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沉浸雨林     
作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生,第一年要到位于北京的研究生院完成理论学习。虽然是理论学习,但已经不再是看书、听课、考试的程式化生活了,除了课程,还要大量阅读国内外的专业文献,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论证做好准备。在堆积如山的文献面前,曾经认为很有新意的选题却早有研究报道了,要凝练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新型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micafungin,MFG)对分离自中国的念珠菌和曲霉临床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以前为NCCLS)制定的M27-A2和M38-A方案测定86株念珠菌和35株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有效浓度(MEC)。结果MFG对大多数念珠菌属和曲霉属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念珠菌属的MIC90从高到低依次为:氟康唑(FLC)敏感的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为0.125μg/ml,FLC耐药和剂量依赖敏感株为0.25μg/ml,克柔念珠菌为0.5μg/ml,近平滑念珠菌8μg/ml,季也蒙念珠菌>16μg/ml。MFG对烟曲霉的MEC90为≤0.03μg/ml,对非烟曲霉的曲霉属MEC90为0.06μg/ml。MFG与唑类药物、两性霉素B(AMB)不存在交叉耐药,对FLC耐药的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的曲霉、AMB不敏感的曲霉均有好的抑菌活性。结论MFG对多数念珠菌属和曲霉属(包括对唑类耐药和AMB不敏感的菌株)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3.
木质藤本是热带森林的一个重要组分,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森林中树木的生长和更新, 改变森林树木的种类组成, 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森林碳固定量等方式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发挥作用。全球气候的变化, 以及热带森林片断化程度的加剧, 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木质藤本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将在森林动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目前木质藤本研究现状, 概述了木质藤本的一般知识(包括木质藤本的定义和生物学特性等), 介绍了木质藤本全球分布格局、其多样性维持机理以及木质藤本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 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
自噬是细胞内主要的降解途径之一,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动态过程,对于真核细胞的适应、分化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自噬在白念珠菌中影响着菌株的代谢和毒力,可增强菌体的存活能力。自噬调节失衡与多种疾病相关,需在多个水平受到精确调控,以维持细胞内稳态平衡。白念珠菌的毒力致病与自噬过程中关键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调控密切相关。该文主要概括了自噬的主要阶段及相关机制,并说明自噬过程中主要转录因子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了解白念珠菌自噬中的转录调控机制,为白念珠菌未来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5.
1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概况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是指一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发作4次或以上者[1]。Blostein[2]等对7个国家RVVC新患病例数展开调查,发现RVVC的发病率居于14%~28%(平均23%)。RVVC的高发病率说明RVVC是一种常见病。有些患者无明显易感因素却反复发作,RVVC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性生活[3],RVVC患者躯体功能、角色生理、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角色情绪、心理健康SF-36维度的平均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RVVC患者的生理、心理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RVVC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心理压力,也给社会增加了经济负担。故我们需要重视RVVC的防治,积极寻找RVV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的能量分配和平衡问题,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仪器的连续监测结果,分析了不同季节的能量通量特征和闭合特点。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全年的净辐射、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和热储存量分别是4546.07、2453.24、492.22、-10.47和45.93 MJ/m^(2),土壤为热源,潜热年总值占净辐射的54.0%,显热占10.8%,能量以蒸发散为主要的耗损形式。辐射和能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动态,各能量分量的日变化几乎都呈白天高夜间低的单峰趋势,反照率整体为0.10~0.12,波动不大;波文比季节差异明显,为0~0.8。热带季雨林的全年闭合度为0.67,未考虑热储量时,闭合度为0.51~0.79,考虑热储量为0.53~0.80。可见,在林冠茂密的热带季雨林中,热储量对能量闭合度的贡献不大,忽略热储量并不是导致能量不闭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目的】在白念珠菌中建立一个快捷方便经济的基因敲除与筛选标记再循环的DNA操作系统。【方法】通过ExoIII介导的不依赖于连接酶的克隆策略,在异源筛选标记基因CmLEU2、CdHIS1和CdARG4基因的两侧分别插入了loxP位点,成为筛选标记基因盒扩增的模板。全基因合成了经过白念珠菌密码子优化的rTetR元件,并组装成Tet-on启动子。将密码子优化的重组酶Cre基因置于该启动子控制下。然后将他们插入筛选标记基因CdHIS1和CdARG4的CDS区域,形成筛选标记基因再循环载体。【结果】构建了3个用于白念珠菌基因敲除的侧翼含有loxP位点的筛选标记基因载体,以及2个含有Tet-on启动子控制的Cre酶的载体用于筛选标记基因的再循环。【结论】成功构建了一个白念珠菌中可诱导的基因敲除和筛选标记再循环的载体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基因缺失株构建。这个系统有助于快速构建白念珠菌的单基因和多基因敲除菌株。  相似文献   
78.
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C贮量分布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在对1hm 2永久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优势树种C含量的实测值, 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C贮量及其空间和种群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现存C贮量为89.75t@hm -2 ,其中, 干、枝、叶、根分别占总量的53.09%、25.36%、2.64%和18.31%; (2)数量上小径级个体占有绝对优势,1hm 2样地内 DBH <20cm的个体占总数的95%,个体数量随径级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而C贮量的径级分布则大致呈"M"形; (3)根据树木高度分为4个层次,即Ⅰ层( h ≥20m),Ⅱ层(10< h ≤20m),Ⅲ层(5< h ≤10m)和Ⅳ层( h <5m), 各亚层之间C贮量与该层次的高度呈正相关,占总C贮量的比例依次为53.97%、31.37%、 11.26%和3.40%.在垂直方向上,干、枝、根C贮量变化与总C贮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叶的C贮量则以Ⅱ层最大; (4)优势种群对季风常绿阔叶林C贮量贡献排序为 锥栗 C astanopsis chinensis>荷木Schima superba>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厚壳桂 Cryptocarya chinensis>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 ana>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臀形果Pygeum topengii>橄榄Canarium album>窄叶半枫荷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鸭脚木Scheffler a octophylla>韶子Nephelium chryseum.成熟度较高的种群 C贮量较高,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热带季节雨林雾凉季和湿热季昼间林窗区域不同热力作用面的热力效应初步分析,指出在西双版纳,不论是雾凉季还是湿热季,热带季节雨林林窗边缘壁面均具有不可忽视的热力作用,且由于受林缘树木的影响,热力效应较强的东侧,北侧林缘壁面最大区域出现位置高于次生林林窗,而强度小于次生林林窗,显示了林窗边缘壁面的热力效应除与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之外,林窗边缘树木高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子,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研究林窗更新及生物多样性问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0.
光合细菌与酵母菌综合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应用光合细菌和酵母菌综合处理柠檬酸废水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各段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第一步用热带假丝酵母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13.6%,出水pH为7.5,沉淀的酵母泥干重得率7.0g/L,蛋白质含量47%;第二步用光合细菌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58%,总去除率达63.7%,出水pH为9.6,絮凝沉淀的光合菌泥干重得率1.2g/L,蛋白质含量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