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0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328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714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688篇
  2011年   694篇
  2010年   722篇
  2009年   710篇
  2008年   909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征稿简则     
《生物数学学报》2010,(2):I0001-I0001
<正>一、《生物数学学报》是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生物数学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农、林、牧、医药、生态以及其他有关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论文以及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发展的研究报告及研究简报等.它的任务是推动我国的生物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反映生物数学的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是国内外本学科范围的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假设感染的食饵有恢复率和对捕食者有收获,研究了一个对部分食饵和全部捕食者具有寄生虫病感染的捕食模型.用定性理论证明了边界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结论表明恢复率和收获率对正平衡点的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生命科学》2010,(2):F0004-F0004
<正>1投稿范围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药物学与药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林学、农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科学、畜牧兽医学与水产学、生理学与病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学科等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领域。只刊登综述与评述类文章。  相似文献   
994.
何艳  刘静 《生命科学》2010,(5):411-415
细胞衰老是细胞脱离细胞周期并不可逆地丧失增殖能力后进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虽然基本代谢过程仍然能够维持,但丧失合成DNA及增殖能力。细胞衰老具有复制衰老、癌基因诱导的衰老及加速衰老等类型。衰老细胞具有细胞体积大而扁平、细胞停止分裂及SA-β-gal反应阳性等明显特性,复制衰老还具有端粒缩短到无法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特征。目前已知,p53-p21和p16-pRB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细胞衰老对肿瘤的形成起着天然的屏障作用。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和通过胞外刺激或化学治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衰老样生长停滞,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5.
以BG11为基本培养液,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NaNO3(37.5~1 875.0 mg·L-1)对微藻P9(Klebsormidium sp. )、TH6(Oedocladium sp. )和CF5(Stigonema sp. )生长及总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整(减少或增加)培养液中NaNO3的质量浓度,对3种微藻的生长量及总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均有一定的影响;NaNO3的质量浓度较低(37.5或75.0 mg·L-1),3种微藻的鲜质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逐渐增加然后略有降低的趋势;而在NaNO3质量浓度为150.0~1 875.0 mg·L-1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培养时间(18~33 d)内,3种微藻的鲜质量均逐渐增加;总体上看,3种微藻的生长量随NaNO3质量浓度的提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仅在含1 875.0 mg·L-1 NaNO3的培养液中3种微藻的生长量高于对照(1 500.0 mg·L-1NaNO3).在含375.0 mg·L-1NaNO3的培养液中培养33 d,微藻 P9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25.39%),是对照的 1.79 倍,软脂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的相对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50、2.72、2.24和2.08倍;在含37.5 mg·L-1 NaNO3的培养液中培养33 d,微藻TH6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20.69%),是对照的 1.89倍,软脂酸、亚油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37、1.79和1.92倍;不同处理组间微藻CF5的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有一定差异,但随着NaNO3质量浓度的提高变化趋势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培养液中的NaNO3浓度对微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种类微藻适宜的NaNO3浓度有一定的差异.综合考虑生长量和总脂肪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等因素,确定适宜于微藻P9、TH6和CF5培养的NaNO3质量浓度分别为375.0、37.5和150.0 mg·L-1.  相似文献   
996.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组学"时期新兴的一门学科,也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通过全面、定量检测生物样本中多种类型小分子化合物,来了解在内在和外界因素作用下生物体内源性物质的变化及规律,特别适合于临床上研究机体因受到遗传、生长、生理、环境因素和异物、病源等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借助于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够描述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机体代谢机能的状态和变化,为临床疾病的诊断、病理机制的探索、新治疗靶点的发现等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还可以揭示外界干扰因素(药物/毒物、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对机体的影响,为药效评价和疾病病因的筛查提供基础数据。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展现了鼓舞人心的应用前景。该文分别就代谢组学在描述疾病发展状态、研究疾病诊断方法、探索疾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药效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  相似文献   
997.
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筛选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产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获得优化培养基。方法:通过从山东文登某加油站附近长期污染富含油质的土壤中逐步采用富集培养基和平板筛选培养基分离筛选菌株并进行优化培养寻找最优生长培养和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条件。结果:筛选出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12株,分别命名为BSF1#-BSF12#,从中筛选出1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SF8#,优化培养结果表明BSF8#的最佳生长pH在7.5左右,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BSF8#培养基中最佳NaCl浓度为2g/L。BSF8#菌株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最初的48.29mN/m降到27.79 mN/m,上层乳化状发酵液的排油圈最大直径超过7.5cm,并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生物表面活性剂为1个糖肽类化合物。结论:BSF8#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突出,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8.
免疫受损 动物的免疫系统由于疾病、应激、药物、营养不良或基因修饰而受损。 体外 ‘Invitro’拉丁文字面意思为“在玻璃中”,指发生在有生命的机体以外的生物或生物化学过程。体外实验指在试管或培养皿中而非在有生命的动物或由机体内进行的实验。 体内 ‘Invitro’拉丁文字面意思为“在玻璃中”,指在有生命的有机体内发生的生物或生物化学过程。体内实验指在整个活体动物或生物体内进行的实验。 等基因 等基因动物有相同的遗传背景,是经过多次传代得到。比如,由C57BL/6J传代得到的所有小鼠有几乎相同的基因组,因此称其为等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999.
从新疆塔里木河边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BIT-TLM1,该菌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在150 r/min、40℃的条件下培养20 h,发酵液的表、界面张力分别降至29.29和0.61 mN/m。以菌株BIT-TLM1为原始菌株,对该菌进行紫外线诱变,选育出1株高产表面活性剂的诱变菌株UV-10,其产生表面活性剂的量达到0.309 7 g/g菌体,比原始菌株提高了9.22%,UV-10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UV-10产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培养条件: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NH4Cl、pH8.0和2%的盐度。  相似文献   
1000.
近日,日本群马大学研发成功能使癌细胞发出可视红光的有机铱络合物——EL。在特殊光线的照射下,EL在与空气相同的氧气浓度约20%的环境下不会发光,当氧浓度低于10%时则会发光。癌细胞因扩散速度快而经常处于低氧状态,癌细胞在EL作用下会发出红光。在作胃肠检查时,从内视镜的前端喷射EL,在被消化道吸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