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0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356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30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鸭肝脂肪酸合成酶的NADPH底物抑制及作用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己知动物脂肪酸合成酶的底物乙酰辅酶A和丙二酰辅酶A具有竞争性双底物抑制的乒乓机制。实验发现鸭肝脂肪酸合成酶的第三个底物NADPH也具有底物抑制,并研究了它的规律及与NADPH有关的稳态动力学。发现对于该酶的全反应,增加丙二酰辅酶A浓度,降低环境盐浓度,均使NADPH底物抑制减少。但以NADPH作底物的酮酰还原和烯酰还原二步单独反应以及包含四步单独反应的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反应都无NADPH底物抑制现象。NADPH底物抑制对丙二酰辅酶A为竞争性,丙二酰辅酶A底物抑制对NADPH为非竞争性。在全反应中NADPH和丙二酰辅酶A之间发现为乒乓机制,在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反应中,两个底物NADPH和乙酰乙酰辅酶A之间则表现为序列反应机制。降低环境盐浓度使NADPH和丙二酰辅酶A之间的乒乓机制向序列机制转化。在全反应中,NADP产物抑制相对NADP为竞争性,对丙二酰辅酶A为非竞争性。  相似文献   
122.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蜒)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了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定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品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纤状复合体,进而形成管状孔,镶嵌在近等轴晶基质中.  相似文献   
123.
本课题合成四个氮基三乙酸单酰苯胺(IDA)类及其类似物肝胆显像螯合物。(1)用家兔做了肝胆显像扫描实验,其显像效果较好。(2)~(3)为未见报道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4.
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对北京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所有载脂蛋白(apo)分离纯化,得五个主要apo峰,经SDS-PAGE鉴定,均为单一带;并做了IEF、糖基含量分析;对其中含量高的四个apo峰样进行了氨基酸组成测定和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分析;从所做理化性质的研究,发现北京鸭血清HDL中的主要apo为:A-Ⅰ、C-Ⅲ_o、apoC-Ⅲ_s(s=1,2)、apoC's及可能的A-Ⅲ,几乎不含E和A-Ⅱ_o北京鸭HDL中apo的上述组成特点明显不同于易患动脉粥样硬化(As)的人及兔等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北京鸭HDL的形成与代谢具有其特点,该特点与北京鸭不易形成A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采用P-tyr-BSA为免疫原免疫家无得抗血清。将纯化的IgG与HRP偶联,建立了P-tyr-Pr的ELISA法,并测定了正常大鼠肾脏等组织中P-tyr-Pr含量,其分布规律如下:上清中P-tyr-Pr含量高者,其颗粒部分则低,反之亦然;其中肾脏上清中含量远比其它组织(脾、肺、肝等)高。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膜性肾炎大鼠肾脏P-tyr-Pr含量,发现其上清中的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大鼠肾脏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6.
集约化养猪场排出大量污水对外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已广泛引起人们关注.本文采用漂白Ⅱ号溶液(Chlorine Water Ⅱ)对猪场污水怍脱色与脱臭及去除 COD 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漂泊Ⅱ号溶液对污水脱色,脱臭及降解 COD 的效果均比较理想.漂白Ⅱ号溶液用量为1%时,可除臭65%,降低 COD50%,并把原来污水由黑色变为淡黄色;漂白Ⅱ号溶液用量为2%时,可除臭90%,降低 COD 量65%,并把原来污水由黑色变为黄色.  相似文献   
12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慢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一种主要类型,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复杂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以抗炎治疗、免疫调节为主。虽然这些治疗手段能改善UC的症状,但临床疗效有待提升。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十分必要的。肠道菌群的代谢通过调控炎症、细胞生长、内环境稳态等方式在U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和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色氨酸、胆汁酸和三甲胺氮氧化物)对U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以及菌群移植、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疗法应用于UC的防治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8.
中药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属五加科植物,本文通过细胞化学定性、定位、定量研究探讨红毛五加多糖(AGPS)对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及机理。实验证明AGPS能使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体积增大,伪足增多,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内醣类、酸性磷酸酶、三磷酸腺昔酶、酸性酯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强。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上述单个细胞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提示红毛五加的扶正固本作用十分明显,本研究为AGPS的应用和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观察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小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5-羟色胺(5-HT)和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探讨枳术丸治疗STC的机制。方法 将50只健康的KM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35只),正常组小鼠基础饲料喂养,造模组小鼠以番泻叶灌胃和限制饮食饮水方法制作脾虚证ST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小鼠分为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枳术丸组,每组10只,对应给药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粪便中SCFAs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使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结肠组织中5-HT水平。结果 造模后,各造模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治疗结束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肠道推进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和枳术丸组小鼠体质量和肠道推进率升高(均P<0.05)。小鼠结肠组织HE病理显示模型组腺体排列不齐,结肠黏膜轻微水肿、充血,轻...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本研究拟对比两种不同高脂饮食方式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与短链脂肪酸代谢特征,以宿主-肠道菌群-代谢角度探讨高脂血症可能的微观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CG组):饲喂大鼠维持饲料;高脂饮食组(HFD1组):每天足量饲喂高脂饲料;限饲高脂饮食组(HFD2组):每天限量饲喂高脂饲料80 g,不限量饲喂维持饲料。8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和肾周脂肪病理学变化;取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并检测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 与CG组相比,HFD1组和HFD2组大鼠摄食量下降,体重升高;血清中TC、TG、LDL-C均显著升高;肝组织发生明显脂肪变性,肾周脂肪出现炎性病变;高脂干预后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变化,其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菌群结构和功能变化明显,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丁酸、异丁酸下降显著。结论 两种高脂饮食方式均能引起大鼠高脂血症,且发病机制基本一致,均与脂质代谢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