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5 毫秒
3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双翅目3种蝇类昆虫即家蝇Musca domestica L.(蝇科)、红尾粪麻蝇Bercaea cruentata(Meigen)(麻蝇科)和肥躯金蝇Chrysomya pinguis (Walker)(丽蝇科)足的爪垫超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每种蝇类的前、中、后足爪垫的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别,中足和后足爪垫面积较前足大;爪垫腹面均密被刚毛,每根刚毛由刚毛杆(setal shaft)和末端平板(terminal plate)组成,刚毛主要有铲状、勺状和柳叶状3种类型;后足爪垫上刚毛的密度和刚毛末端面积一般小于前、中足;位于爪垫边缘处的刚毛较长.研究还发现爪垫上的刚毛均为中空结构,且丽蝇科昆虫的刚毛末端具开口.  相似文献   
32.
垫状卷柏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荆  付凤玲  蒋伟  牟禹  雍太明  李晚忱 《遗传》2010,32(5):498-504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se, TPS)是植物海藻糖合成途径的关键酶, 在旱生卷柏等复苏植物对逆境胁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特有旱生植物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为材料, 采用同源扩增与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了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SpTPS1, cDNA全长3 223 bp, 包括一个2 790 bp的开放阅读框,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模式物种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 催化活性中心保守位点基本一致。酵母功能互补实验证明, 用SpTPS1基因开放阅读框转化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突变(tps1△)酵母菌株, 可恢复在以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上的生长, 说明垫状卷柏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SpTPS1的编码蛋白具有生物活性, 可应用于植物抗逆性的转基因改良。  相似文献   
33.
记述了中国分布的薇盲蝽属Monalocoris5个种,其中包括3新种:黄盾薇盲蝽M.fulviscutellatus sp.nov.、黑黄薇盲蝽M.nigrofiavis sp.nov.、赭胸薇盲蝽M.ochraceus sp.nov.和中国1新纪录种:大岛薇盲蝽M.a-mamianus Yasunaga,2000;以及宽垫盲蝽族6属9种,其中包括1人新纪录属:榕盲蝽属Dioclerus Distant,1910和2个新纪录种:泰榕盲蝽Dioclerus thailandensis Stonedahl,1988、四斑芋盲蝽Ernestinus tetraxtigma Yasunaga,2000。  相似文献   
34.
周群  何斌 《生物物理学报》2009,25(5):361-365
许多昆虫足上有光滑吸附垫,通过二相分泌液粘附到各种表面。为理解这种基于液体的吸附系统的功能,用在螽斯身上绑细线的方法,测量其在不同表面的摩擦力和吸附力,并用高速摄像机观察足垫的构造及吸附和分离的动作,测试足垫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结果表明螽斯的水平摩擦力大于垂直吸附力。足垫与表面接触时向身体方向拖动来增加摩擦力。分离时采用剥离的方法,但剥离方向与刚毛型足垫的相反,是从末梢端翘起分离,达到行动迅速且节省能量的目的。测试结果可用于机器人吸附足掌的仿生设计。  相似文献   
35.
报道了短体科线虫1个新纪录:锐尾短体线虫Pratylechus acuticaudatus,样本采自人连地区玉米根部.其鉴别特征为:雌虫头部深度骨化.2条唇环,口针14.2~16.9um,受精囊不明显,尾呈圆锥形.该种在中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利用温热、红外线、磁场的一种新型QLX-Ⅰ型前列腺治疗仪加增效中西药物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8例,疗效较佳,显效率以上为57.35%。本治疗仪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给前列腺炎患者增添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7.
中国林蛙婚垫的显微结构变化及其与睾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光镜观察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婚垫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并对婚垫内的睾酮(T)和雄激素受体(AR)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结果表明:婚刺的形成是由生发细胞增生、颗粒细胞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所致,其消退是由角质细胞包裹的颗粒细胞小体脱落所致。婚腺发育与婚刺形成同步,在林蛙婚配期间婚腺的分泌活动最旺盛。T和AR在颗粒细胞、生发细胞和婚腺内的分布与婚垫显微结构的变化周期一致,说明婚垫的形成与消退受T调控。婚垫发育的变化剧期与精子发生进程和精巢系数具相关性,即婚垫的形态特征可间接反应精巢的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3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生物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 (Ivan.)配子发生过程中c-kit蛋白特异表达特点和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精子发生过程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成熟精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c-kit蛋白表达,精巢末端还有较粗大的阳性颗粒分布;(2)卵子发生过程中,第1~6阶段卵母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c-kit蛋白特异性表达,但随着卵黄发生的开始逐渐消失;(3)滤泡细胞、输卵管和受精囊的腺细胞中有c-kit蛋白颗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39.
利用质谱引导的自动纯化分离系统对垫状卷柏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化双黄酮类、炔酚类化合物。并利用MS、^(1)H NMR、^(13)C NMR、2D NMR等光波谱分析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得到四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扁柏双黄酮(1)、异柳杉双黄酮(2)、苏铁双黄酮(3)、穗花杉双黄酮(4),七个炔酚类化合物,分别为selaginellin(5)、selaginpulvilin A(6)、selaginpulvilin B(7)、selaginellin O(8)、selaginellin E(9)、selaginellin A(10)、selaginellin B(11)。采用MTT法评价了化合物1~11体外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SCLC)H322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除化合物4和7外,其他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322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和10抑制作用较强,IC_(50)值分别为16.70和9.54μmol/L。  相似文献   
40.
昆虫卓越的爬行和附着能力来源于其精细的功能性黏附系统。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昆虫的黏附系统可分为光滑型黏附垫和刚毛型黏附垫两种类型,二者在分泌液的支持下均能附着于几乎所有的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而且这两种类型的黏附垫与界面的附着的形成均主要依赖于范德华力。本文综述了昆虫足的附着机制,包括光滑型和刚毛型两种黏附垫的结构和其形成附着的机理,以及黏附垫分泌液的功能、组成成分和释放机制,阐明了昆虫如何巧妙地解决稳定附着和快速脱附这一矛盾的问题,讨论了诸如界面的理化性质和环境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昆虫附着的影响,以期帮助人们深入地理解昆虫足的附着机制,并为其在仿生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