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83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三裂叶豚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蔓延的菊科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的化感作用(Allelopathy)。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的不同部位(挥发物、茎叶、根、根区土壤)的化感活性的研究,发现三裂叶豚草的挥发物和根区土壤对作物无明显的作用;茎叶部分的水浸液对实验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幼根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使根系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根的水浸液对作物的幼芽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对不同的活性组分进行了GC、GC/MS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化感成分可能为α-蒎烯、β-蒎烯、2-冰片烯、里那醇、冰片、4-萜品醇、樟脑、α-萜品醇、马鞭烯酮、橙花叔醇、法尼烯、勺叶桉醇等。由此我们分析三裂叶豚草主要是通过雨水淋溶的方式向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从而对其它植物产生影响,加强自身在自然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2.
用自制的氨基PEG化试剂rIL-2进行化学修饰,研究了试剂浓度,溶液pH,反应时间等与PEca-rIL-2产率及IL-2活性保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获得稳定修饰度的PEG-rIL-2的方法。研究发现,反应时间跟修饰度关系不大;溶液pH对修饰度有一定的影响,中性pH以上反应都可进行;而试剂浓度直接决定修饰度的高低,过量越多,修饰度越高,而生物活性保留也越低;但低度修饰,对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可保留活性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33.
昆虫迁飞行为的参数化Ⅱ.模式与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翟保平  张孝羲 《生态学报》1997,17(2):190-199
对通过昆虫迁飞行为分析得到的迁飞时间参数、高度参数、速度和方向参数等分别以一定的数学形式加以表达。其中,起飞时间以日出日没及晨昏朦影时刻为基准,用天文公式求出;边界层顶与飞行低温阈限所在高度及运行高度上的风速、风向由一维湍能(TKE)模式以E-ε闭合做数值模拟:对飞行力较弱的小型或微小昆虫做随风运行处理,而对大型昆虫则根据其自身的飞行速度和定向方位与其飞行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做矢量运算,求得位移方向和速度。通过我国小地老虎和草地螟标放回收试验结果的检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迁飞行为参数化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以此为基础组建数值模型进行昆虫迁飞轨迹分析,可望进一步提高迁飞性害虫异地预测的水平  相似文献   
34.
小麦根区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麦根区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STUDYONTHEALLELOCHMICALSPRODUCEDBYBACTERIAANDFUNGIINRHIZOSPHEREANDTHEIRBIOACTIVITY马瑞霞刘秀芬袁光林孙思恩MaRuxiaLiuXiu...  相似文献   
35.
二化螟化蛹进度调查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良 《昆虫知识》1995,32(6):323-324
  相似文献   
36.
鱼腥藻HB1017株化能异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葡萄糖和蔗糖为碳源,检测了六株(种)鱼腥藻的化能异养生产能力。其中鱼腥藻HB1017株化能异养生长较快,鱼腥藻HB0株化能异养生长缓慢,其余四种鱼腥藻不能进行化能异养生长。鱼腥藻HB1017株能利用果糖、葡萄糖、蔗糖为底物进行化能异养生长,但生长速率依次递减,差别显著。8磅湿热灭菌的果糖和蔗糖,与过滤灭菌的相比,只能维持低得多的化能异养生长速率。然而,8磅湿热灭菌的葡萄糖能维持比过滤法灭菌的高得  相似文献   
37.
豚草属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2  
豚草属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综述王大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ReviewofAllelopathyResearchofAntbrosiaGenus¥WangDali(RetearchCenterferEc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38.
金代钧   《广西植物》1981,(1):7-11
<正> 自然界中的生命有机体(包括由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与进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组成的自养有机体和由动物、真菌、细菌等组成的异养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包括具有气体和热量资源的近地表大气、太阳能和具有水分及矿物资源的土壤等因素)彼止间进行着连续的能最和物质交换,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这个自然整体叫生态系统(Ecosytens)。自然界中每一部分都是一个自然整体,都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叫自然生态系统,在人工控制下形成的叫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9.
将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悬浮培养于含有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0、2.5、5.0、10.0 mg/L)、50 mmol/L混合盐(1NaCl:9Na2SO4:9NaHCO3:1Na2CO3),以及MWCNTs-COOH+混合盐的复合溶液中,10 d后检测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研究MWCNTs-COOH复合盐碱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性及生态风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WCNTs-COOH单一组诱导下水稻叶片O2·-和H2O2的产生不明显,而混合盐组和混合盐+MWCNTs-COOH复合组均诱导了O2·-和H2O2产物的大量累积。MWCNTs-COOH与混合盐复合后,加剧了O2·-和H2O2的累积,并有明显的浓度效应。活性氧(ROS)作为信号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各处理组部分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的升高;与混合盐组相比,低浓度混合盐+MWCNTs-COOH复合组中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呈一定程度的升高;MWCNTs-COOH与混合盐复合后,抑制了叶片中可溶性糖(SS)和脯氨酸(Pro)的合成,致使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升高对缓解水稻叶片氧化损伤、维持正常的光合电子传递及对过剩光能的热耗散是有益的,是水稻幼苗重要的防御机制。本研究表明MWCNTs-COOH单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水稻叶片的氧化胁迫和应激响应,与混合盐复合后加剧了叶片的氧化胁迫和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40.
《植物生态学报》1958,44(5):575
工业革命以来,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上升等全球变化问题, 正使得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该文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简要地回顾了全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发展简史, 并聚焦海洋暖化、海洋酸化和富营养化与缺氧这三个核心研究方向, 重点阐述了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初级生产的关键过程的影响, 总结了已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前沿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