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种子对西南芽菜种子萌发特性的结果表明,西南芽菜种子为休眠型种子,其最适合萌发温度为20℃。光照促进种子的萌发,但影响并不显著。低浓度(10mg·L-1)6-BA促进西南芽菜种子萌发,而高浓度(50mg·L-1)的则抑制其萌发,不同浓度和浸种时间的赤霉素(GA)和IAA均促进种子萌发,GA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2.
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獐春夏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生境与动物个体密切相关,生境中元素的不同影响着动物个体对不同生境的选择。2018年5-7月和2019年3-4月在吉林省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Hydropotes inermis)的春夏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利用样方104个(春季53个,夏季51个),对照样方85个(春季46个,夏季39个)。利用卡方检验对植被类型、优势植物、坡位、坡向4种非数值型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对这4种环境因子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偏好选择以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为优势植物,位于中坡位,坡向为阳坡的草地生境活动。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海拔、人为干扰距离、水源距离、草本覆盖度、优势草本高度、隐蔽级、坡度7种数值型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均偏好选择隐蔽级较高(春季30.189±14.609,夏季62.745±29.737)、优势草本高度较高(春季87.359±16.190,84.510±29.618)、坡度较缓的生境(春季14.245±3.721,13.333±5.260)活动。此外,资源选择函数模型对的春季和夏季的生境选择预测正确率均大于90%,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的生境选择。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较小,适宜性栖息地面积较少,应加强对其种群及适宜性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3.
本文研究紫红牙菜7个酮类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聚酰胺等柱色谱法、重结晶进行分离,NMR、紫外、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以常用抗氧化剂Vc和BHT为阳性对照,通过DPPH·法测定紫红牙菜口山酮成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单体IC50。得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7个单体化合物的清除能力与浓度呈量效关系;由IC50得出1,3,7,8-四羟基酮、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2-D-吡喃葡萄糖基-1,3,6,7-四羟基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Vc;其他单体的抗氧化能力都低于Vc和BHT。说明1,3,7,8-四羟基酮、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2-D-吡喃葡萄糖基-1,3,6,7-四羟基酮具有很强抗氧化活性,均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以天津滨海湿地3种典型群落即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碱蓬(Suaeda glauca)群落和毛(Aeluropus sinensis)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各群落不同深度土壤的盐度、容重、p H值、有机碳密度及土壤氮等生态特征,结果表明:3种群落0~30 cm土壤盐度依次为毛群落>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容重依次为毛群落>碱蓬群落>芦苇群落;p H值依次为碱蓬群落>毛群落>芦苇群落。3种群落土壤0~30 cm的有机碳密度,以芦苇群落为最高(7.06 kg·m-2),毛群落次之(6.38 kg·m-2),碱蓬群落最低(5.70 kg·m-2)。各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均以表层为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密度呈下降趋势。3种群落0~30 cm土壤中总氮含量以芦苇群落最高,毛群落最低;NO-3-N含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毛群落,而NH+4-N含量是:芦苇群落>碱蓬群落>毛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总氮与容重及p H值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密度、总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硝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它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牙菜亚族(subtribe Swertiinae)是龙胆科(Gentianaceae)中分类处理较困难的一个亚族。为探讨该亚族各属之间和属内的系统关系,选取了该亚族86种及变种,采用ML和BI方法对样本的叶绿体基因mat K和rbc L片段进行分析,构建了该亚族的系统发育树,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算法(MCMC)的分子序列贝叶斯分析推算了该亚族的关键演化时间点。结果显示:①龙胆亚族和牙菜亚族各自为单系,且互为姐妹类群;②牙菜属、假龙胆属、肋柱花属和喉毛花属均不是单系群,各属的种在系统发育树上互有交叉,特别是牙菜属的多个种分别聚到不同的支上,与其它属是并系关系;③牙菜亚族49个种在约4 Ma开始形成;④分子数据支持何廷农分类系统对于牙菜亚属和多枝亚属的属间划分,部分支持多枝亚属下多枝组和宽丝组的划分;⑤异型花属、牙菜属、假龙胆属、喉毛花和肋柱花属的属间分类以及牙菜属肉根亚属密花组的系统位置仍需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96.
详细比较藏药"藏茵陈"基原植物川西牙菜及其混淆品(代用品)抱茎牙菜、紫红牙菜、四数牙菜、红直牙菜、大籽牙菜、狭叶牙菜和椭圆叶花锚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化学成分,澄清了这一类群在分类上的混乱,发现川西牙菜与紫红牙菜在习性,花部特征,种子形态和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相似性最高,印证了核基因ITS序列的结果。同时分析"藏茵陈"混淆的原因是多种来源和形态相似性造成的,讨论了"藏茵陈"鉴定的方法。通过对牙菜属系统关系的分析,提出紫红牙菜作为川西牙菜替代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采用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种子,研究3种处理对川西牙菜种子萌发能力影响的结果表明:超声波超声20-40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35min的效果较好,种子发芽提前1-2d;浓度为1000-2000mg·L^-1的赤霉素(GA3)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500mg·L^-1GA3浸种24h的效果较好;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处理对种子发芽有协同效应,其中以超声35min和赤霉素浓度为1250-1500mg·L^-1浸种22h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8.
獐不同组织材料DNA提取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珉  张恩迪 《四川动物》2006,25(3):481-484
根据野外采集的肌肉、皮张、毛发、血迹、骨骼和粪便等不同样本的特点采用相适合的DNA提取方法,并对肌肉、皮张、毛发、骨骼的提取进行了改进,通过对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基因PCR扩增反应以及测序结果证实,这几种DNA抽提方法及相应改进的可靠性,并可以提高野外非损伤性取材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李鹂  黄衡宇 《植物研究》2006,26(4):452-460
报道了川东牙菜(Swertia davidii Franch.)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异型起源,属于腺质型绒毡层,药室内具有的退化绒毡层核是早期该层细胞有丝分裂凸入药室中央并原位退化形成的;中层细胞3层;药室内壁退化;花药壁表皮宿存,细胞柱状伸长,纤维状加厚。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主要为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型,少数为“T”形和十字交叉形;成熟花粉为2-细胞类型。  相似文献   
100.
毛是江苏沿海滩涂分布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盐渍土指示植物,具有很强的抗盐、抗旱能力。毛也是极具潜力的、可贵的抗性基因库的重要物种。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