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8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106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46例)和非房颤组(94例)。检测两组术前血清GDF-15、hs-cTnT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GDF-15、hs-cTnT与术后新发房颤的关系;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GDF-15、hs-cTnT对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房颤组SYNTAX积分高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清GDF-15、hs-cTnT水平均高于非房颤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YNTAX积分、血清GDF-15、hs-cTnT均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联合hs-cTnT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AUC为0.933,大于SYNTAX积分的0.790,预测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25,大于SYNTAX积分的0.750(P<0.05)。结论:血清GDF-15联合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脉冲射频、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10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36例)、试验组B(35例)和试验组C(35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夜间睡眠评分(SRSS)、疼痛程度(NRS)、不良反应及综合疗效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治疗3天、7天、14天和1月后,与对照组A比较,B、C组患者的VAS、SRSS和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B、C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3/35)和5.71%(2/35),对照组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8/3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加巴喷丁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这两种治疗方案,加巴喷丁联合射频脉冲及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应激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无锡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初次行TKA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镇痛处理)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镇痛处理),每组各51例。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炎性细胞因子、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β-淀粉样蛋白(Aβ)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用于TKA患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轻应激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分泌,改善膝关节活动度,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4.
通过TIBA、LaCl3、Verapamil和TFP对菜豆下胚轴导管分化和形成的调控作用,证明生长素、Ca2+和CaM是木质部导管分化和形成所必需的。NAA能诱导菜豆下胚轴导管的分化;TIBA能抑制生长素类诱导的导管分化和形成;LaCl3和TFP在导管分化诱导期(最初24h)具抑制作用;Verapamil与TIBA相似,在导管分化诱导期和导管形成期(伤口形成后72h之内)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新近纯化的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生物功能及其在鼠胚胎的分布,着重介绍了该因子对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促进存活,修复损伤及再生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6.
p2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调控细胞增殖的小分子,是依赖周期素的CDK抑制因子.这些蛋白因子可结合cyclin-CDK并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调节细胞周期p15、p16、p27均属该类分子,他们在G1期限制点及G1/S检查点调控中发挥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21为p53调控,在p53介导的DNA损伤诱发的细胞周期阻断中发挥作用p21在老化细胞中高表达、细胞分化的同时表达,表明其在细胞增殖、分化及老化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为克隆肺腺癌分化相关基因, 采用诱导分化与消减杂交相结合的策略, 建立了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前后人肺腺癌细胞系的cDNA消减文库, 得到124个cDNA消减克隆. 经加减法杂交差异筛选、DNA和RNA印迹、cDNA全序列测定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分离到3个在人肺腺癌细胞系分化过程中由RA激活而特异表达的新的cDNA序列这一策略和技术路线适用于分离细胞中呈过量表达或表达抑制基因的cDNA克隆, 并具有反映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动态变化特征和相对简便适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我们以前提出的简化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1]的一种修正形式,通过选定适当的参数,仿真了耳蜗核的类初级细胞(Primary-likecell),梳状反应细胞(Chopperresponsecell)以及给刺激反应细胞(Onsetresponsecell)对短纯青刺激的刺激后时间直方图。并通过分析参数配置和仿真行为的对应关系,指出模型在生理学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9.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最初由于能促进鸡胚胎睫状神经节副交感神经元存活而被发现,现已知道它对神经系统的细胞具有更广泛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成血细胞因子的一个亚家族成员在结构上相似并共用受体成分。  相似文献   
110.
关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关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研究概况许萍张丕方(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200433)GENERALACCOUNTOFSTUDIESONDEDIFFEREN-TIATIONOFPLANTCELLSXuPingZhangPi-fang(BiologyDepart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