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金矮生苹果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通过测定10年生金矮生苹果(Malus pumila cv. Goldspur)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以确定苹果园节水灌溉适宜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结果表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对土壤水分的变化具有明显不同的阈值反应。土壤含水量(SWC)大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86%范围内,Pn和Tr均保持较高的水平,小于田间持水量的60%~86%后,两者均随土壤湿度的减少而明显下降。维持较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SWC约在田间持水量的50%~71%左右。当SWC小于田间持水量的48%以后,Gs和Ls明显降低,而Ci急剧增加,水分胁迫条件开始直接作用于叶肉细胞,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由气孔限制因素转变为非气孔因素。据此我们认为: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金矮生苹果园节水灌溉适宜的SWC范围大约在田间持水量的50%~71%左右,所允许的土壤水分亏缺程度为田间持水量的48%左右。  相似文献   
72.
石杉碱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1984年以来对石杉碱甲的药理作用、构效关系、合成及其天然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罗列了巳确认的石杉碱甲天然来源,以及从中分离出的其它生物碱;探讨了石碱杉甲的结构特征与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寒潮对香蕉幼苗造成的低温冷害 ,研究脱落酸、多效唑和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期和低温胁迫恢复期香蕉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试验表明 ,叶面喷施适量脱落酸、多效唑和油菜素内酯能够提高低温胁迫期和恢复期香蕉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且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其最适浓度脱落酸为 2 0~ 2 5mg/ L;多效唑为 15~ 30 m g/ L;油菜素内酯为 0 .9~ 1.5m g/ L。  相似文献   
74.
多效唑提高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 ( PP333)影响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用PP333浸种后在水稻培养液中培养 1 0 d的幼苗 ,经 ( 4℃± 0 .5℃ )低温胁迫后 ,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 ,维持较高的 SOD活性 ,提高 CAT、POD活性 ,减缓 MDA的积累。PP333处理使低温下的水稻幼苗维持较高的游离脯氨酸含量 ,延缓幼苗生长 ,使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75.
北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采用通气法测定了北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田间土壤的原位氨挥发。结果表明,与冬小麦施用基肥相比,夏玉米追肥后土壤的氨挥发速率很快升高,但军发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最大氨挥发速率亦低于冬小麦,冬小麦拨节期追肥,氨挥发速率低且呈波动变化,未出现高峰值,从整个生长季节来看,冬小麦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120、240、360kg时的累计挥发量分别为4.4、6.9、13.0、38.4kgN/hm^2,夏玉米为8.4、15.1、20.0、26.1kgN/hm^2。按我国北方冬小麦/夏玉米播种面积1864.4万hm^2计,每年由氨挥发向大气排放的氨素达23.8-120.2万t,其中17.2-96.4万t来自氮肥,相当于氮肥投入的2.1%-9.5%。  相似文献   
76.
数种农药对蚕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内探讨了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恶霜灵和甲霜灵等5种杀菌剂单用或混用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据此,在田间开展了杀菌剂拦种和杀菌剂与杀虫剂混用防治蚕豆根腐病的研究,第1年的结果表明,在11个处理中,三唑酮单独拌和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在0.01ga.i.kg^_1种子的剂量下,使6周龄植株的根腐病指数降低51.5%,成株累计死亡率减少36%,单株种子产量提高21%,每公顷种子产量增加97.6%,其他处理未取得显著防效,第2年开展的三唑酮拌种是防治蚕豆根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杀菌拌种应与其他防治措施综合应用,方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7.
PP333、B9和CCC对脱毒马铃薯试管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MS0为增殖培养基,1/2MS(大量元素减半) 6-BA 0.1 mg*L-1 NAA 0.1 mg*L-1为生根培养基,分别附加不同浓度PP333、B9和CCC,结果表明:20 mg*L-1 B9或20~50 mg*L-1 CCC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兼有促进增殖和复壮的双重效果;0.05~0.5 mg*L-1 PP333及50 ~100 mg*L-1CCC适合于试管苗的保存;而0.05~0.1 mg*L-1 PP333及20~100 mg*L-1CCC有利于根的发生及移栽,其中尤以0.1 mg*L-1 PP333效果最佳,其试管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均为100%,且移栽后缓苗期短,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78.
苦豆碱及顺式氯氰菊酯对莱田蚜虫群落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植物源杀虫剂苦豆碱及顺式氯氰菊酯对菜田蚜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并测定了其对第一优势种菜缢管蚜的杀伤毒力。苦豆碱在 1 %浓度下 ,以药膜法和喷雾法 ,测定其击倒作用 ,KT50 分别为2 9 74和 2 5 38min ;顺式氯氰菊酯在 0 1 %浓度下 ,KT50 分别为 1 73和 0 78min。以点滴法测定此两种杀虫剂对菜缢管蚜的触杀作用 ,LD50 分别为 7 7× 1 0 -4 及 9 2 0 1 μg 头 ,田间以 0 1 %喷雾 ,苦豆碱 1 0d校正防效均可达到 80 % ,而顺式氯氰菊酯仅能达到 30 %。结果显示 ,苦豆碱对菜缢管蚜有极强的毒杀作用 ,同时喷药前后菜田蚜虫群落结构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芽孢杆菌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美洲斑潜Liriomyzasativae蝇幼虫防效较好 ,优于伊维菌素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效 ,可较好地控制美洲斑潜蝇幼虫的危害 ,而Btg,Bti,Bs不宜单独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幼虫。阿维菌素用量为 0 2 7,0 3 6,0 45g (a .i.) 667m2 时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防效第 7d校正防效为 65 %左右 ,施药后第 1 1d校正防效为 85 48%~ 99 0 5 % ,施药后第 1 5d校正防效为 90 94%~ 99 89%。伊维菌素 0 5g (a .i.) 667m2 施药后第 3 ,7,1 1d校正防效分别为 61 67% ,90 5 3 % ,90 93 % ,伊维菌素 0 2 5g(a i ) 667m2 相应防效为 5 7.71 % ,84 68% ,85 83 %。Btg ,Bti,Bs施药后第 3 ,7,1 1d校正防效为 3 3 88%~ 5 5 5 4%。  相似文献   
80.
 以夏玉米(Zea mays L.)(陕单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置于遮雨棚下的模拟土柱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灌溉施肥深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地上与地下部分同化物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灌溉施肥深度分4个处理:表面灌施;20 cm 深度灌水施肥;30 cm 深度灌水施肥和40 cm深度灌水施肥。后3个处理为土表下灌施处理。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土表下灌施抑制了玉米生育早期的地上部分生长,使根系向土壤中下层的分布加强,从而保证了作物中后期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