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1.
果实热处理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热处理技术控制果实采后病虫害和延缓果实衰老是近年来果实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热处理对果实形态、生理生化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热处理的应用现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和冰温处理对板栗生理指标和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以60℃下60 min处理板栗保鲜效果最好,贮藏200 d时,鲜度指数为92%。冰温处理以-2℃下36 h处理板栗保鲜效果最好,贮藏200 d时,鲜度指数仍达94%。板栗贮前进行热处理或冰温预冷处理,贮后产品可达到有机食品级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应激蛋白钙网蛋白(CRT)在热处理过程中对大鼠骨骼肌适应性保护的钙调机制。方法:本研究使用递增的热处理方案对大鼠进行热干预,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C(8只)和热处理组H(32只),其中热处理组在热干预完毕后再分为热处理即刻组(H1)、热处理后24 h组(H2)、热处理后48 h组(H3)和热处理后6 d组(H4)(n=8)。结果:热处理完成后,H2组大鼠骨骼肌肌质网Ca2+-ATP酶活性值最高,与安静对照组C比较呈非常显著性(P<0.01),H1组与安静对照组C比较,其值也呈显著性差异(P<0.05);线粒体Ca2+-ATP酶活性以H1组最高,与安静对照组C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大鼠骨骼肌肌质网Ca2+浓度以H2组最高,H1组其次,两者与安静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线粒体Ca2+浓度H1与H2组值高于安静对照组C,H3及H4组值低于安静对照组C,都无差异性;热处理完毕后,H1、H2、H3组大鼠骨骼肌中应激蛋白CRT的表达量较安静对照组C显著增加。结论:在温度递增的热处理过程中,钙网蛋白对骨骼肌细胞钙平衡的失调发挥调节作用,这种热刺激产生的适应性保护对骨骼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热处理技术作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提高石器制作工艺水平的代表性技能, 一直以来倍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在已经开展的40余年工作中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于我国旧石器时代石料的特点及热处理研究的某些技术手段本身存在局限性, 尚未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热处理行为及相关遗物, 目前我国热处理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主要介绍旧石器时代热处理技术的原理与工艺及相关研究手段, 特别是针对热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相信随着认识的加深, 石制品热处理研究会在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后热处理与果实贮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采后热处理与果实贮藏的生理关系、采后热处理方法、常见果品采后热处理的最佳温度和时间,以及采后热处理延缓果实衰老软化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研究了生、熟大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物(TI)对尼罗非鲫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沸水热处理不仅使生大豆中81.4%的TI失去活性,而且还显著地提高了大豆蛋白质系数,PER从1.12提高到1.76。当颗粒饲料的Tl含量低于0.9mg/g时,尼罗非鲫的生长正常;但高于此量吋,其生长速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贮前热处理后果实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近年来热处理对果实化学成分,呼吸生理,乙烯的产生及蛋白质合成等影响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
以“佳粉15”和“粉红908”番茄为试材,分别采用热空气处理和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和二环己胺)处理,然后于2℃(冷害温度)下贮藏。结果表明,热处理和2种多胺抑制剂处理都可以降低番茄的冷害指数和呼吸速率,抑制呼吸高峰的出现,并抑制多胺的合成。腐胺含量与冷害之间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多胺合成抑制剂结合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果实腐胺的生物合成或分解代谢实现其减轻冷害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海栖热袍菌耐高温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MSB8的一个β-半乳糖苷酶基因 (TM_0310).以海栖热袍菌基因组 DNA(GenBank登录号 AE000512)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带有 NcoI-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得到的该基因全序列为2019 bp,编码6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8.972 kD.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42族,根据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该β-半乳糖苷酶与 Thermotoga petrophila RKU-1 来源的假想的β-半乳糖苷酶(GenBank 登录号 ABQ46628.1)以及Thermotoga sp.RQ2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GenBank 登录号 EDQ29256.1)同源性最高,均为95%.重组转化子经诱导酶比活可达2.08 U/mg 蛋白.粗酶液经过80℃热处理10 min,酶活残留70%以上,表明该酶有很好的耐热性,在高温工业环境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