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自Gresson 1962在Nature上报道了绦虫的精子发生及结构以来,至今已报道了近70种绦虫的精子结构。法国Justine(1991,1995,1998)对寄生动物的精子结构有较深人的研究,并对寄生扁虫的精子结构及其系统学意义有相关综述,对绦虫精子的系统学特征研究中,概述了11个目、43属、56种真绦虫精子结构的相关信息,不仅从精子的结构,而且从精子的发生过程来研究其系统意义,归结出真绦虫的一些共源性状如:绦虫的成熟精子中缺乏线粒体并且存在冠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2.
山羊精子结合和内化外源DNA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DNA与精子相互作用后的定位及内化率是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关键环节.实验以标记的DNA片段为示踪材料,就精子与外源DNA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精子可自发性结合外源DNA,外源DNA最初结合于顶体后区质膜外表面,随后部分内化进入细胞内.精子对外源DNA的结合和内化能力随供体的不同而差异明显,在实验所检查的35只公羊中,结合率(DNaseⅠ消化前)波动于4.6%~62.4%,内化率(DNaseⅠ消化后)波动于2.1%~53.8%,个体间差异显著(P<0.01).对于同一供体的精子而言,阻止DNA结合的最主要因素是精浆,与射出的原精液相比,洗涤后精子的结合率和内化率分别提高了3倍和5倍;其次精子获能也将导致结合率和内化率降低(P<0.01).死精子不能完成外源DNA的内化过程,但反复冻融导致质膜破裂的死精子具有更高的结合率,而且阳性率与动物个体无关.上述结果提示,筛选合适的精子供体,采用优化的转染处理方法是提高精子载体方法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203.
磷脂酶A2是精子重要的脂解酶类,包括多种不同亚型。在精子顶体反应期间磷脂酶A2受天然激动剂卵透明带、孕酮和γ-氨基丁酸激活,引起胞外Ca2 内流,使磷脂水解为花生四烯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从而促进膜的融合即顶体反应。天然激动剂引起PLA2激活受Gi蛋白、甘油二酯、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促分裂原蛋白激酶和活性氧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节,此外,磷脂酶A2与特异性磷酯酶C之间可以发生信号串话。研究PLA2的信号通路为了解受精机制、男性不育之病因和开发男性避孕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4.
自首例快速生长转基因鱼在我围诞生以来[1],世界上很多试验室相继开展了转基因鱼研究,以期获得快速生长[2,3]、抗逆[4,5]的养殖新品系.与传统的杂交选育方法相比,转基因育种方法摆脱了物种间遗传壁垒的桎梏,基于对目的基因功能的认识和把握,定向培育优良养殖品种,大幅缩短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205.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实现对大鼠精子超微结构的实时成像,对比观察中药作用前后弱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制作少弱精症大鼠模型;运用非接触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比观察正常精子和病理性精子在中药作用前后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获得精子头体、颈部和鞭毛等部位的实时超微结构图像.结论:AFM可直接探测精子头体的各种畸形,实现对精子全貌的观测.通过修复弱精子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缺陷可能是黄精赞育胶囊优选方改善弱精子质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6.
陈斌  韩冬  刘保兴  王琦 《生物磁学》2009,(21):4001-4005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实现对大鼠精子超微结构的实时成像,对比观察中药作用前后弱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制作少弱精症大鼠模型;运用非接触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比观察正常精子和病理性精子在中药作用前后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获得精子头体、颈部和鞭毛等部位的实时超微结构图像。结论:AFM可直接探测精子头体的各种畸形,实现对精子全貌的观测。通过修复弱精子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缺陷可能是黄精赞育胶囊优选方改善弱精子质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7.
研究选萃     
《昆虫知识》2010,47(2)
<正>蜂后蚁后一生仅一次交配获选精子杀死对手精子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发现,蜂后和南美切叶蚁后在一生中只有一天的性生活。在这特殊的一天中,蜂后和南美切叶蚁后和多个雄性性交,储存大量精子,其数量足够其用来繁衍后代。研究还发现,雄性蜜蜂或南美切叶蚁的精液可以在15min内杀死对手50%的精子,而蜂后和南美切叶蚁后同时也会选择合  相似文献   
208.
环境雌激素硫丹对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生殖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硫丹的生殖毒性,实验选择健康雄性根田鼠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6mL/kg)和硫丹溶液(7.0mg/kg)。在染毒的第7天和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处死5只根田鼠。通过实验,第1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根田鼠的体重变化不大,睾丸系数差异不明显,精子数、精子活动率下降不明显,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P0.05)。第2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根田鼠的体重变化不大,睾丸系数差异不明显,精子数、精子活动率下降明显,精子畸形率增加,与第1阶段相比,体重没变化,睾丸系数也无明显变化,精子活动率下降明显(P0.05),精子畸形率增加极显著(P0.01)。因此,环境雌激素硫丹可以引起根田鼠睾丸的精子数下降、精子活动率下降、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9.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挂榜山小鲵(Hynobius guabangshan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挂榜山小鲵的精子形态具有小鲵科精子的共同特征:头部细直、有锥形顶体;颈部短而不明显,尾部细长、有波动膜;2)该种小鲵的精子超微结构具小鲵科物种精子的共同特征,即精子无顶体钩,顶体呈三叶草状,尾部无线粒体,轴纤维粗大呈圆柱状等;3)除精子全长(194.1±7.15μm)在小鲵科物种中属于中等外,挂榜山小鲵和本科其他物种的精子在形态量度学方面差异明显:其头部占全长的比例(22.98%)比其他已知小鲵科的物种都低,尾部占全长的比例(65.79%)比其他小鲵科物种都高.  相似文献   
210.
研究外源DNA转染对牦牛精子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早期胚胎表达的影响。用构建融合人乳铁蛋白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AcGFP1-hLF)转染的牦牛精子IVF黄牛卵母细胞,生产的胚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用环形质粒、线性质粒pAcGFP1-hLF转染的精子及未转染精子IVF后的卵裂率分别为56.4%、54.8%和61.0%,线性转染的囊胚率显著低于环形转染(17.7%与35.7%)。环形质粒转染的精子用DNaseⅠ消化、不消化及未转染的精子IVF后卵裂率分别为44.8%、55.2%和56.3%,囊胚率分别为33.3%、33.3%和30.2%。未经DNaseⅠ消化洗涤的环形质粒组GFP胚胎阳性率显著高于线性质粒组(99.3%与76.6%);DNaseⅠ消化组GFP胚胎阳性率极显著低于不消化组(25.4%与99.3%)。结果表明,用环形质粒DNA转染牦牛精子不会影响其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但DNaseⅠ消化洗涤显著降低GFP胚胎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