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测定了非洲紫罗兰(Saintpaultaionantha)叶片脱分化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和波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发生脱分化的叶片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而RNA含量则高于对照,DNA含量无明显差异。叶片培养的第一天内,发生脱分化的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对照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脱分化过程中,淀粉含量有一个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对照中淀粉含量一直上升。  相似文献   
42.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病理及超微病理技术,对3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皮肤活检标本的病理变化及病毒抗原、免疫复合物进行观察,同时与血清病毒抗原、抗体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在23例EHF患者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检出病毒抗原,部分组织中可同时检出免疫球蛋白及C3,少数组织仅能检出病毒抗原或免疫球蛋白。配对血清小也可检出EHF病毒抗原、抗体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组织及血清免疫复合物形成与血清补体C3水平下降有关,组织内肥大细胞脱颗粒与血清IgE水平升高相关,提示多种变态反应参与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3.
魏良民 《生物技术》1995,5(5):26-29
以海岛棉无菌苗的胚根、下胚轴和子叶作外植体,对这3种器官在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作外植体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生长块、质地好,有芽的分化,进而可再生出植株。胚根效果很差,愈伤组织产生很少而且很易褐化死亡。子叶效果不好,愈伤组织少、生长慢无分化。外源激素中2.4-D与KT配合使用效果好,愈伤组织可以分化。无菌苗生长状态及培养基中非激素成分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相似文献   
44.
He-Ne和CO2激光对茶树花药培养的药裂率和出愈率的影响,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按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的序列:He-Ne:20J/cm^2〉CK〉He-Ne:30J/cm^2〉CO2:35.4J/cm^2。对He-Ne激光照射花药及其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主要表现在弱酶带的变化上,无规律差异。  相似文献   
45.
几种细胞分裂素诱导石竹外植体直接再分化成花芽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MS+2,4-D0.1mg/L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不同浓度的ZT、BA和KT,对石竹的叶片、茎和花等外植体直接再分化成花芽的试验表明:叶片的外植体在有BA时可再分化出只有红色花瓣的不正常花芽;在含ZT的培养基中再分化出具有1~2片叶或无叶的花芽,其花有两性花,雌花和仅单个雌蕊的不正常花,两性花可发育成结籽的果实;KT未能诱导花芽分化。茎外植体,3种CTK都不能诱导出花芽。花等外植体仅在KT3mg/L的培养中再分化出无叶的不正常花芽,ZT和BA的处理均不能诱导出花芽。  相似文献   
46.
几丁质及脱乙酰几丁质的微生物降解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士奎  王汉潜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3):180-183
几丁质及脱乙酰几丁质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王士奎,王汉潜(廊坊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河北廊坊102849)氨基糖(AminoSugar)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多糖(几丁质、肽聚糖、糖蛋白、粘多糖等)形式存在。其中,几丁质作为多数真菌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成份,在自...  相似文献   
47.
软紫草愈伤组织的初步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  张治国  蔡志光  韩献忠  刘骅   《广西植物》1994,14(4):345-348
外植体来源不同的软紫草愈伤组织产生紫草色素的能力各异。60Co-r射线辐照处理后的H2无性系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色素产生均属上乘。改良MS基本培养基添加1毫克/升KT,0.5毫克/升IAA,5%(W/V)蔗糖对愈伤组织培养较为适宜。马铃薯提取液对愈伤组织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8.
青Qian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59附加2,4-D及Kt及1ppm的培养基上继代3年(每月继代1次),仍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在胚性愈伤组织转入1/2改良59并附加ABA1 ppm的分化基上,约3个月左右可分化出大量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分化率达0%以上,经继代3年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倍性十分稳定,其染色体数及核型为2n=24=16m(6sc)+8sm+2B。这一结果与由实生苗根尖压片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9.
对沙打旺的下胚轴、子叶、幼叶组织培养中脱分化细胞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并着重讨论了细胞核的动态变化。脱分化细胞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墙加,嵴明显;多聚核糖体增多;高尔基体增加;质体中积累淀粉。核仁与核内异染色质之间有一个动态过程。此过程暂称“核仁物质喷射“现象。在致有以下:1.核体出现,半嵌在增大的核仁上,核内异染色质沿核膜凝聚;2.异染色质移向核仁,并与核仁接触,核体消失,部分异质进入核仁;3.核仁物质  相似文献   
50.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及其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对5种基因型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表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受基因型,培养基成分,激素,培养条件的影响。适时继代,逐代筛选对胚性保持起重要作用。适当降低培养温度(12±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保存和胚性保持,可以减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所需的物质和工作量。长期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发生能力和植株再生率无显著变化,但正常苗的再生频率显著下降。观察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发现:(1)基因型对不同倍性细胞的比例有明显影响。(2)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二倍体细胞下降,四倍体和非二倍体细胞增多。(3)愈伤组织中出现多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这些结构变异有可能导致非整倍体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