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7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21.
嗜热栖热菌HB8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提纯和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2.
在痰标本中加入适量的基础保存液,作为在室温下保存痰标本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础保存液对抗酸菌H37Rv株及草分枝杆菌株无抑制作用,但对变形杆菌等痰标本抗酸菌培养中常见的杂菌具杀灭作用。219例临床痰标本的实验结果显示:痰标本用此法处理在室温中保存28天,其阳性检出率不受影响,与未经任何处理的在同样室温中保存的痰标本相比两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方法可使痰标本在室温中保存21天,以保存14天以内为佳。  相似文献   
23.
<正>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G~-)细菌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人和动物非肠道使用可引起机体的发热及其它毒害反应。如果强调其生物毒性,内毒素与其是同义的。LPS亦具有免疫佐剂活性、抗肺瘤活性等。本文就其热原的概念及研究简史,G~-细菌致热作用的本质及热原质、内毒素与LPS之间的关系,LPS的物理化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免疫学特性等有关的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一、热原的概念及研究简史(5—7)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已经发现注射污染的药剂可引起人体的发热反应。1976年Burdon—Sanderson把引起这种发热性的物质称为热原(Pyrogen)。1911年英国Horf等氏发现发热性物质不能用细菌过滤器或普通蒸馏法去除。1925年英国  相似文献   
24.
<正>立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一种蚊媒病毒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本世纪初即发现此病存在于肯尼亚等地的羊群中,1930年Qaubney等首次从绵羊中分离到其病原因子RVF病毒。1975年Van Velden等首次报道RVF病毒可以引起人类严重致死性感染。1977年以前一般认为RVF只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的一些国家,感染人后引起登革热样的发热性疾病。1977—1978年秋冬季节RVF首次在中东埃及出现,并在家畜和人群中引起大流行,造成了大批家畜和数百人死亡。RYF对中东地区的远距离传播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担心RVF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流行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畜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流行区的广泛使用,使RVF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为了防止该病在人群小的传播,很多  相似文献   
25.
高温厌氧条件下纤维素的直接乙醇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出分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菌Clostridium celluloflavus sp.nov.直接发酵纤维素产乙醇的初步研究、发酵于60℃下进仃,其主要产物为乙醇、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文中介绍了间歇发酵的若干特征与影响发酵的因素,1%纤维素发酵至120小时,大约有70%纤维素被分解;乙醇的转化率约为0.36g/g降解纤维素;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到56至61mM。发酵中乙醇与乙酸浓度的比值因发酵时间与其它发酵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6.
热暴露大鼠心肌细胞钙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昊  李文选 《生理学报》1996,48(5):464-468
本文观察了离体成年大鼠心室肌肌质网、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和总钙含是到及原代培养乳腺心肌细胞^46Ca摄取、活性钙调素相对含量、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在不同温度热暴露40min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暴露后,心肌奖浆、肌质网及线粒体中的Ca^2+-ATP酶活发表 所下降,心肌肌质网及线粒体中的总钙含量亦有降低趋势,心肌细胞活性钙调素相对含量显著下降,^46Ca摄取量及胞浆内游离浓度显著升高。提示,  相似文献   
27.
嗜热链球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锦子  行曙光  马杰  张勇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3):138-140
将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在6种固体培养基及7种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良IRIE固体培养基上的溶钙圈大,活菌数最多;在7种液体培养基中亦以改良IRIE的OD值最高,活菌最多,达8×10/ml以上。以此培养基做生长曲线,该菌的平衡期为12~16h。  相似文献   
28.
以菜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蛋白质分子和生物膜在体外热稳定性的变化和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热锻炼可增加细胞的耐热性,并赋予SOD、膜ATP酶和生物膜质子在体外的热稳定性;通过对可溶性蛋白热变性后的浊度分析和用ANS荧光探针探测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发现蛋白热变性的原因是疏水区的暴露和相互轩聚,^35S-Met标记分析和二维电泳谱揭示,热锻炼诱导合成的热激蛋白具有阻止蛋白质热变性和生物膜热破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9.
热激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云标  黄涛 《植物学通报》1995,12(1):1-5,13
热激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费云标,黄涛,舒念红,江勇(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ADVANCESOFMOLECULARBIOLOGYONHEATSHOCKPROTEINS¥FeiYun-biao;HuangTao;ShuNian-...  相似文献   
30.
Na2SO3对热-DTT活化的游离CF1及类囊体膜上CF1-ATPase活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HCO3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a2SO3和NaHCO3的促进作用与它们解除Mg2+的抑制作用有关。从NaHCO3和Na2SO3及它们与Mg2+之间的竞争性关系,表明三者是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上。Na2SO3可明显降低热-DTT活化的游禹CF1-ATPase催化反应的活化能,这可能与促进产物AD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