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探讨了不同甘油浓度(3%、5%、7%、11%)和不同平衡时间(30、60、90、120min)对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以建立和优化食蟹猴精液冷冻的程序。参照TTE稀释液成分组成改良型TTE,冷冻前和解冻后均检测精子的活力、畸形率、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率。结果显示,平衡时间为30min时精子的冷冻解冻后活力、复苏率均高于平衡时间90min和120min组,差异显著(P<0.05),比60min组稍好;甘油浓度为3%、5%组的精子冷冻解冻后活力及复苏率均高于甘油浓度11%组,差异显著(P<0.05),比7%组好;不同甘油浓度各组间以及不同平衡时间各组间畸形率、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在食蟹猴精液冷冻中,在改良TTE中加入3%~5%的甘油且平衡30min可以获得较好效果,精子冻后活率和复苏率达到45%和62%。  相似文献   
72.
陆地生态系统磷素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转化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20年来,磷在陆地生态系统内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总结了国内外磷循环研究的成果,从磷的来源、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固定特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等方面分析了磷素循环的特点;系统阐述了磷在陆地生态系统各库之间及其内部,主要是植被-土壤亚系统内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陆地生态系统磷素循环主要是系统内部的生物化学循环,由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和土壤的生物、理化性质共同控制,不同控制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因生态系统类型、时间和空间尺度而异。文章简述了磷循环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存在的局限性;另外,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磷循环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植被、土壤特性决定了其磷素循环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指出了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磷循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3.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病。可引起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是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之一。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十分有效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样可使高血压减少55%,也就是说高血压这种生活方式病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74.
Hydroponic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growth chamber and changes i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sorghum (Sorghum vulgare Pers.) roots (Lpr) at the three-leaf stage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pressure chamber method. Water deficiency was impos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6000 and the phosphorus (P) levels were controlled by complete Hoagland solution with and without P nutri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 nutrition on root Lpr under water de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pr in P deficiency treatments decreased markedly, but the Lpr recovered to the same value as that of control when sufficient P was supplied for 4-24 h. Water deficiency decreased Lpr, but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roots with sufficient P supply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plants without P supply. When resuming water supply, the Lpr of the water-deficient plants under P supply recovered faster than that of plants without P supply, which indicates that plants with sufficient P nutrient are more drought tolerant and have a greater ability to recover after drought. The treatment of HgCl2 indicated that P nutrient could regulate the Lpr by affecting the activity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quaporins.  相似文献   
75.
北方森林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CO2通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传宽  杨金艳 《生态学报》2005,25(3):633-638
北方森林因其面积大、土壤碳储量高以及对全球暖化响应敏感而在全球碳平衡和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输入大气圈的最主要的碳源。量化这个通量并深刻理解其中的机理过程 ,是评价和预测北方森林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必不可少的内容。综述了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随生态系统类型及环境条件而变化的一般格局以及自养呼吸和异氧呼吸在土壤表面 CO2 通量中的相对贡献 ;分析了影响北方森林土壤呼吸的主要生物物理因子 ;讨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并强调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虽然在以往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中常被忽略 ,但在火灾频繁的北方森林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6.
夏季绿洲生态环境对荒漠背景地表能量过程的扰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王胜 《生态学报》2005,25(10):2459-2466
利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敦煌绿洲与周围荒漠戈壁背景地表过程的差异,揭示了绿洲生态系统对干旱区荒漠背景地表过程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绿洲地表净辐射日平均要高出周围荒漠戈壁背景60 W/m2以上,约占绿洲净辐射的1/4以上。对绿洲高出的净辐射贡献最大的是绿洲相对低的地表长波辐射,其次是较高的太阳总辐射。而绿洲相对较低的大气长波辐射对高出的净辐射有较大的负贡献,特别是地表反射辐射也有很小的负贡献。绿洲高出的地表净辐射主要贡献于加强潜热和地热流量,还有一部分被绿洲地表能量不平衡差额所占,它实际上可能由一般地表热量平衡所不考虑的垂直热量平流来输送。而绿洲明显低于荒漠背景的感热通量则节省了一部分净辐射能量。  相似文献   
77.
137Cs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侵蚀和沉积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准确地测定研究区137Cs背景值,建立137Cs流失量与土壤再分布速率之间的定量模型是137Cs示踪技术的关键。通过野外选择参照样地和利用热核爆炸源137Cs背景值模型来确定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在此基础上用体现耕作迁移的质量平衡模型估算黑土坡耕地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再分布速率,并对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实测的137Cs背景值为2376.81±108.46Bq/m2,模型预测值为2318.4Bq/m2,模型预测远离西北核试验基地的地区较为准确。(2)研究区中坡位(坡肩和坡背)137Cs含量最低,侵蚀最为强烈,平均侵蚀速率为33.56t/(hm2·a)和21.67t/(hm2·a);坡麓和坡足则明显表现沉积,平均沉积速率为-4.93t/(hm2·a)和-24.61t/(hm2·a)。(3)模型预测的侵蚀速率与耕层质量深度(d)、张驰深度(H)正相关,而与137Cs年沉降易被迁移的比例(γ)和颗粒校正因子(P)反相关。并且,模型对参数d、p的敏感性分别高于参数H和γ。  相似文献   
78.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人群试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是"昂立一号"家庭新成员,其人群试食研究结果表明,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在短时间(4 d)内就能显著改善食欲、胃肠道及代谢排便功能,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改善作用越强;20 d服用后可极显著地提高人体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却极显著地抑制肠道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可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腹泻便秘双重调节,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9.
金双歧、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泻病联用金双歧片及思密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急诊及留察小儿急性腹泻患者116例,分成2组,用头孢羟氨苄联用思密达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金双歧片 思密达)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头孢羟氨苄 思密达)总有效率为84.5%。结论金双歧具有调节菌群平衡,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生长的作用,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0.
通过体外重组的方法,将asd基因插入重组表达质粒,使抗生素抗性失活,并与弗氏志贺氏菌FWL01构成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 通过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在没有抗生素条件选择的情况下,可稳定表达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抗原CS6. 重组菌通过口服和鼻饲免疫小鼠后,可以诱生CS6血清IgG抗体;同时可以检测到分泌型IgA产生,表明重组菌可以诱导相应的黏膜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