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渊智  盛剑秋  张宏  陈彪  李世荣 《生物磁学》2009,(15):2854-2857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方法:通过随访14个HNPCC家系中222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与非携带者,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种系突变携带者在不同年龄点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及两种基因种系突变累积患癌风险的差异。结果: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肿瘤发生率为63.8%(60/94),非突变携带者肿瘤发生率为0.8%(1/128),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为非突变携带者的317.6倍;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大,在60岁时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等的平均累积风险度分别为92.4%、81.3%、29.6%,40岁以前发生胃癌的平均风险度较低(6.1%);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等累积风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为HNPCC家系中患癌高危人群,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最常发生恶性肿瘤的部位为胃和结直肠;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11月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174例,根据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排除深部真菌组、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检测各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分析比较深部真菌感染组和非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153.4±37.0)pg/mL,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54.6±8.6)pg/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3.4,P<0.01);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以20 pg/mL为诊断阈值,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1%、87.5%、61.9%、52.1%、91.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拟诊病例,3组间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明显高于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以20 pg/mL为诊断阈值,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1%、87.5%、61.9%、52.1%、91.2%,可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最佳诊断阈值。  相似文献   
3.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信号转导进行的关键信号酶,在生长因子调控细胞生长、发育与功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分类、结构与功能及其部分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爱贝芙在修复面部凹陷中的疗效.方法:根据凹陷程度估计爱贝芙用量,然后在面部凹陷部位的真皮网状层或真皮与皮下脂肪交界平面注射爱贝芙,轻压、按摩平整,而后局部用胶布固定三天.结果:爱贝芙能明显修复眼睑沟、鼻梁、鼻翼塌陷及先天的软组织凹陷,患者满意,对凹陷瘢痕虽能矫正凹陷,但无法改变瘢痕已有的色素改变,对唇的效果较差.结论:爱贝芙可以用来修复面部大部分软组织凹陷,且痛苦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射频技术联合电针除皱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美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皮肤松弛或皱纹明显的面部老化者,分别或联合应用射频除皱术和微针电子除皱术进行治疗.射频除皱采用深圳GSD公司GP699A型射频皮肤治疗仪.能量密度50~100J/cm2,频率2M-8M,6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10天;电针除皱采用英国ERP Face Magic电子美容除皱仪,电流强度1.0mA~20.0mA,每次30分钟,疗程及间隔时间同射频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先行射频除皱治疗,五天后再进行电针除皱,疗程及间隔时间同上.结果:178例面部皮肤老化者,行单纯射频除皱58例,单纯电针除皱49例,二者联合治疗71例.其中射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半年有效维持率49%;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78%,半年有效维持率42%;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半年有效维持率72%,显著高于任何单一治疗组.结论:射频技术联合电针除皱即能改善面部浅表皱纹又能收缩面部肌肉促进其紧缩,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疗效持久的特点,是面部年轻化美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皮肤受损后不同时间点伤口液和皮肤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含量变化,同时验证SDF-1受体CXCR4在表皮组织内的分布.方法:分别在伤后即刻、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60小时、72小时、96小时留取Ⅱ°烧伤患者的大疱液,用ELISA法检测伤口液中SDF-1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伤后1天、3天、7天创缘表皮内SDF-1的表达水平和其受体CXCR4在表皮组织上的分布.结果:用ELLSA法检测发现在受伤后几小时内大疱液中SDF-1的含量开始升高,1天后达到最高水平,伤后的3天SDF-1分泌量逐渐下降,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创缘表皮层和真皮层上有散在的SDF-1分泌,且分泌量随创面愈合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表皮细胞表达有CXCR4,且越靠近表皮基底层细胞膜的阳性越强.结论:SDF-1在皮肤损伤后表达量的增多可能对皮肤组织创伤修复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激光亚专业委员会和瘢痕亚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激光美容与瘢痕修复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4月5日-4月7日在长沙举行。本次会议为全国激光美容、瘢痕修复及相关微创美容领域的学术盛会!主要内容:激光美容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激光光子及射频美容技术;激光美容与面部年轻化整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编码人Ⅰ类乙醇脱氢酶基因,并探讨Ⅰ类乙醇脱氢酶(ADH)在乙醇的肝代谢中的作用。方法:从胎儿肝,肾提取的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cDNA并克隆至pGEM-T载体。cDNA序列用Kpn I和Pst I酶切鉴定,并检测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活性。通过吸光法检测酶的活性。结果:成功克隆了人Ⅰ类乙醇脱氢酶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稳定表达。经检测其酶活性分别为0.81~1.31U/mg、0.09~0.15U/mg和0.76~1.11U/mg。结论:cDNA克隆成功,并发现其与肝脏中分离的酶具有相似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发病率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有报道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IA的发病率为2%~26%,  相似文献   
10.
散发性大肠癌组织及粪便脱落细胞p53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肠癌组织及粪便脱落细胞中 p5 3蛋白表达对大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采用 S- P法对 38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中的 30例患者的粪便脱落细胞 p5 3蛋白进行检测。大肠癌组织中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9.47% (15 / 38) ,p5 3蛋白阳性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 (P>0 .0 5 )。粪便脱落细胞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6 .6 7%(11/ 30 ) ,脱落细胞与相应患者的癌组织中的 p5 3表达一致率为 83.33% (2 5 / 30 )。表明粪便中脱落细胞 p5 3蛋白的表达忠实反映了相应癌组织的 p5 3突变情况 ,对其检测有望成为大肠癌诊断及筛查的无创分子途径。同时表明粪便中脱落细胞核保持了肿瘤抗原决定簇的主要结构及生物特征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是可行的 ,为进行脱落细胞核其它肿瘤标志物或其它生物研究奠定了可行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