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31.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研究了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培养海马神经元延迟整流型钾电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给予NO合成酶的底物L-精氨酸(L-Arg,2mmol/L)可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上的延迟整流型钾电流,但其同分异构体D-精氨酸(2mmol/L)对钾电流则无明显影响.并且,经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nomega-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0.5mmol/L)预处理后,L-Arg对钾电流的抑制作用消失,表明L-Arg抑制钾电流是通过产生NO而不是精氨酸本身.特异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1H-[1,2,4]oxadiazolo[4,3-a]-quinoxalin-1-one,10!mol/L)预处理不影响L-Arg对钾电流的抑制作用,但巯基烷化剂NEM(N-ethylmaleimide,1mmol/L)预处理可完全阻断L-Arg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表明,内源性NO主要通过巯基亚硝化途径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延迟整流型钾电流.  相似文献   
932.
通过对受精后烟草(Nicotiana tabacumL.)胚珠的体外培养,建立了一个简便、实用、高频率的胚胎发生研究系统。采用MS培养基附加6%蔗糖,然后换以2%蔗糖对烟草胚珠进行培养,结果受精后胚珠在体外可以完成正常的胚胎发生并可直接萌发成幼苗。追踪观察表明,合子体外胚胎发生过程中关键发育事件,如合子休眠期间的定向生长、一次不对称分裂的完成、胚柄的形成和解体、胚的分化等过程均可在体外重现。体外培养形成的胚珠及胚胎在形态上与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胚珠及胚胎几乎没有差异。此体系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且关键发育事件的时空调控与自然胚胎发育进程相吻合。  相似文献   
933.
塔拉单宁水解酶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通过发酵产酶可以将植物单宁降解成小分子酚类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但培养条件对其产酶影响很大。论文采用固态培养法,对黑曲霉产生塔拉单宁水解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塔拉单宁浓度为75 g/L、葡萄糖浓度为3 g/L、(NH4)2SO4浓度为0.2 g/L2、50 mL锥形瓶装液量为25 mL、惰性载体用量为5.6%(w/v)、起始pH为5.5、接种量为12%(v/v)、30℃培养72 h时,该黑曲霉产生的塔拉单宁水解酶活力可达到44.29 U/mL,是其自然条件下酶活力(24.09 U/mL)的1.84倍;没食子酸产率达到79.3%。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塔拉单宁生物降解的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4.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小鼠原核期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培养系统,分别进行了四个试验。试验I:在体外分别用自配的M16、mM16、KSOM、mKSOM、CZB进行体外发育培养,进而筛选出一种最佳的体外培养系统;试验Ⅱ、Ⅲ、Ⅳ分别:探讨了血清、PVA、rhLIF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试验I中胚胎发育到2-细胞的比率差异不明显,但是在mM16和mKSOM中,发育到4-细胞的比率94.7%,90.7%(91/96;78/86)和发育到桑椹胚/囊胚的比率分别为78.1%,67.4%(75/96;58/86)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培养液;试验II用10?S代替M16中BSA时,胚胎的发育率均下降,即使在mM16中桑椹胚/囊胚率仅为4.8%(12/35)与对照组M16(40.5%)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用PVA取代mM16和mKSOM中的BSA其体外发育率显著下降,胚胎均无一例发育到桑椹胚/囊胚;试验Ⅳ:rhLIF能提高胚胎在体外的发育率可使mM16培养的胚胎囊胚率、囊胚脱出率分别达到84%(47/56)、39.2%(22/56)。结论:在不添减其他成分前提下,只在M16中添加0.1mMolEDTA、0.5mMol牛磺酸、1000IU/mlrhLIF便可获得84%的囊胚率,同时证明在M16或mM16添加血清都会降低其体外发育率;PVA还不能有效的取代mM16、mKSOM中的血清。  相似文献   
935.
刘凡  赵泓  秦帆 《植物学通报》2006,23(3):275-280
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的原生质体培养由于基因型依赖性强,细胞易褐化,愈伤组织的芽诱导率低等而难于再生植株。本实验以结球白菜的下胚轴原生质体为试材,研究了影响其细胞分裂及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探索了经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结果表明,试材的基因型及培养基组成影响细胞分裂及褐化;KM8P是结球白菜原生质体培养更适宜的培养基,能显著减轻细胞的褐化;液体培养基中一定浓度的活性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细胞褐化进程,并有利于星状细胞团的形成;基因型Asko中,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的结构,其发生的频率约为5%,该类体细胞胚能全部顺利地发育成完整植株。本技术具有再生植株形成容易、频率较高且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6.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紫球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Naegeli)的培养条件,运用均匀设计法对光照强度、通气速率、装液量、接种密度以及pH等影响紫球藻生长的因素进行优化,获得了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紫球藻的最佳条件:光照强度10 000 lx、通气速率350 L.h-1、装液量6 L、藻细胞接种密度1.1×106mL-1、pH9.0。在最佳条件下藻体的生物量产率和生物量产量分别达到0.431 g.L-1.d-1和3.240 g.L-1,最大生长速率达0.652 g.L-1.d-1,胞外多糖含量高达0.665 g.L-1。另外,在培养过程中隔天补充培养液有利于紫球藻生物量的增加和胞外多糖的产生。  相似文献   
937.
刘晓艳  刘毅 《生物技术》2006,16(2):71-73
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疗效肯定,但还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价格昂贵,因此研制新型溶栓药物的需求迫切。方法:研究了根霉Rhizopus chinensisYY-15液体摇瓶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接种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范围内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水浓度3%(w/v),豆粕浓度5%(w/v),初始培养基pH5.0。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时间72h。优化条件下的摇瓶液体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98.31 U/ml。  相似文献   
938.
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研究了红酵母菌株D固态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得到初步优化的培养基为:啤酒糟∶豆粕∶麸皮=1∶3∶2.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含水量为60%,装量为6/150(即6g干基按设计的初始含水量用盐溶液配好后装于150ml三角瓶中),接种龄为24h,无机盐为0.5g/L MgSO4,其色素产量为14.2μg/g干基。色素产量随接种量增大而增大,细胞生物量、类胡萝卜素产量和含量均随发酵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在96h分别达到最大值67.75mg dry-cell/g干基、9.88μg/g干基、145.80μg/g dry-cell,确定其最佳发酵周期为96h。  相似文献   
939.
蛹虫草菌丝产虫草素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思敏  杜梅  陈往滨  张松 《菌物学报》2011,30(2):229-234
通过对蛹虫草菌丝产虫草素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明确蛹虫草菌丝产虫草素的适宜碳源及浓度,适宜氮源及浓度,最适pH值,最适培养温度,最适转速以及最适培养时间,以便应用于虫草素的工厂化生产。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产虫草素的条件:适宜碳源为D-果糖,最适浓度为10g/L;适宜氮源为蛋白胨,最适浓度为15g/L;最适初始pH为7,最适培养温度为24℃,最适转速为180r/min,最适培养时间为9d,其培养液虫草素含量可达到0.537g/L。  相似文献   
940.
谷硕  陈小姝  朱鹤  王琦  李玉 《菌物学报》2011,30(4):580-586
在黏菌个体发育研究的培养过程中,经常发生原质团不能转变为孢子果的情况,使个体发育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利用液体发酵和有饲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的绒泡菌属黏菌原质团进行了孢子果的诱导。在饥饿条件下,通过对光照和温度的调节,获得了绒泡菌属黏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果和菌核的最佳条件。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获得全白绒泡菌孢子果的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4℃、6,000lx光照和20℃、6,000lx光照;获得扁绒泡菌孢子果的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6℃、6,000lx光照和20℃、6,000lx光照。淡黄绒泡菌Physarum melleum在固体培养基上既可以获得孢子果也可以获得菌核,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6℃、6,000lx光照和22℃、3,000lx光照;在液体培养基中只能形成菌核,条件为:22℃、6,000lx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