胞外纤维素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2.
李兵  刘柳  郭顺星 《菌物学报》2023,(10):2100-2110
猪苓与蜜环菌建立共生关系时,猪苓菌丝会反侵染并消解蜜环菌菌索,以获取营养物质,糖苷水解酶是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酶类之一。本研究从猪苓转录数据库中获得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42类、309个;其编码的糖苷水解酶蛋白含各类结构域344个,以糖苷水解酶结构域glyco_hydro为主,共计35类173个。对猪苓糖苷水解酶进行的gene ontology (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这些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以物质代谢及分解过程为主,特别是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代谢;181个猪苓糖苷水解酶具有水解酶活性,这些水解酶活性呈多样性分布。与未被蜜环菌侵染的猪苓部位相比,43个糖苷水解酶基因在蜜环菌侵染的菌核部位中差异表达,编码包括glyco_hydro_48、cellulase和polysacc_deac_1等功能结构域,可能发挥水解几丁质、纤维素酶活性及免疫调节等活性,这为猪苓与蜜环菌互作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及蛋白。  相似文献   
103.
比较了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巴氏蘑菇Agaricus blazei、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灵芝Ganoderma lingzhi、香菇Lentinula edodes、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和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10种食用菌醇提物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其中灵芝醇提物对LNCaP细胞增殖及5ɑ-还原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LNCaP细胞释放PSA的抑制效果也好于其他食用菌。进一步研究灵芝醇提物对LNCaP细胞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灵芝醇提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使Caspase-3、Bax、P53活性升高,PARP、Bcl-2活性下降来实现对LNCap细胞的抑制作用。利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和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观察细胞自噬在灵芝醇提物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体外激活细胞自噬对LNCaP细胞起到保护,从而减弱了灵芝醇提物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不同菌株腈水解酶基因的分析,将其克隆到表达菌株内,可以构建高效并且稳定的基因工程菌。对腈水解酶进行分子改造可以明显提高酶的活性、稳定性、底物耐受性和底物特异性等性能,为腈水解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能。综述了腈水解酶的来源、结构、催化机制、克隆表达、固定化及分子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腈水解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腈水解酶的来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报道了腈水解酶的来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06.
从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 C J Chen)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到18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或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棕榈酸 (1)、正二十烷酸 (2)、正二十烷酸甲酯 (3)、β-谷甾醇 (4)、Monogynol A (5)、白桦酸 (6)、Hederagenin (7)、β-胡萝卜甙 (8)、18αH-20(29)-烯-3-酮-乌苏烷 (9)、3,4-开环-20(29)-烯-乌苏烷-3-酸 (10)、Pomolic acid (11)、表儿茶素 (12)、儿茶素 (13)、槲皮素 (1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15)、紫丁香苷 (16)、紫丁香酚苷 (17)和山萘酚-3-O-β-D-芦丁糖苷 (18).  相似文献   
107.
从脱脂亚麻籽(Linum usitatissimum L.)中共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过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是:正二十四烷(1),十四烷酸(2),硬脂酸(3),月桂酸乙酯(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α-D-吡喃葡萄糖基-α-D-吡喃葡萄糖(7)和α-D-吡喃葡萄糖基-β-呋喃果糖(8).化合物1,2,4,7,8首次从亚麻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8.
微生物酶法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业英  阚振荣  朱宝成 《生物学杂志》2003,20(6):11-13,F003
D-对羟基苯甘氨酸(D-p-HPG)是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重要前体。综述了微生物酶法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种类及其优缺点并对酶的来源即菌种的选育方法做了总结。此外,还简介了基因工程领域内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9.
节杆菌BT801 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从质粒pUC18 16 9中扩增得到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基因 (hyuC) ,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6 0的T5启动子下游构成表达质粒pQE6 0 hyuC ,并在大肠杆菌M15中实现了该基因的高表达。SDS PAGE检测表达产物 ,在相对分子量 44kD处有一表达带 ,经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占全菌蛋白的 40 % ,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 ,工程菌M15 pQE6 0 hyuC的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的比活分别比原始菌株ArthrobacterBT80 1和亚克隆DH5α pUC18 16 9提高了 5 2倍和 72倍。在节杆菌BT80 1和大肠杆菌DH5α pUC18 16 9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等量菌体的工程菌M15 pQE6 0 hyuC ,可使乙内酰脲酶总比活分别提高 8 1倍和 3 0倍。  相似文献   
110.
AAC(6')-Ib是重要的氨基糖苷乙酰基团转移酶,其变异基因aac(6')-Ib-cr可同时作用于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两类结构不同的抗生素,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一种重要作用机制。该文主要对aac(6')-Ib-cr介导的喹诺酮类新耐药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