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
二叶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叶牙菜(Swertia bifolia Batal.)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5种口山酮和2种甾醇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Ⅰ)、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Ⅱ)、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Ⅲ)、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Ⅳ)、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  相似文献   
52.
重要藏药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比较了温度、生长素(赤霉素GA3)和储藏条件对川西牙菜(SwertiamussotiiFranch)高海拔野生自然种群和低海拔栽培后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未经任何处理的高海拔野生自然种群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低海拔栽培种群。无论是赤霉素处理还是低温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都有显著提高。经过处理后,两种来源的种子最终发芽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i)野生的或栽培的川西牙菜种子都存在休眠现象;(ii)通过引种栽培不能打破川西牙菜种子的休眠,该机制可能是受遗传因素的控制;(iii)赤霉素处理和4℃低温冷藏对打破种子的休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藏药獐牙菜属植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药牙莱属植物是传统高末藏药,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采用现代中药研究方法,分离提取出许多新的有效成分,经研究证明,其具有保肝、消炎、抗病毒、保护中枢神经、保护消化道、降血糖之功效.着重从藏药牙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出发,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4.
基于RAD-seq技术的异型花SSR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对异型花(Sinoswertia tetraptera(Maxiowicz) T.N.Ho,S.W.Liu & J.Q.Liu)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借此分析异型花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信息。利用SR search软件甄别所得序列中的SSR,得到了双端各有至少100 bp的SSR位点5 844个,其中5 339个(91.38%)成功设计引物,而三核苷酸SSR位点最多(3 323个);在能成功设计引物的SSR位点中,重复序列长度包括17种(12~36 bp);重复序列的基序共277种,其中五核苷酸基序种类最多(106种);随机挑选10对SSR引物,用4个异型花居群的32个个体检测检测其可用性和多态性,经PCR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有4对(ST2、ST3、ST6和ST10)成功扩增并表现出多态性;经GENEPOP 4.4对4个位点分析,显示其等位基因数量均值为6,多态性较高且不连锁(P<0.01);4个位点在多数居群中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1)且存在较高的纯合子数量(观测杂合度均值0.023),该结果归因于异型花主要进行自花授粉,在自然界中很难形成进行自由交配的居群;此外,ST2和ST6可在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中成功扩增,具有潜在通用性。本研究将为日后基于异型花SSR标记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库支持。  相似文献   
55.
2008 年3 月和2008 年11 月,在舟山群岛以的足迹、粪便和卧迹等新鲜活动痕迹为依据,对春、秋季栖息地利用特征进行研究。共设置样方420 个,对样方内生境类型、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坡位、坡度、坡向、海拔、人为干扰距离和水源距离等10 个生态因子进行测量评估。结果发现,春、秋两季的栖息地利用特征是(1)隐蔽和食物因子:春、秋季利用阔叶林、农田和山坡地,秋季对灌木林也有较高的利用率,而对农田的利用率下降;春、秋季乔木盖度、灌木盖度和草本盖度较低处(≤50%) 利用率较高,但春季对乔木盖度较高处(> 50% )也有较高的利用率; (2) 地形因子:春季对坡度较缓、中下坡位、海拔较低处(< 100 m)利用率较高;秋季对坡度较缓、中下坡位、海拔较低(<100 m)的南坡利用率较高; (3) 水源因子:春季利用水源距离较近(< 200 m) 的区域;秋季对水源距离较近(< 200 m)和较远(>600 m) 区域的利用率均较高; (4) 干扰因子:春季主要利用距离人为干扰近处(< 100 m),秋季主要利用距离人为干扰远(> 200 m)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春、秋季栖息地利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乔木盖度、坡度、坡向、海拔和人为干扰5 个因子是主要的区分因子。舟山群岛人为干扰剧烈、次生乔木和灌木较为发达以及草本植物不发达等一系列特点,造成了舟山群岛特殊的栖息地现状。本研究将对制订适合于海岛的动物栖息地保护对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了解海岛生境下不同季节的生存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藏药抱茎獐牙菜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的检测方法,对不同产地的10批野生和栽培抱茎牙菜药材的水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抱茎牙菜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VP-ODSC18柱 5μm,150mm×4.6mm ,流动相为甲醇-0.02%的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54nm.用文中的最佳条件可较全面地反映抱茎牙菜的主要成分,为藏药抱茎牙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英国惠普斯耐德獐的育幼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恩迪 《兽类学报》1998,18(3):173-183
1993年5-8月在英国惠普斯耐德野生动物园半自然条件下研究了()的单亲育幼行为。描述了母幼建立关系,母的探访和育幼行为,授幼行为,舔犊行为以及母幼间距离等。研究结果表明,母昼夜间仅探访幼兽4-5次。初生寻找乳头时往往寻错位置,找向母的前胸和颈区。在幼出生后的早期,哺乳行为的启动是由母启动的,但幼一周龄后即为启动者。平均哺乳时段为48.2±10.2s.母的舔犊行为常与哺乳同时发生,舔犊的位置最常见于幼的头部(62.7%),其次是肛殖区(13.9%),再是背部(8.4%),肋部(7.2%),胸部(5.6%)和颈部(2.1%)。此外,还讨论了母兽对不同性别的幼的投资的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8.
红直獐牙菜的胚胎学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首次报道了红直牙菜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异型起源,接近腺质绒毡层,中层3层,花药壁表皮宿存,细胞柱状伸长,纤维状加厚,药室内壁退化,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为3-细胞;子房2心皮,1室,12列胚珠,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胚珠,蓼型胚囊,反足细胞3个,宿存时间短,胚乳发育为核型  相似文献   
59.
四数獐牙菜的胚胎学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四数牙菜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 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为3-细胞。子房2心皮,2心皮连接处强烈内凸,4列胚珠。薄 珠心,单珠被,直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蓼型。胚乳发育为核型。胚胎发育为茄型酸浆I变型。反足细胞 在胚囊成熟时期宿存。果实成熟时,种子只发育至球型胚阶段。承珠盘存在。与已研究的牙菜种类 的胚胎特征相比较,该种存在三个显著的特点:直生胚珠,心皮连接处强烈内凸,承珠盘存在。这三个特 征目前仅在龙胆族中的花锚属中发现。经过性状分析,它们均是演征,此三个共有演征表明四数牙菜 与花锚属是一单系群,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这与Yun &; Kupfer(1995)的分子证据部分吻合,因为分 子系统树上的花锚单系支包括花锚、四数牙菜和北美的密花属(广义牙菜属中的密花组),而后者的 胚胎学特征未有任何报道。胚胎学研究暗示四数牙菜的分类学等级有待重新评价,广义的牙菜属 有可能不是一单系发生群。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学、生理学方面探讨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和毛耐盐碱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生长在含盐、潮湿而贫瘠的土壤上,朝鲜碱茅分布地段的土壤多含碱性盐(Na2CO3)。而毛所在地的土壤则多含中性盐(NaCl),这些体现出它们对盐碱适应性的差异。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胁迫对这两种植物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均以logistic曲线y=k/(1+ea-bx)或直线方程:y=a+bx形式较好地表达出来。说明朝鲜碱茅对NaCl的胁迫敏感,毛则对Na2CO3的胁迫敏感。两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适应与实验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