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51.
采用FITC标记的未经修饰的和经过修饰的两种19-mer反义寡聚核苷酸序列(ODN19和S-ODN19)作为转染物质,用流式细胞技术(FCM)研究比较几种常用阳性脂质体介导的寡聚核苷酸转染HeLa细胞的效果及适宜的转染时间。未经化学修饰的ODN19转染结果显示,LipofectAmine和DM-RIE-C增强转染的作用相对较强,而其他两种脂质体的作用并不明显。对于经过修饰的S-ODN19转染而言,四种阳性脂质体均具有增强S-ODN19转染作用,但以LipofectAmine的效果最为明显,其转染效果(FITC均值为5203.11)为无脂质体介导对照的数十倍。四种阳性脂质体的增强转染作用排序为:LipofectAmine>FuGENE6>Lipofectin>DM-RIR-C。另外,在用FuGENE6介导寡聚核苷酸转染时,采用4小时转染时间可获较好转染效果。  相似文献   
52.
选择^60Coγ射线5Gy照射后第7天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采用聚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人TGFβ1正、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MAMneo-TGFβ1和pMAMeno-AntiTGFβ1转入HELF,转染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出来。提取培养细胞的染色体DNA,用DAN斑点印迹分析表明,它们能与neo基因特异杂交。用neo基因特异的PCR引物能从转染细胞扩增出276bp的阳性片段,而未转染细胞则扩增阴性。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本工作在培养的自发民生高血压大鼠和对照WKY大鼠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观察细胞L-精氨酸转动转征,并观察脂质体作为L-Arg载体对L-Arg细胞转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通过荧光和电泳方法研究了稀土离子对磷脂酰胆碱(PC)脂质体及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除钇外)都能够强烈的抑制膜的脂质过氧化,其作用强度随不同的稀土离子可有较大的差别.稀土离子对分离的人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比对PC脂质体更强.但是,对完整红细胞用稀土离子处理反而会导致膜的脂质过氧化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58.
通过荧光和电泳方法研究了稀土离子对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及人红细胞膜脂持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都能够强烈的抑制膜的脂质过氧化,春作用强度随不同的稀土离子要有较大的判别稀土离子对分离的人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比对PC脂质体更强。  相似文献   
59.
应用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两个两亲性多肽Amp1和Amp2进入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胆碱脂双层的表观分配常数,并利用三硝基苯磺酸分析研究了与脂质体结合的多肽的氨基暴露状况。由结果推测,处于膜结合状态的多肽的氨基端是暴露于水相的;Amp1与脂双层相互作用强于Amp2,一方面表现为Amp1比Amp2埋膜较深,另一方面表现为Amp1与脂双层的结合能力比Amp2强,而主要表现在于后者。此外也发现两个多肽在缓冲液中处于几乎不存在暴露的氨基的聚合状态。  相似文献   
60.
精子介导外源DNA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子介导外源DNA转移的研究进展刘红林陈宜峰(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210024)一、引言迄今,为广大研究者所认可的制作转基因动物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即DNA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载体支持的基因转移以及利用转化的全能胚胎干细胞形成生殖系嵌合体的基因转移[1],然而目前这三种方法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还很低。寻求一种简便、有效、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的转基因方法仍是必要的,精子介导的外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