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4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249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环化腺苷酸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S 1.797)、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AS1.299)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s megatertum AS 1.217)研究了细胞内环化腺苷酸(cAMP)浓度和外源cAMP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在不同碳源中生长时,细胞的生长量随细胞内cAMF’浓度升高而降低。在以葡萄糖作碳源时,细胞内cAMP浓度低,外源cAMP。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cAMP的类似物5'-AMP则无抑制作用。在以乳糖、麦芽糖和甘油分别作碳源时,细胞内cAMP浓度高,外源cAMP对生长无影响。北京捧状杆菌以葡萄糖作碳源时,细胞生长也受外源cAMP的抑制,但cAMP的抑制作用不是专一的,它的作用可用类似物5’-AMP来代替。自身不合cAMP的巨大芽孢杆菌在不同碳原(包括葡萄糖)中生长时,生长不受外源cAMP抑制,也不受5’-Amt’的影响。因此认为,cAMP不是细菌生长的必需物,而是生长调节物,但这种调节物对巨大芽孢杆菌无效。  相似文献   
52.
刘均利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5):523-528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在胃粘膜损伤发生过程中、胃粘膜内非蛋白及蛋白结合的巯基物质含量均无明显降低。虽然半胱胺灌胃(132或264μmol)或皮下注射(132μmol)后均明显抑制消炎痛溃疡的发生,其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75%,但同样具有巯基的半胱氨酸却无保护作用。半胱胺(132μmol)皮下注射可使消炎痛大鼠胃酸分泌抑制46%,而灌胃则无此作用。两种途径给予的半胱胺均不影响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巯基物质似不参与消炎痛的致溃疡过程。半胱胺在此种模型上虽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但似乎不是由于其分子上所带的巯基所致。因此,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模型上没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菜粉蝶幼虫S型生长曲线及其拐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仁国 《昆虫学报》1989,32(3):380-381
菜粉蝶Artogeia rapae(L.)是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国内关于该虫的研究颇多。僵至今尚未见报道其幼虫生长曲线和拐点。本文以衡阳市第一代菜粉蝶幼虫为材料,对其“S”型生长曲线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求得其拐点位于第5龄初期,亦即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 材料与方法 1.试虫 1986年3月自田间甘蓝上采得第一代菜粉蝶卵,置于室内孵化,幼虫用新鲜甘蓝叶单饲。将同一天孵化的幼虫分成两组,分别作为称重和观察历期试虫。供称重用的幼虫,自孵化之日起,每天均在同一时刻称重1次,直至化蛹,计3批112头。  相似文献   
54.
铝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铝的植物毒性。将不同浓度的 AlCl 加入培养液,对幼苗处理30天。10ppm 以上的铝明显抑制水稻幼苗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5.0ppm 以上铝可引起毒害症状。铝对根的毒害作用大于对地上部分的作用。铝主要积累在根部,少部分转移到地上部分。5.0ppm 以上的铝对叶绿体 Hill 反应和光合磷酸化作用以及根线粒体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钙对铝的此种抑制作用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5.
家蝇血淋巴的提取及抗菌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相似文献   
56.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四只大熊猫在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尿中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熊猫胚胎着床前,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较低;胚胎着床后,二种激素的含量显著上升并达到高峰。雌兽妊娠期尿中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可为证实大熊猫系延缓着床型动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大熊猫的妊娠诊断和预测分娩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7.
长耳鸮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耳鸮(Asio otus)是重要的森林益鸟,是鼠类的天敌。1988年和1989年两年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山地阔叶林中对其繁殖习性作了研究,简报如下。 一、数量变化及活动规律 长耳鸮为留鸟。我们在 30公顷和 10公顷的样地中,采用 50×50米的方格法(Holmes and Sturges,1975;Holmes et al.,1979a)对数量的年度变化作了调查。繁殖季节(3—7月),1988年为1.5只/公顷,1989年为2.0只/公顷;非繁殖季节(8—2月)由于样地内繁殖的长耳鸮雏鸟出飞,井活动分散而范围较广,因此数量较低,1988年为0.5只/公顷,1989年为0.75只/公  相似文献   
58.
陈欣  杨岚 《动物学研究》1990,11(3):229-236
本文报道分布于昆明地区的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在禁食和四季夜间能量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糖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在人为禁食条件下黄臀鹎的存活时间仅19小时,死亡时躯脂降低79%,去脂飞翔肌干重降低46%,肝糖降低96%。在夜间黄臀鹎消耗大量的储存脂肪,并以冬季的消耗量最大。肝糖提供的能量极少。在繁殖期和换羽期,储存的飞翔肌蛋白质在夜间大量分解以提供鸟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59.
L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31P核磁共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研究了L_(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和615系鼠胸腺细胞(正常对照细胞)。结果发现在肿瘤晚期阶段,L_(7811)腹水肿瘤细胞的含磷化合物未进入完全不活跃状态。此外,腹水肿瘤细胞的磷脂组成与含量亦有明显改变。因此,~(31)P-NMR谱可做为观察肿瘤细胞内能量生成和某些磷脂合成宏观动态过程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