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2012年9月4日下午笔者在对昆明滇池进行水禽调查时,在滇池北岸的南园拍摄到一只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通过查阅《云南鸟类志》等相关资料发现中杓鹬为云南省鸟类新纪录。观察发现该中杓鹬经常停栖在滇池岸边的砖瓦废墟和湖滨的围栏上,该鸟不甚怕生,人员一般可以接近到距其10余米处。中杓鹬分布于中国大部,在云南省周边多个省份均有分布,9月初在昆明滇池边发现的中杓鹬应该为迁徙过程中途经云南的旅鸟。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部队男性官兵前列腺炎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某高原部队300名男性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官兵的生殖系统、前列腺液等进行相关检查。结果:发现前列腺炎12人,多数为已婚的干部及入伍前有女朋友的战士。约66%官兵了解生殖健康概念及内容,与被调查者的学历、职务、是否来自城市等有关;对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及传播途径了解不够的官兵达20%。结论:部队官兵的生殖健康良好,少数有前列腺炎,最好定期进行生殖系统疾病筛查;部队官兵对生殖健康概念及内容了解尚可,但还应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3.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5):694-698
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调查了广东省国兰虫害种类及其危害,调查结果表明:在广东为害国兰的节肢动物有:半翅目的牡蛎蚧Lepidosaphinae、褐软蜡蚧Coccus hesperidum (Linnaeus)和蚜虫Aphidae、缨翅目的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 corbetti (Priesner)、直翅目的Locustoidea、螽斯Tettigoniidae、鳞翅目的蓑蛾Psychidae以及软体动物蜗牛和蛞蝓等9种(类)有害生物,并对国兰虫害的为害状和发生情况进行了简要描述,以期为国兰虫害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4.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残废的主要原因,神经内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住院费用较高,预后多不理想,经常有反复住院的情况,住院者的心理状态变化较多。本作者采用心理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了回归性曲线的相关性的分析,并符合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因子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家属的照顾与医生的诊疗方法以及患者自身的个人性格都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发病率相对来说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65.
利用70%多菌灵、80%代森锰锌、1.5%多抗霉素、25%粉锈宁、80%乙蒜素四种药剂防治白刺白粉病、锈病和苗期立枯病,结果表明粉锈宁和多抗霉素对白刺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9.3%和99.4%;粉锈宁和乙蒜素对白刺锈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7.6%和97.8%;乙蒜素和多抗霉素对白刺幼苗立枯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6.3%和99.1%。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丽江市古城区一中校园园林植物的调查整理,结果得出丽江市古城区一中校园园林植物名录,并总结出共有44科66属84种。  相似文献   
67.
烟草青枯病劳尔氏菌与拮抗菌对根系分泌物的竞争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枯病病原菌与拮抗菌的营养特性及其对烟草根系分泌物的响应差异,对提高拮抗菌定殖能力、有效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筛选与鉴定贵州烟区青枯病病原菌株及拮抗菌株,通过Biolog表型芯片技术分别检测病原菌与拮抗菌的特征性碳、氮源,利用气质联用(GC-MS)检测烟草主栽品种K326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物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原菌与拮抗菌对其利用能力、利用强度以及共培养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分离、筛选到的病原菌株和拮抗菌株分别为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wacearum)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含量为0.01μg/mL以上的根系分泌物中,12种物质的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果胶>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核糖>蔗糖>苯甲酸>果糖=D-甘露醇>棕榈酸>富马酸,果胶含量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物质;拮抗菌(LX4)对碳源利用能力高于病原菌(Rs)的碳源有阿拉伯糖、木糖和核糖,分别是病原菌利用能力的1.22、1.95和2.17倍;前12 h拮抗菌利用果糖强度高于病原菌,不同碳源共培养24 h后LX4对gfp-Rs(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的青枯病病原菌)抑制率为18.34%(阿拉伯糖)、53.23%(木糖)、63.53%(核糖)和52.09%(果糖)。[结论]拮抗菌对烟草根系分泌物的利用不及病原菌,但在特定碳源条件下拮抗菌能够利用根系分泌物中的某些碳源产生某种拮抗物质抑制病原菌,拮抗菌与病原菌之间同时存在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1991-2010年宁夏水稻病虫害发生特征与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暴发频繁,是威胁宁夏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但对其变化趋势与实际危害损失不清楚.基于宁夏水稻统计数据、稻田覆盖类型遥感数据和水稻产量数据,分析1991年至2010年宁夏水稻病虫害发生特征与经济损失情况.结果表明:1991年到2010年期间,宁夏水稻病害、虫害年均发生面积分别为5.3万hm2和2.0万hm2,其年均防治面积分别为8.4万hm2和1.6万hm2;水稻病害的发生程度下降了23.10%,防治程度上升了77.30%.20年间宁夏水稻虫害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和防治程度均显著增加.防治水稻病害、虫害后,分别挽回稻谷为2.67万吨、0.28万吨,其挽回损失量在20年期间分别增加了55.15%、2775.0%,表明水稻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由于气候变化等诸多因子,导致1991年到2010年宁夏水稻病害、虫害年均造成的实际稻谷损失量分别为0.71万吨与0.13万吨,水稻病害实际损失量在0值附件波动、虫害呈现波动增加趋势,说明水稻病害防控效果好、虫害的防控还有提升的空间.从全区各市县分布来看,水稻病虫害主要分布在宁夏的银北地区.为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损失,应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水稻病虫害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开展区域性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防控新对策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9.
黄秦  林鑫  梁丹 《动物学杂志》2016,51(5):906-906
正2015年6月在湖南省桂东县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54′02″~26°06′59″N,113°37′39″~113°50′08″E,900~2 048 m)发现两种雀形目鸟类,通过查阅文献(郑光美2011,邓学建等2012),确认为湖南首次发现。1灰冠鹟莺Seicercus tephrocephalus2015年6月16日傍晚,在湖南桂东八面山保护区金银铺保护站到主峰之间,海拔1 400 m处的矮林中发现1只小型的莺。该莺体长约11 cm,上体灰绿色而下体黄,黄色的眼圈显著,具黑色的头侧线,顶冠灰色。通过外  相似文献   
70.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华北中东部地区海拔最高的山脉,地形多样,生境复杂,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根据1984~1988年和2013~2015年两个时期野外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比较了近30年泰山繁殖鸟类种类的组成变化。相比20世纪80年代记录的繁殖鸟类13目35科72种,2013~2015年的调查记录到繁殖鸟类11目34科84种,与30年前相比净增长12种繁殖鸟类,其中新增繁殖鸟类记录32种,消失鸟类记录20种。新增种类主要是林地和灌丛鸟类,多为东洋种,消失的种类主要是湿地和农田草地鸟类,多为古北种和广布种。鸟类新增和消失的原因多样,但主要是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改变,同时私自放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丰富泰山地区随时间尺度变化的鸟类本底数据,并为泰山鸟类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