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2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3056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是阳性乔木,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阴性灌木。这两种树种间作,形成针阔、乔灌两层树冠结构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可以改善茶树生态条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但间作存在胁地现象。一般认为这是上层树木的过度遮荫和根系间的竞争造成的。为了解这两种树种根系的分布状况和相互关系,并为间作茶园的合理配置和加强这种茶园的耕作管理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湿地松与茶树间作根系分布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52.
辽宁东部山区是我省重点林区,它包括桓仁、本溪、抚顺、清源、新宾、凤成、宽甸七县。森林属长白山森林植物区系,是温带针阔混交林的一部分,原生森林植物群落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该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型,由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植物生  相似文献   
53.
毛宗铮   《广西植物》1989,9(1):1-11
我国银杉自1955年发现以来,陆续发现了它的新分布,至今已知在四省、区7个分布区的30多个分布点上,自然生长着银杉3200余株。它们是:广西花坪林区(越城岭南部)6个点有银杉1040抹,其中高5米以上的68株,1~5米的49株,1米以下的923株,最高21.1米,最大胸径83厘米;广西大瑶山4个点有银杉143株,其中高10米以上的94株,1~3米的3株,1米以下的46株,最高30米,最大胸径79.2厘米;湖南罗汉洞(越城岭北部)2个点有银杉58株,5米以上的有45株,最高18米,最大胸径43厘米;湖南罗霄山脉八面山有银杉707株,高1米以上的334株,最高24米,最大胸径46厘米;四川南川金佛山(大娄山东段北部)6个点有银杉527株,其中成年树400余株,最高17米,最大胸径50厘米;百枝山有银杉52株,最高8米,最大胸径27厘米;贵州道真沙河林区(大娄山东段南部)3处12个点有银杉729株,其中高5米以上的105株,2~5米的209株,1~2米的111株,1米以下的304株,最高18.8米,最大胸径48厘米;贵州桐梓白菁有银杉10株,高4~5米的2株,1~3米的6株,1米以下的2株。 银杉分布区范围自北纬24°5′~29°13′14″,东经107°10′~113°40′。其垂直分布自海拔940~1840米,金佛山银杉分布最高,为1600~1840米;罗汉洞银杉分布最低,为940~1060米。分布区内,年均温8.2°~17℃,绝对最低温  相似文献   
54.
植物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植物学分布和一般性质,特别是对无细胞系核糖体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应用和研究前景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5.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植物种类多样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郭玲  许再富 《生态学杂志》1990,9(5):61-62,60
一、方法1.样地的选择样地分别选取热带干性季节雨林的典型代表——以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龙果(Pouteria grandifolia)为标志的群落,以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番龙眼  相似文献   
56.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反映了植物种群个体的散布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境对植物影响的生态反映的生态学关系,是一条可以了解凭种类组成研究演替的研究途径 森下正明(Morisita,1959)提出了扩散指数Io(Morisita's index);美国的Lloyd,(1967)提出了平均拥挤度(Mean crowding,m)这个颇有兴趣  相似文献   
57.
山东省的菌根真菌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2年Vittadini观察到树木小根可以从在其上面形成根套的真菌中获得营养。1885年Frank发展和完善了Vittadini 的观察,提出  相似文献   
58.
为了描述种群的空间格局,I之、:。“’提出了如下的二一二模型(模型l)m=a+夕,,(1)徐汝梅等‘艺’改进这模型为(模型2)+口‘爪+Y,仇2+(2)于秀林等“’再次改进模型l(模型习为,之a,+口,m+了,二“+占爪3.(3)I期。势一附关系模型的研究及空间分布型的向量测定方法苦其中参数a,,尸,Y‘,占均有生物学解释. 在自然界中,种群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扰动.如随机死亡,天敌的捕食等.从而造成 *种群在空间格局和数量动态上的变化.扰动后,种群是否还能保持二一爪关系?模型的参数是否会发生变化?在应用中如何检验模型的假设?能否在不同的层次上度量种群的拥…  相似文献   
59.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关联分析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雨土  毛文彬 《昆虫知识》1996,33(4):193-195
根据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的加权关联度预测法。衢县早稻后期白背飞虱发生量与历年6月25~30日平均百丛虫量X_1(t)、同期若虫比例X_2(t)、迟熟品种比例X_3(t)、6月下旬水分积分指数X_4(t)和平均气温X_5(t)等因素的关联序为:X_2(t)>X_1(t)>X_3(t)>X_5(t)>X_4(t)。据此建立的加权关联度预测模型,经12年资料回测和试报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0.
根据Fuzzy数学原理和三化螟生物学特性,组建了四代三化螟发生动态综合预测模型经对福建省将乐县16年四代三化螟发生期、发生量回报及1995年的预报,拟合率及正确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