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蔓茎堇菜总黄酮提取工艺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采用热水浸提法、甲醇浸提法和乙醇浸提法来提取蔓茎堇菜样品的总黄酮,并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5nm处测定各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甲醇浸提法和乙醇浸提法显著优于热水浸提法,而用70%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蔓茎堇菜工业化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甘草的辐射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83.
探讨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 zinate,DG)对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 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连续给予ICR小鼠各保肝药的临床等效量7天后,再以Con A造成小鼠肝损伤。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药物代谢物与转氨酶异常大鼠血清共孵育,检测DG对转氨酶活性的直接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凋亡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DG的保肝机制。结果显示,58. 5 mg/kg DG能够改善Con A所致小鼠肝脏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而对AST、ALT的活性没有直接抑制作用;并且DG可以抑制肝细胞凋亡(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以及BAX/BCL-2的表达)和炎性反应(降低TGF-β1、COX-2、IL-6、TNF-α和IFN-γ等炎性因子水平)。综上所述,DG可改善Con 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4.
人工海水环境中互花米草总黄酮等生理成分与盐浓度的相关性研究杨晓梅钦佩谢民徐国万(南京大学生物系,210093)ACorrelationResearchBetweenPhysiologicalCompositionsofSpartinaAlterni...  相似文献   
85.
鄂西产三种野生葛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西产三种野生葛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李石生刘欣邓京振赵守训(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38)Determinationoftotalflavonoidin3wildspeciesofPuerariafromWestHub...  相似文献   
86.
目的:从肉苁蓉中提取并测定总黄酮含量,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nm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C=9.33%,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回流时间2h、回流温度70℃。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总黄酮含量准确度较高,方法简单,是切实可行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7.
黄中强  付聪 《生物技术》2024,(2):179-187
[目的]探究光甘草定抗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实验考证光甘草定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抑制作用;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获得与光甘草定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靶点;以“Luminal-A”和“Basal-like breast cancer”为关键词从Gene Cards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中进行富集分析,并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潜在核心基因。利用GEPIA2、UALCAN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验证核心基因的表达,获取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泛癌性。[结果]共筛得光甘草定相关靶点286个,Luminal-A相关靶点4 285个,Basal-like相关靶点944个。光甘草定主要通过调节癌症的途径、BC通路以及PI3K-Akt通路等116条通路(P<0.05)。10个核心基因中仅MAPK1在数据库间的表达趋势不一致,且高表达的HSP90AA1与BC生存和预后不良显著正相关,并在多种肿瘤中显著高表达。[结论]光...  相似文献   
88.
目前桑黄市场产品趋向多样化,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省份颁布了桑黄质量标准或炮制标准,对桑黄产品质量控制起到了较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由于尚无国家级桑黄质量控制标准,各省桑黄质控评价指标和测定方法存在差异,不利于桑黄品质的横向比较和市场监管。此外,各省级桑黄标准中未对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限定。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定长白山地区3种桑黄类真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建立并优化“一提多测”方法优化提取工艺,高效测定桑黄中多糖、总黄酮、总酚、三萜和甾醇多指标性物质含量;对目前省级标准中NaNO2-Al(NO3)3-NaOH法与AlCl3法两种桑黄总黄酮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择优选之。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铅、镉、砷、汞和铜含量。结果显示,所用测定方法准确且满足方法学验证需求;总黄酮含量测定选择方法稳定性更好的AlCl3法;人工...  相似文献   
89.
张志政  马淼  张旭龙 《生态学报》2017,37(15):5137-5145
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深松对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乌拉尔甘草人工种植地土壤耕作措施优化和土壤环境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未深松(常规耕作)处理相比,深松处理对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0—20 cm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20—40 cm耕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60.8%、65.3%、48.9%和86.8%;明显增加了0—20 cm和20—40 cm耕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P0.05),3种类型的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出上层大于下层,深松大于未深松的变化趋势。在156 h的微生物温育期内,深松处理下不同土层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显著高于未深松处理,并显著提高了AWCD的利用率(72 h,P0.05),较未深松分别提高了35.5%和130.8%。与未深松处理相比,深松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H、S、D)。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深松优化了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聚合物、羧酸类化合物、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是深松处理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总而言之,深松处理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深松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改善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因此,深松对乌拉尔甘草人工种植地土壤质量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0.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7号'('South China 7')、'华南9号'('South China 9')和'华南205号'('South China 205')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种植后90、120、150、180和210 d的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供试3个品种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种植后时间延长,3个品种嫩茎叶中的氢氰酸和总黄酮含量变化均呈波动趋势,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和210 d显著降低(分别为347843和320507 mg·kg-1),'华南9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 d最低(313643 mg·kg-1),'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210 d最低(75103 mg·kg-1);'华南7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在种植后120 d最高(分别为1963%和1917%),而'华南9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则在种植后210 d最高(1801%).不同生长期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符合相关动物饲料的标准,而总磷含量均较低.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钙含量在种植后15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5273%、7687%、23077%、7157%和1660%,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6823%)相对较低;'华南9号'嫩茎叶的上述5种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8050%、6990%、21557%、8467%和1493%,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4723%)相对较低;'华南205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4273%、7080%和7633%,其粗纤维(18470%)、无氮浸出物(32037%)和总钙(1323%)含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华南7号'、'华南9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时间分别为种植后150、120和1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