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诱发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抗盐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沈银柱  孟庆昌 《遗传学报》1993,20(3):253-261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成熟胚为起始材料,以平阳霉素(PYM)和正定霉素(ZDM)为诱变剂。发现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对药物敏感的在含盐筛选培养基上的存活率高。在诱导培养基内添加一定量的诱变剂可以产生耐盐变异。这种抗性愈伤组织转入与筛选培养基含盐量相同的分化培养基,比较容易产生耐盐再生植株。其M_1、M_2代较亲本系表现株高降低,穗长变短、籽粒饱满度也差;M_1代的结实率仅有5.5%,M_2代恢复到40.9%。利用M_1代和亲本系实生苗叶片,进行脯氨酸含量测定。发现耐盐变异株在无盐的Hoagland溶液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超过亲本系,对盐胁迫不敏感,其耐受力强于对照,具有一定的抗盐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73.
74.
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可以较好地脱附土壤及水溶液中的多环芳烃,以有利于多环芳烃的进一步生物降解或化学降解。研究了鼠李糖脂对多环芳烃增溶及脱附的各种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5.
关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关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研究概况许萍张丕方(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200433)GENERALACCOUNTOFSTUDIESONDEDIFFEREN-TIATIONOFPLANTCELLSXuPingZhangPi-fang(BiologyDepartm...  相似文献   
76.
小麦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及其悬浮系的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侯丙凯陈际江(山东大学生物系,济南250100)宋协志(莱阳农学院,莱阳265200)PLANTREGENERATIONFROMPROTOPLASTSOFDIFFERENTTYPESOFWHEA...  相似文献   
77.
绞股兰的茎段和叶碎片外植体可在合适的激素调节诱导下形成愈伤组织.通过含有不同水平激素的MS培养基对绞股兰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经统计学分析,可以找出对绞股兰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细胞影响显著的激素及其适宜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8.
饱和粘土中的三氯乙烯迁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柱模型以及吸附实验,分析不同NaCl浓度情况下,三氯乙烯(TCE)在蒙脱土和高岭土中的迁移特性.从实验中得到的等温吸附曲线表明,TCE在蒙脱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比在高岭土中的分配系数大3~8倍.由此可认为蒙脱上是一种可用于环境治理的天然材料.  相似文献   
79.
杨东镇  张谨 《蛇志》1996,8(3):4-6
提出一个用于蛇伤的诊断与指导治疗的计算机专家系统,该系统具有诊断和咨询等功能。并着重讨论蛇伤诊断的方法。经试用,整个模型设计合理,可用于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0.
本文应用5’-N-AL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裸鼠皮肤及人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和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呈5’-N强阳性反应,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血管的ALP呈强阳性,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用组化方法将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区别开来.本法能显示呈褐色的毛细淋巴管,特别是呈实性条索状的毛细淋巴管,因而双重染色比HE染色更能客观、准确地显示毛细淋巴管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