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9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69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四川省部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血清中和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中和试验对四川黄牛、水牛、奶牛、牦牛共243份血清进行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的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水牛阳性率较高,达50.0%(21/42),其次为牦牛,达37.5%(15/40),奶牛达26.6%(38/143),黄牛最低,为22.2%(4/18).表明该病有蔓延和扩大的趋势,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82.
贾鹭 《植物杂志》2009,(12):88-88
高中生物教学涉及探究性学习与实验,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探究玉米的喇叭口施肥法”的实践活动,便是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983.
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严重低温冷害及种植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赵俊芳  杨晓光  刘志娟 《生态学报》2009,29(12):6544-6551
以我国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东北三省为例,利用1961~2007年78个气象站的资料,结合玉米生长季温度距平冷害指标,分析了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严重低温冷害及种植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暖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东北三省各地区春玉米严重冷害受害程度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但由于不同地方温度波动幅度较大,区域性的严重冷害发生频率也随之加大;就平均发生频率空间分布而言,1961~2007年严重冷害的平均发生频率表现为东北部高于西南部,最大值出现在黑龙江北部(38%),最低值在辽宁南部(4%).(2)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熟性玉米品种可种植界线明显北移东延,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中、晚熟品种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3)随着不同熟性玉米品种种植区域北移东延,严重低温冷害出现频率明显增加,种植风险也在增大.  相似文献   
984.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高产田和中产田两种地力水平下,利用15N标记法研究了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分配率、利用率和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田适量施氮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过量施氮没有表现出进一步增产效果,其氮肥利用率较低(29 04%).中产田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提高,但氮素利用率却降低.各个器官15N积累量依次为籽粒>叶片>茎>根>叶鞘>穗轴.在高产田,当施氮量超过300kg·hm-2时,玉米籽粒和叶片中积累15N有所下降,而茎和根中积累15N的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中产田,随着施N量的增加,籽粒和穗轴积累15N量均相应增加.高产田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以及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均是施氮300kg·hm-2时最大,施氮450 kg·hm-2则抑制了其活性的增强,而中产田的各个酶活性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85.
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实行了新的“申请代码”,使其能够体现科学基金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基础研究状况,同时也体现基金资助项目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的思想。本文对申请代码的修订、2008年度微生物学学科申请与资助项目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科研人员在2009年及今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玉米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ZmLRRPK1的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亮氨酸重复区的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s)在植物对多种信号的响应中发挥作用。应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在玉米中克隆了一个LRR-RLKs类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ZmLRRPK1(GenBank接受号为EU873320)。推断的ZmLRRPK1蛋白含有59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6kDa,等电点pI为5.42,具有典型的LRR-RLKs结构域。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ABA、甘露醇和氯化钠的诱导下,ZmLRRPK1在玉米胚芽鞘中表达并在24 h内保持较高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987.
《生物磁学》2009,(18):3434-3434
《中华常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病进展(电子版)》杂志是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音[2006]817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华常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病进展(电子版)》杂志出版(ISSN 1674—0785 CN 11-9147/R)。  相似文献   
988.
张渊智  盛剑秋  张宏  陈彪  李世荣 《生物磁学》2009,(15):2854-2857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方法:通过随访14个HNPCC家系中222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与非携带者,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种系突变携带者在不同年龄点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及两种基因种系突变累积患癌风险的差异。结果: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肿瘤发生率为63.8%(60/94),非突变携带者肿瘤发生率为0.8%(1/128),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为非突变携带者的317.6倍;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大,在60岁时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等的平均累积风险度分别为92.4%、81.3%、29.6%,40岁以前发生胃癌的平均风险度较低(6.1%);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等累积风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为HNPCC家系中患癌高危人群,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最常发生恶性肿瘤的部位为胃和结直肠;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9.
盐胁迫对玉米叶片叶肉细胞生物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NaCl胁迫对玉米叶肉细胞生物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NaCl胁迫破坏了玉米叶片叶肉细胞生物膜的正常结构,50 mmol·L-1 NaCl处理胁迫下,玉米叶肉细胞核膜,线粒体膜,细胞膜,叶绿体膜,液泡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膨胀,间质片层空间增大,片层紊乱。100 mmol·L-1 NaCl处理胁迫下,质膜,液泡膜,线粒体,叶绿体都受到严重的破坏。细胞质膜破坏,破损的叶绿体充斥在细胞间隙中;叶绿体外膜破坏,甚至解体消失,叶肉细胞中充满膜结构,基粒排列方向改变,垛叠层数减少,基粒和基质片层界限模糊不清,有的基粒解体消失,甚至叶绿体完全解体;核膜破坏、解体,核中的染色质高度凝缩;线粒体的数量增多,线粒体膜破坏,脊的数量减少,甚至整个线粒体破损解体;液泡膜破坏;由于各种生物膜的破坏,使细胞内充满许多囊状小泡、多泡体或斑层小体;叶肉细胞发生严重的质壁分离,严重时发生细胞壁断裂;甚至整个细胞溶解。  相似文献   
990.
患者男,18岁,以双侧面颊污秽样皮损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经常不洗脸双侧面颊起较多粟粒至绿豆大黄褐色结痂,皮损发生后患者因害怕,拒绝擦洗面部,痂皮逐渐增厚,融合扩大成不规则斑块。患者自发病以来,除面部有绷紧感外,无其他不适。家庭其他成员未发现类似情况。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