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用于冠状动脉支架内成像质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按照支架厚度及直径分成四组。采用宝石能谱CT对冠状动脉成像及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宝石能谱CT的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得出宝石能谱CT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成像质量评估的价值。结果:宝石能谱CT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6%,阴性预测值为100%。直径≥3 mm的支架内成像质量优于直径3 mm的支架。但支架直径和厚度对宝石能谱CT支架内成像质量的可评估率没有差异。结论:宝石能谱CT均能提供优秀的冠状动脉支架内成像质量,采用宝石能谱CT替代冠状动脉造影术可对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影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3):I0002-I0003
来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写,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请附上较英文摘要更为详细的中文摘要。用中文撰写的论文,应附较中文摘要更为详细的英文摘要,格式严格遵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撰写。投稿前请登陆本刊网站下载《投稿承诺书》,按照文章署名顺序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确保论文未一稿两投。凡查出并证实存在侵权或泄密行为的稿件,将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作者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稿件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  相似文献   
9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5):I0001-I000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以刊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主办、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23-1544/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273,半月刊,铜版纸印刷,彩图,邮发代号:14-12,定价:30.00元/期,全年定价:720.00元/24期。  相似文献   
94.
为了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胎盘植入介入治疗中的诊断作用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30例于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分析患者胎盘植入介入治疗前后的MRI检查结果。结果显示,粘连性胎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5%和90.2%,植入性胎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5%和87.7%,穿透性胎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100%。最好的预测胎盘植入的MRI特征是在T2W磁共振成像(T2W-MRI)序列上存在暗色的胎盘内条带。介入治疗1年后复查时,发现患者子宫恢复为正常大小,宫腔内的胎盘组织基本消失,宫壁与植入胎盘融合、宫腔内膜线和子宫结合带的信号完整。综上结果,说明MRI可作为检测胎盘植入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工具,并且能够显示胎盘植入部位及子宫肌层受侵程度,可用于评价胎盘植入介入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
2型糖尿病可能加重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并增加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颈动脉斑块特征的急性中风亚型鲜有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MRI确定的急性脑梗死病变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颈内动脉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非2型糖尿病组,分别行颈动脉和脑部MRI扫描,测定同侧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和特征,以及颅内和颅外颈动脉狭窄。基于中风亚型和急性脑梗塞病变模式对患者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型IV-VI病变的患病率更高,斑块负荷更大,以及富脂质坏死核(LRNC)更大。在有症状的颈动脉LRNC患者中,与非2型糖尿病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颈内动脉区出现较多的伴有大穿孔动脉梗塞形态和较大的急性脑梗塞。LRNC%>23.5%的颈动脉斑块是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塞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特征的量化,尤其是MRI诊断的富脂质坏死核对中风风险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由于多光子显微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低损伤性、可对活体长时间成像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并且在多种疾病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脑部疾病的研究中,利用多光子成像技术可实现对复杂神经网络的研究,包括对脑部神经细胞、血管、肿瘤等进行实时成像并研究各自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进一步揭示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指导检测治疗方法的开发.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光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总结了其在阿尔茨海默病、脑中风、脑肿瘤等多种脑部疾病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利用多光子成像技术在脑部疾病研究中所获得的成果,并对多光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预期其在脑部疾病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以四氧化三铁为代表的医用磁性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能、表面易功能化、良好的生物学相容性等特点,在纳米医学相关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近年来它作为可介导外场的智能材料,在材料设计和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鉴于此,本文围绕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着重介绍近年来其在磁共振影像探针、磁热和磁力效应的生物医学应用、诊疗一体化以及纳米酶催化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我们提出一种高动态光学血管造影成像(HDOA)方法来实现活体生物样本血管造影成像.该方法通过设置高动态范围曝光时间,依据动态积分效应和吸收效应以实现高动态积分时间调制.通过该方法,不仅能够同时获得各级血管清晰的造影图像,还能消除样品厚度不均、吸收系数不同对成像造成的影响.论文以仿体和活体金鱼为样品,通过实验验证了HDOA方法根据动态积分调制效应和吸收效应,能有效实现各级血管同时成像.  相似文献   
99.
100.
传统光声成像外源对比剂的光吸收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传统近红外区(NIR,750~900 nm),开发具有更高光学组织穿透能力的近红外二区(NIR-Ⅱ,1 000~1 700 nm)光吸收外源对比剂对活体深层组织光声成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作者选取了光吸收峰在1 000 nm左右的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为近红外二区光学吸收外源对比剂,测试了其在近红外二区激光激发下能够产生较强的光声效应。进一步地,作者通过将该纳米材料包埋在仿体组织的不同深度的位置,获得了仿体组织的深层光声成像,成像深度可达1.5 cm。试验结果表明,具有近红外二区光吸收能力的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在活体深层组织光声成像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