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正红菇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GC、HPLC、GC/MS.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正红菇(Russula vinosa)的某些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正红菇其色素由红紫色素和黄色素两个组分的组成,其中红紫色素对酸稳定,对碱及高温不稳定,而黄色素对它们则表现一定的稳定性。其多糖含量2.74%,含有五种多糖组分。在脂肪酸组成上,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并有可能 存在EPA和DHA。全氨基酸分析表明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  相似文献   
32.
正红菇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HPLC、GC/MS、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正红菇(Russula vinosa)的某些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正红菇其色素由红紫色素和黄色素两个组分组成,其中红紫色素对酸稳定,对碱及高温不稳定,而黄色素对它们则表现一定的稳定性。其多糖含量为2.74%,含有五种多糖组分。在脂肪酸组成上,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并有可能存在EPA和DHA。全氨基酸分析表明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4.4%,所含挥发性物质是a一雪松烯,a一古芸烯及十五到二十烷。正红菇的提取液对细菌、酵母菌、霉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细菌抑制作用优于酵母菌和霉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优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
小麦丛矮病毒NS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与N蛋白mRNA3'末端顺序相同的20寡聚核苷酸引物,通过点杂交、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从小麦丛矮病毒(WRSV)cDNA文库中筛选到编码N蛋白基因下游顺序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含有一编码的40kD蛋白的开放读框。将该读框的全长cDNA经PCR扩增后,克隆到pGEX-3X上,在大肠杆菌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蛋白质印迹鉴定,该基因为小麦丛矮病毒NS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34.
小麦丛矮病毒M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小麦丛矮病毒(WRSV)基因文库含磷蛋白NS基因的质粒中,经亚克隆、测序,得到NS蛋白基因的下游序列,其中含有一读框453nt、编码一分子量约17kD蛋白。用PCR方法获得该读框全长片段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3X,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以IPTG诱导表达,产物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蛋白质印迹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读框为编码病毒基质蛋白M的基因。  相似文献   
35.
云南松幼苗上红菇类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菌根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滇中1~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鉴定与其共生的红菇属真菌外生菌根。形态观察发现了6种形态型(morphotypes)。本文对这6种形态型的外观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强调了菌套形态特征。对rDNAITS片段比对分析表明,6种形态型对应6种红菇属真菌,它们分别是与Russula li-vescens、R.violeipes、R.densifolia、R.nigricans、R.sanguinea及R.nauseosa相近的红菇种类。本研究表明,形成的菌根及其菌套和囊状体的特征在红菇属真菌的系统分支间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差异。这一研究与前人对该属真菌的菌根形态及分类学研究基本吻合。红菇属真菌是云南松1~2年幼苗期的主要共生真菌类群。  相似文献   
36.
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抑制矮沙冬青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新疆特有濒危保护植物矮沙冬青(A mmmopiptanthus nanus(M.Pop.)Cheng f.)的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渗透势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干旱胁迫对矮沙冬青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胚轴和胚根长度及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胁迫处理均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延缓了矮沙冬青种子萌发进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当-1.20 MPa的PEG胁迫处理的种子在试验结束时仍未能萌发,表明-1.20 MPa是矮沙冬青种子萌发的临界水势.PEG模拟干旱胁迫中,当PEG处理为-0.2 MPa时,虽然最终发芽率与对照一样,但其胚根、胚轴的长度都比对照短,说明矮沙冬青胚根、胚轴的生长比发芽率对干旱胁迫更敏感.干旱胁迫可能是导致矮沙冬青种群天然更新能力弱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将为矮沙冬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种群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以矮晚柚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实验材料,利用茎尖和上胚轴诱导丛生芽的发生,利用丛生芽获得再生植株。实验表明:矮晚柚成熟和未成熟种子在1/2MS、MS上均能萌发,萌发率最高可达96%,成熟种子萌发的无菌苗更利于后期的分化。最适外植体为无菌苗的上胚轴,筛选出丛生芽最佳增殖培养方案为MS+6-BA 2.0 mg·L~(-1)+NAA 0.1 mg·L~(-1)+蔗糖40 g·L~(-1)+靠近茎尖上胚轴,最高增殖系数达8.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1)+IBA 0.2 mg·L~(-1)+活性炭0.2 g·L~(-1),生根率达90%以上。移栽至蛭石+珍珠岩+营养土(1:1:2)的营养砵上,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38.
玉米矮花叶病毒CP基因dsRNA的原核表达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玉米矮花叶病毒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玉米矮花叶病毒CP基因特异性干涉片段,将干涉片段及pUCCRNAi载体分别用BamH I及Sal I双酶切,然后将干涉片段分别正反向插入pUC- CRNAi载体中,构建CP基因反向重复克隆载体pUCCRNAi+2 F.再利用Pst I-Sal I位点插入到L...  相似文献   
39.
幽影病毒的基因组不编码外壳蛋白,不形成通常的病毒粒体结构。这类病毒往往和黄症病毒复合侵染引起植物病害,蚜虫传播是病害在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方式。对幽影病毒引起的胡萝卜杂色矮缩病、花生丛簇病以及烟草丛顶病等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与危害、病原物特性以及病害的控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幽影病毒的基因组不编码外壳蛋白,不形成通常的病毒粒体结构。这类病毒往往和黄症病毒复合侵染引起植物病害,蚜虫传播是病害在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方式。对幽影病毒引起的胡萝卜杂色矮缩病、花生丛簇病以及烟草丛顶病等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与危害、病原物特性以及病害的控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