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23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黄连素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黄连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进行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联(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抗HP治疗;黄连素治疗组则以三联+黄连素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单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继续治疗2周;黄连素治疗组则以黄连素+奥美拉唑继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每周进行1次静脉空腹血糖检查,治疗前后行胃镜检查分析溃疡的愈合程度和HP的根治情况.结果:黄连素治疗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及HP根治率分别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可改善空腹血糖;黄连素治疗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黄连素佐治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并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为糖尿病所致的牙周炎提供临床治疗的依据,方法:4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制备健康兔的牙槽骨缺损;B组为胰岛素组,制备健康兔牙槽骨缺损后,用胰岛素治疗;C组为糖尿病组,制备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D组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制备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后,用胰岛素治疗。每组10只,缺损制备后4、8周各处死5只,对各组成骨情况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测定。结果:组织学观察A、B、D组修复区可见大量新骨形成,以B组为显著;C组仅见少许成骨,多为纤维组织。新生骨面积比和成骨细胞数在4、8周时均为D组大于c组,B组大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应用胰岛素促进糖尿病兔缺损牙槽骨形成新骨的效果明显。结论:胰岛素能够促进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的戍骨,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克雷伯杆菌导致肝脓肿的的可能原因和发病机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本文报道了本院收治的一例肝内罕见巨大气性脓肿,详细分析了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及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情况.结果:本病例细菌培养结果为克雷伯杆菌.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肝脓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已经成为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克雷伯杆菌所致的肝脓肿除了有细菌性肝脓肿的普遍表现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另外,糖尿病是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常见的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肝脓肿往往进展迅速,且早期症状及CT表现多不典型,因此对于感染入院的糖尿病患者应该警惕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随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T2DM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T2DM的主要危害为其慢性并发症,除已知的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等病变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也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T2DM与NAFLD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T2DM患者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并且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T2DM和NAFLD相互影响,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对二者发病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就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的高危因素,肥胖人群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大大增加,本研究选取体重正常、单纯肥胖、Ⅱ型糖尿病肥胖人群,通过比较其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浆组胺等水平,观察肥胖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组胺等因素的致病机理。研究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肥胖组机体体内血糖、血脂、胰岛素、组胺水平都高于其他组,血脂升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浆组胺可能通过诱导炎症、应激等反应加重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沙格雷酯治疗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2型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80例,给予口服沙格雷酯100 mg,3次/日,连续8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肢的症状与体征、双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口服沙格雷酯8周后,患者疼痛感、冷感、间歇性踱行、麻木感及下肢溃疡等主观症状有效率均大于91%,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后患者左、右下肢动脉血管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右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雷酯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的症状,降低双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姜黄素灌胃对糖尿病心脏病变大鼠心肌酶和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姜黄素治疗2周组与姜黄素治疗4周组。取心室肌组织匀浆分别检测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均增高(P0.01)。心肌氧化代谢产物MDA含量升高(P0.01),抗氧化损伤的SOD含量降低(P0.01);姜黄素治疗组与糖尿病组相比,各心肌酶含量有所下降,治疗4周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心肌SOD和MDA含量在治疗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4周组心肌组织SOD含量较2周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灌胃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经标准馒头餐试验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均接受标准馒头餐试验,对其餐前及餐后0.5 h、1 h、2 h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80例血糖无异常的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餐前及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试验组餐前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餐后明显升高,在餐后1 h达到峰值,餐后0.5 h、1h、2 h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健康对照组餐后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在餐后1 h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较餐前略高,但差异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餐前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餐后水平升高幅度缓慢,餐后0.5 h、1 h、2h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实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Pearson相关分析,试验组餐后0.5 h、1 h、2 h胰高血糖素水平与HOMA-IR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273、0.335、0.36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表达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胰高血糖素可拮抗胰岛素,及时检测二者的水平对临床准确评估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250 mg/次,2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100 mg/次,1次/d,治疗均连续8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血清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MDA、8-iso-PGF2α、FBG、FINS以及HOMA-IR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MDA、8-iso-PGF2α、FBG、FINS以及HOMA-IR水平较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降低MDA、8-iso-PGF2α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PL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P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7岁,最大78岁,最小34岁。其中,男45例,女30例,男:女为1.5:1。75例患者中表现为发热者69例(92.0%)、寒战28例(37.3%)、右上腹痛66例(88.0%),伴恶心呕吐者28例(37.3%),黄疸15例(20.0%),肝肿大8例(10.7%)。有糖尿病病史患者28例(37.3%)。胆系疾病(78.7%)是本组资料主要的易患因素,其中53例患有胆囊炎(70.7%)。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7例(89.3%),血红蛋白降低41例(54.7%),白蛋白降低46例(61.3%);75例患者转氨酶升高58例(77.3%)。肝右叶单发脓肿多见(75例患者中36例,占48%)。51例B超确诊,24例行B超+CT或CT检查。48例行穿刺液细菌培养及25例血培养,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平均住院天数为19天,多数患者经皮下肝脓肿穿刺或置管引流而好转,1例漏诊为肺炎,2例患者反复入院,1例因菌血症死亡。结论:PLA的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最为常见;多为肝右叶单发,部分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降低。糖尿病为PLA最常见基础疾病,胆系疾病是主要的易患因素。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本组PLA患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