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222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江西新建县土地利用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RS与GIS支持下,以江西省新建县为研究区,采用与土地利用动态度相关的一系列时空特征指数,研究了1991、1996和2000年3个时间段上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中建设用地变化动态度最大;1991~2000年间研究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均变化速度为0.165%,其中前5年变化速度比后4年快,为后者1.5倍多.1991、1996和2000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43.68、244.08和244.87,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192.新建县1996~2000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总的空间转移量(转出或转入)比前一时段有所下降,土地利用变化逐渐由双向转移向单向不平衡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95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雏鸡死亡,蛋鸡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IBV是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第三群的典型代表种[1]。其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全长约27.6kb[2]。IBV S蛋白形成病毒表面的纤突结构,翻译后的前体蛋白在跨膜时被…  相似文献   
953.
濒危药用植物八角莲生态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样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生态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八角莲生境群落是以热带和温带植物为主的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疏林灌丛和竹林,上层乔灌木植物多为当地优势种。适宜生长的基质土壤为黄棕壤,pH为5.40-6.59,有机质、有效N、P、K和全N、P、K养分含量高(分别为19.36%、840 mg kg-1、46 mg kg-1、310 mg kg-1和9 970 mg kg-1、1 217 mg kg-1、2 603 mg kg-1)。繁殖障碍、遗传结构不利等自身因素和人类过度采挖、生境破坏等是导致八角莲濒危的主要原因。因此,其保育策略应以迁地保育和就地保育相结合,以迁地保育为主。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对4种耐氧双歧杆菌16S-23S rDNA ISR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凝胶分离PCR产物的方法。结果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16S-23S rDNA ISR序列一致,全长568个碱基对;青春双歧杆菌与婴儿双歧杆菌序列一致,全长510个碱基对。通过19种双歧杆菌和4种耐氧双歧杆菌ISR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含有一个保守的特征序列,可作为双歧杆菌属的分子标记,此外还含有3个基因高变区,可用双歧杆菌种间分子鉴定的基础。结论对23种双歧杆菌聚类分析表明,耐氧双歧杆菌ISR序列已发生改变,为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进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5.
中国小香菇属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宇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2011,30(3):491-496
报道了小香菇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耳状小香菇Lentinellus auricula和海狸色小香菇 Lentinellus castoreus,并确认粗毛小香菇 Lentinellus vulpinus在中国的分布。对上述3种进行了详尽的形态学描述并提供特征线条图,编写中国小香菇属Lentinellus已知种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56.
生境影响植物花部特征的分化.为探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生境是否影响杜鹃花特征分化和资源分配,以及不同颜色杜鹃花分布情况,该研究以百里杜鹃保护区高、中、低人为干扰强度生境的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实验材料,采用五点取样法统计不同生境杜鹃花的植株数量,游标卡尺测量花部特征,光学显微镜统计花粉数,海洋光谱仪测定花色的反射光...  相似文献   
957.
选取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湖滨带优势植物茭草(Zizania caducifolia)、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和刘氏荸荠(Heleocharis liouan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法对凋落物的分解动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凋落物的初始化学组成。结果表明:3种凋落物都表现出随时间进程残留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残留率并不与时间呈线性相关。水葱凋落物残留率(70.5%)显著高于茭草(56%)和刘氏荸荠(52.5%)(P﹤0.05),茭草与刘氏荸荠凋落物残留率无显著差异。不同凋落物分解速率存在差异。刘氏荸荠分解速率最大、茭草其次、水葱最小,平均分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为0.067、0.062和0.039。3种凋落物在不同时段分解速率存在差异,凋落物的分解与温度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且呈线性增长。此外,3种凋落物在C、N组成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没有发现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凋落物本身C、N、C/N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58.
黄益敏  夏梦颖  黄石 《遗传》2013,35(5):599-606
作为生物进化的两个主流理论, 中性学说和现代达尔文进化理论相对系统地揭示了进化机理和历程, 但也都有缺陷, 比如对某些重大进化现象如遗传等距离和重叠位点(Overlap sites)的忽视, 对复杂性的视而不见, 对遗传多样性的片面解读, 以及与化石证据相悖等。遗传多样性上限假说(Maximum genetic diversity hypothesis, MGD)通过对遗传等距离现象的重新解读, 给出了复杂性的量化定义和可操作研究手段, 提出了重叠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具有上限等结论。它对人猿分类关系和现代人多地区起源的分子解读结论, 与独立的化石证据契合度较高, 重新肯定了中国在人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点出了流行分子结论的荒谬在于误用了极限距离。该理论同时对复杂性状和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文章对多种酵母、鱼类、灵长类的细胞色素c进行序列比对, 独立验证了MGD假说的部分论断, 并解释了重叠位点在遗传距离计算上的重要意义。MGD假说中的上限或最佳平衡概念, 与传统国学和中医阴阳中庸思想对宇宙基本规律的描述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959.
旋纹潜蛾Leucoptera malifoliella (Costa)是苹果和梨上一种偶发性害虫。本文依据文献和我们的研究, 综述了旋纹潜蛾的分布与危害、 寄主植物、 形态、 习性、 天敌和防治技术。旋纹潜蛾在北京1年4代, 越冬代成虫在苹果花蕾露红期时开始羽化, 可持续1个多月, 盛期发生在苹果的花期。幼虫分为3个龄期, 其各龄的平均头壳宽度分别为0.23, 0.33和0.44 mm。2011年旋纹潜蛾在北京昌平王家园果园大发生。2011年春天在该果园用性诱剂引诱到大量的旋纹夜蛾成虫, 第1代的卵量很低, 且当年的种群数量一直很低, 可能的原因是越冬期的干旱影响了蛹的活力, 从而影响成虫的产卵量。在防治上, 以保护寄生蜂为主, 可人工清除越冬蛹, 大发生时在卵盛期用灭幼脲喷雾防治。本文还提供了该虫为害状、 成虫、 卵、 幼虫、 茧和部分天敌的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960.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776-781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在大气中的浓度以每年1%的速率增加, 是CO2增加速率的4倍, 其在100 a的时间尺度上, 具有25倍于CO2的增温潜力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化石燃料燃烧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 最近的研究发现自然水体和人工水库均可以排放甲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