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31.
为了开发东非半边莲属特有植物的微卫星分子标记(SSR),本研究基于Illumina-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巨人半边莲Lobelia deckenii的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MISA软件对获得的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搜索与分析,共鉴别出58 966个SSR位点,并利用Primer软件成功设计出3558对特异性的SSR引物。利用L.deckenii 3个居群的6个样品对随机挑选的40对SSR引物进行扩增效率检验,发现有32对重复性好且可扩增出清晰条带。利用筛选出的32对SSR引物对来自肯尼亚山居群的24株个体进行PCR扩增并采用荧光分型技术检测多态性,结果显示有14对可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共有86个等位基因,各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4~9个,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000~1.000和0.625~0.854。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东非特有植物巨人半边莲的SSR标记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途径,这些新的SSR分子标记为巨人半边莲的居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对其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32.
深圳市古树资源特征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网格法对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共有古树1482株,隶属于35科63属78种,古树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主要以桑科( Moraceae)、无患子科( Sapindaceae)、桃金娘科( Myrtaceae)、大戟科( Euphorbiaceae)、樟科( Lauraceae)和榆科( Ulmaceae)等优势科和榕树( Ficus microcarpa Linn. f.)、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 Linn.) Presl〕、龙眼( Dimocarpus longan Lour.)、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和朴树( Celtis sinensis Pers.)等乡土树种为主;深圳古树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点。从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结构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00 a,平均树龄为145.2 a;树高主要集中在8.0~16.0 m,平均树高为12.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1.5 m,平均胸径为1.1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20.0 m,平均冠幅为15.8 m。从空间分布状况看,深圳市古树分布广泛,但不同区域古树的种数和株数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深圳市的中南部和东南部。从生长状况看,生长良好(Ⅰ级)、一般(Ⅱ级)、较差(Ⅲ级)和濒死(Ⅳ级)的古树分别有729、616、100和37株,分别占古树总株数的49.19%、41.57%、6.75%和2.5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古树的树高与胸径、树高与冠幅、胸径与冠幅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古树树种丰富度与古树数量和土地性质极显著正相关;古树生长状况与所处环境的近自然程度和树池的有无极显著正相关,与树龄则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性质是影响古树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3.
巴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其竹类多样性也极为丰富。结合现存资料及野外调查,对巴西全境的竹类分布格局进行了讨论。巴西全国有原生竹亚科植物256种(含2亚种及3变种),北部地区草本竹类(莪莉竹族)最丰富,有61种,而东南部地区木本竹类(箣竹族)最丰富,有96种。偏穗竹属(Merostachys)(43种)和丘斯夸竹属(Chusquea)(45种)是最常见的属,并是最具潜在经济利用的竹类。属种的特有性分别高达32.4%和68.8%。特有属有11个,分别为莪莉竹族的双药莪利草竹属(Diandrolyra)、独焰草竹属(Eremitis)、小百瑞草竹属(Parianella)、赖茨草竹属(Reitzia)、苏克蕾草竹属(Sucrea)和箣竹族的南美梨藤竹属(Alvimia)、离枝竹属(Apoclada)、密穗竹属(Athroostachys)、卡姆巴珠瓦竹属(Cambajuva)、菲尔盖拉斯竹属(Filgueirasia)、无枝竹属(Glaziophyton)。  相似文献   
134.
自从人类开始游牧于欧亚大陆草原,这里的自然动物组成就受到牧业文明的强烈影响。普氏野马曾经游弋的荒漠草原,自占即是蒙古野驴、野生双峰鸵、鹅喉羚、黄羊等有蹄类动物的家园,如今这些物种或野外灭绝或分布区锐减,代之以家马、牛、绵羊、山羊及家骆驼等家畜,并占据着绝大部分草原区域,  相似文献   
135.
通过文献考证及部分产地的野外考察,对中国特有的虎颜花属(Tigridiopalma C. Chen)植物的分类学地位和应用价值、产地与生境、濒危原因及保护建议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自1931年在广东信宜首次采到标本和1979年命名虎颜花(T. magnifica C. Chen)、成立虎颜花属以来,至今分别有90年和42年的历史,其分布区范围从最初的广东信宜、阳春等地,扩展到广东高州市,乃至广西金秀县、贵州黎平县、印江县等地,基本位于粤西或更西北;新近有学者在粤东龙门发现虎颜花属新种--无翅虎颜花(T. exalata S. J. Zeng, Y. C. Xu & D. F. Cui),其野生种群略大于粤西的虎颜花。虎颜花属植物濒危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人为干扰和破坏是主因。对其资源的保护应加强宣传教育、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自然回归等。  相似文献   
136.
中国特有能源植物文冠果的遗传学及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是我国特有能源植物,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单型种,是珍贵的资源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文冠果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油料树种大面积栽培.2007年,文冠果作为中国北方唯一生物能源树种在“三北”地区大面积...  相似文献   
137.
封面说明     
天使长尾天蚕蛾Aetiaschapae(Mell1950)是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稀有种类,在国内出版的各种文献中(包括《动物志》)都未见报道。1950年正式发表的这种珍贵天蚕蛾的模式产地为越南北部,直到1995年才被重新在原产地发现。2000年13本昆虫学者在广东南岭首次发现此蛾,之后俄国学者又在湖南南陵山(实为同一座山)发现.但其数量都非常之少。之后,在重庆、广西陆续发现此种的分布,但分布区域都比较狭窄。此照片上的天使长尾天蚕蛾为雄性,2012年摄于重庆四面山。  相似文献   
138.
《动物学研究》2013,(4):250+344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由云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资助兴建,是集物种保护、繁育、种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土著特有鱼类迁地保育研究基地。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是云南省首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科研  相似文献   
139.
摘要:【目的】烟草特有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简称TSNA)是烟叶中的主要致癌物质。本研究从筛选建立的特有菌库中发现了1 株可有效降解TSNA 的菌株AS97,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及初步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富集驯化及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转化能力最强的菌株AS97;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将AS97 自制发酵液喷施于烟丝表面,确定适宜接种量和发酵条件,采用LC-MS /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TSNA 中四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菌株AS97 源于云南玉溪烤烟样品表面,经分析确定其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GenBank 登录号:JF449445)。将AS97 自制发酵液以5% 的接种量喷施于烟丝,30℃(相对湿度是60%)条件下发酵10 d 检测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TSNA、4-(N-甲基-亚硝基) -1-(3-吡啶基)-1-丁酮(NNK)、N-亚硝基去甲基烟碱(NNN)、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 及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 的转化率分别达到68. 77%、45. 57%、45. 47%、59. 08%、38. 79%、21. 41% 及11. 7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与TSNA 的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进一步证实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是TSNA 的主要前体物质。【结论】醇化烟叶表面的荧光假单胞菌AS97 能够显著降低TSNA 的含量。本文首次报道了源于醇化烤烟表面对TSNA 有良好转化能力的Pseudomonas fluorescens。可将其开发成新型微生物制剂,应用于低害卷烟制品的生 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0.
药用植物野生资源的保护正受到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收集华中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和河南三省)的4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报告、多样性研究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 建立了华中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药用维管植物数据库, 并评估了这些保护区对华中地区药用维管植物的保护成效。研究发现: 华中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6,071种药用维管植物, 就地保护比例为81.93%; 其中特有、受威胁和常用药用植物物种数分别为1,479种、224种和448种, 三者受保护比例分别为87.98%、78.87%和91.80%。有32.16%的药用维管植物(2,383种, 特有、受威胁和常用药用植物物种数分别为644种、119种和69种)仅分布于1-5个自然保护区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类群药用植物的保护效果均最好。神农架、金童山、莽山、星斗山及湖南舜皇山5个保护区是所有、特有以及受威胁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是华中地区药用植物保护的重要区域。总体上, 华中地区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好地覆盖了该地区的药用维管植物, 但药用维管植物的就地保护仍不容懈怠。建议加强对该区域保护空缺物种的野外动态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