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显示了腹毛目纤毛虫沼泽瘦尾虫(Uroleptus limnetis)的细胞形态和皮层纤毛器的组成模式,以及皮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和纤毛器附属微管的建构特征,可为进一步阐明瘦尾虫类纤毛虫的形态学及其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2.
塔里木河下游柽柳灌丛地上生物量估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划分的柽柳灌丛大、中、小等级,在塔里木河下游英苏至喀尔达依区段进行地表采样、称重,采用统计相关法对柽柳年龄及地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柽柳直立枝与单丛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筛选最佳模型,并对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1)输水后柽柳新萌直立枝地径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但输水前柽柳萌生直立枝的地径随年龄增加未呈现规律性变化。在地下水条件非一致性的干旱荒漠区,柽柳地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其年龄的依据。(2)根据柽柳标准枝和灌丛因子实测数据,用一元线性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4种函数进行柽柳直立枝生物量估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幂函数w=2.007(d2 h)0.837估测模型最优,其总体估测精度达89.92%。(3)以冠幅面积单变量、冠幅周长与丛高双变量构建的柽柳单丛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精度分别为78.95%和80.09%。(4)以全收获法实测数据为真值对估测模型进行精度检验,柽柳冠幅面积为自变量模型的估测精度为80.54%,柽柳冠幅周长和丛高估测模型的精度为66.85%。(5)对柽柳单株及单丛生物量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由于柽柳冠幅在高分辨遥感数据上容易获取,柽柳冠幅面积估测模型在传统生物量估测和遥感生物量估测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2011年2月24日,笔者在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进行鸟类调查时,在长江支流青干河大浴池村河段附近的刘家坡(30°58’22.74″N,110°30’47.58″E,海拔280m)观察到2只画眉科鸟类并拍摄到其中1只,经鉴定为黑头奇鹛Heterophasia  相似文献   
44.
顾韩  牟长城  张博文 《生态学报》2012,32(24):7808-7817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小兴安岭轻度火烧毛赤杨沼泽CH4、CO2、N2O生长季排放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烧使毛赤杨沼泽生长季CH4排放通量提高485.2%,CO2和N2O排放通量分别下降45.5%、24.8%.火烧未改变CH4季节性排放规律,但改变了CO2、N2O季节性变化规律.火烧样地CH4排放通量与土壤15cm温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关系而与水位相关性不显著,火烧样地CO2排放与土壤0-30 cm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水位极显著负相关.对照样地CO2排放通量与土壤0-15 cm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水位极显著负相关,火烧使毛赤杨沼泽CH4排放源的强度增强,CO2、N2O的排放消弱,全球温室潜势下降约为43.34%.  相似文献   
45.
同种竞争压力对小泡巨鼠贮藏油茶种子行为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2年11~12月,在四川省都江堰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利用人工修建的半自然状态围栏进行实验,研究了小泡巨鼠在有同种竞争存在条件下对油茶种子的埋藏行为。结果表明,小泡巨鼠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显增加了埋藏油茶种子的量。这一结果支持了“竞争的存在刺激鼠类埋藏”的假说。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小泡巨鼠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显增加了对埋藏种子的搬运距离,每个贮藏点埋藏种子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同时埋藏的生境更多地偏向于遮蔽较好的微生境(草丛底层、灌丛下层)中。这些行为策略有可能有利于种子被埋藏植物的种群扩散。在讨论中,我们还通过比较鸟类和兽类在感觉器官上的差别,分析它们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贮食策略。  相似文献   
46.
从湖南农药厂甲胺磷废水和污泥中分离到光合细菌菌株18株,经过初步筛选得到1株可降解甲胺磷(metham idophos)的菌株HP-1,红色圆形菌落,边缘整齐光滑,中间稍稍突起,菌落直径0.64~2.60mm,菌革兰氏染色阴性G-,细菌单个细胞短杆形或弯曲杆形,(0.40~0.70)μm×(1.2~2.0)μm,不对称出芽分裂,细胞具有极生鞭毛或亚极生鞭毛,片层状光合内膜位于细胞膜下并与之平行,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esudomonas plaustris).培养7d后,能够降解甲胺磷(65.20%,500m g/L和49.60%,1000m g/L),且在外加碳源时能提高其降解性能,还能降解乐果、毒死蜱、三唑磷和辛硫磷.该菌株发酵液能够促进萝卜种子萌发,提前发芽时间,具有促生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7.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考察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采用晨昏沿样带观察及用鸟网捕捉的方法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资源考察。本次考察共记录鸟类75种,分属于12目30科,加上以往文献记载,该地区总计有鸟类13目36科92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6.97%。其中东洋界鸟类71种,古北界鸟类4种,广布种17种;繁殖鸟类65种(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23种,居留期不清或迷鸟4种。该区域有许多被保护的鸟类,其中Birds to Watch收录2种,CITES收录5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10种,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15种。  相似文献   
48.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光合细菌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sphaeroides)、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嗜酸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dnasacidophila)、深红红螺菌(Rhodospirarubrum)、万尼氏红微菌(Rhodomocrobiumvannielii),经溶菌酶(3mg/L)处理50min后,获得了它们的菌体形成的原生质体,其再生率分别为80%、71%、82%、61%、74%.取等量的亲本菌株在35%的PEG(MW6000)诱导下两两融合5min,共10种组合.其融合率为球×沼2.5×10-4、球×嗜2.1×10-4、球×深2.0×10-4、球×万2.1×10-4、沼×嗜2.8×10-4、沼×深2.4×10-4、沼×万2.6×10-4、嗜×深2.0×10-4、嗜×万2.3×10-4、深×万2.4×10-4.经影印法鉴定:形成的融合子可以分别生长于以相应的有机物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所有融合子体积均相当于两亲本株体积之和,融合子菌落形态特征介于两亲本株之间.从中随机挑选100个融合子,以辣椒苗作为靶标植物,从上述融合子中筛选到了1株具有显著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性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49.
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和环境梯度分析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揭示了森林-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为维持、保护与经营管理这一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将长白山地区森林和高、中、低位沼泽所形成的三大类型过渡带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的调查方法,并应用系统软件分析方法建立了经验回归模型,研究了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建群种径级结构与年龄结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随生态交错带环境梯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均随着交错带环境梯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分布格局,沿着沼泽至森林方向的交错区环境梯度,群落建种种发生更替现象;群落种类数目呈现指数递增趋势;群落的径级结构呈现双曲线分布规律性;年龄结构一般呈三次式分布规律;揿样性呈二次式梯增分布趋势;群落生物量均呈现三次函数曲线递增趋势,表现出群落梯度和环境梯度的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几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分离和分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温州市郊区采集的4处淤泥中分离到4株光能异养型菌株W1,W2,W3,W4,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研究发现,4株菌基本相似,均为革兰氏阴性,弯曲杆状,出芽繁殖,在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下均能生长.W1~W4菌株能利用许多有机物作为碳源且以乳酸钠、醋酸钠、丙酮酸、苹果酸、丁二酸为最适宜.酵母膏能显著刺激其生长,而谷氨酸钠和丙氨酸对其生长无刺激作用.在pH5.0~8.5的条件下4株菌均能生长,其最适pH均为7.0左右.根据上述结果,确证W1~W4均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